名利场灰色人物研究

名利场灰色人物研究[20191230170439]
毕业论文摘要
毕业论文外文摘要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名利场,灰色人物,资产阶级,金钱
目 录
1 引言 1
2 《名利场》中两位主要女性灰色人物 1
2.1 蓓基·夏泼 1
2.2 爱米丽亚·赛特笠 3
3 《名利场》中主要男性灰色人物 6
3.1 乔治·奥斯本 6
3.2 罗登·克劳莱 7
4 《名利场》中其他灰色人物 8
5 对《名利场》中灰色人物塑造的文学意义 9
5.1 揭露英国资本主义性质 9
5.2 体现作者的女性命运观 10
结 论 12
致 谢 13
注 释 14
参 考 文 献 15
1 引言
在文学领域里,不少作品往往着意塑造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其中所谓的灰色人物是指这些人物并不是英雄人物,而是一些自私自利、内心有阴暗一面的小人物,他们的世界价值观非常扭曲,没有谁是真正的朋友,在他们看来,友情、亲情和爱情并不是必然存在的。萨克雷《名利场》中就充满了对此类人物的勾勒。他小说中的灰色人物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坏人,他们只是被一种无形的命运操纵着,为了任何一件事都可以抛弃自己的自尊和同情。小说中有满身铜臭的大老板,有靠投机发财却又破产的股票商,有靠吸食殖民地膏血而长得肥肥胖胖的寄生虫,他们骄横自满,贪纵懒惰,趋炎附势,取得自己所需的利益后就翻脸无情,忘恩负义。小贵族地主为了家产勾心斗角;败落的世家子把富家商的纨绔子弟作为财源,从他们身上诈取钱财;小有资产的房东、店主靠侵蚀贵族或富商起家却又被贵族或富商剥削的倾家荡产。他们在名利场中善于伪装,趋炎附势、阿谀奉承、追逐名利、愚昧自私、追慕荣利,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奔波。
2 《名利场》中两位主要女性灰色人物
2.1 蓓基·夏泼
蓓基·夏泼是穷画匠的女儿,自幼孤苦伶仃,寄人篱下,为了能够进入上流社会,利用自己的姿色和骗术去勾引巴结权贵,不择手段的想要在上流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她追慕虚荣,损人利己,充满冒险精神,在上流社会的浮华世界里左右逢源,生活腐败糜烂。
在小说中蓓基桀骜不驯,不畏权威和等级。她在平克顿女校时半教半读,长时间的贫穷生活造就她桀骜不驯的性格,比同龄的孩子要懂事得多。她经常和女校长对着干,知道女校长听不懂法文,就在校长刁难她的时候用法文回答她问题使她难堪。在离开平克顿女校时,她把吉米玛·平克顿送给她的字典毫不客气的扔向花园,以示对势力女校长的蔑视。在路上,她咒骂女校长,恨恨的说道:“我恨透了这整个儿的学校。但愿我一辈子也别再看见它。我恨不得叫它沉到泰晤士河里去。”[1]但是,当她踏入社会,想要进入这个名利场便变得无所不为,小说中对她灰色性格的刻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她没有道德约束,虚伪奸诈,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她虚伪透顶,极为奸诈,暗地里使用各种手段去博得别人的怜悯,引起别人对她的关注。例如蓓基在好朋友爱米丽亚家里做客,在得知爱米丽亚的哥哥没有结婚,还是一个单身汉时,她做出各种妩媚姿态,装出对乔斯崇拜有加,对他的所作所为大加赞赏。在诱使乔斯和她结婚一事上表现出了既瞧不起上流社会而又急于挤进的两面性,她处处抓住乔斯爱慕虚荣、喜欢被称赞的心理,做出讨人欢喜的举动来虏获他的心。她自忖比别人聪明,经常在善良的爱米丽亚面前装出一副怜悯之相,抱怨自己社会地位低下,说自己没有亲人的疼爱,孤苦伶仃,骗取爱米丽亚的同情,以便能有更多的机会与乔斯接触。可就在她得知和乔斯的婚姻没有希望后,内心虽然遗憾,却没有表现出灰心,而是带着野心高高兴兴的去了女王的克劳莱镇,开始她人生新的冒险。她不放过任何机会或者是任何人来帮她进入上流社会,善于奉承和笼络人心,从小的落魄生活使得她懂得察言观色,发现别人的喜好,继而博取欢心。例如,她从繁华的伦敦都市来到乡野小镇,在毕脱·克劳莱男爵家做家庭教师,在熟谙了这个家庭中勾心斗角的关系之后,用八面玲珑,上下奉承的手段在狭小缝隙里站稳脚跟,控制了乡间贵族之家的主宰毕脱爵士。她还是个精明的女人,对病中的克劳莱小姐细心照料以获取她的好感。“她深谙嘲弄之道,她发现克劳莱小姐喜欢取笑他人而从中找到乐趣,便想方设法同这个老淑女一起尽情嘲讽其社交圈中的几乎每一个人,她添油加醋的模仿每一个人的动作,以此来取悦克劳莱小姐”。[2] 蓓基假装正经骗取别人对她的信任,没有任何道德约束,丧失自己本来善良的人性,披着虚伪的外衣周旋在上层人士面前。例如,她在面对毕脱·克劳莱父子俩的暧昧关系时,特别是在指使罗登方面表现出绝高的伎俩,使他们成了自己手中的玩物。她懂得如何俘获人心,事事亲力亲为,使得克劳莱男爵对她青睐有加。她替毕脱爵士写信、办事、算账,在克劳莱府,几乎所有人都听她的话,俨然成了克劳莱府上的女主人,在克劳莱太太死后,毕脱克劳莱还向她求婚,要她做克劳莱府的女主人。她在照顾生病了的克劳莱小姐期间,使来探病的罗登更加对她爱的死心塌地,还偷偷和她结婚了。
第二,她左右逢源,八面玲珑,攻于心计。她跟罗登结婚、私奔,并不是因为她爱罗登,而是因为罗登是拥有几千万镑财产又没有子女继承的克劳莱小姐的宠侄,以为和他结婚后可以拿到财产。“她极力讨好罗登,在面子上,她从来不让自己的丈夫知道自己瞧不起他,不管他说什么故事,军营中饭堂里的形形色色呀,马房里的见闻呀,她都平心静气的听着,从来不怕烦,凡是他说笑话,她听了没有不笑的,他回家的时候活泼泼兴冲冲的接着他,他想要出门时,她催着他快走,他在家休息,她便弹琴唱歌给他听,调好酒给他喝,替他预备晚饭,把拖鞋考暖了给他穿,伺候得他心窝子里都是熨帖的,” [3]但是却在自己的心理认为罗登太笨,只是把他当作一个高级佣人,一个随时随地都能召唤到的人。在布鲁塞尔期间,蓓基为了生存,为了骗取别人钱财来满足自己的享乐,不惜卖弄风姿,与联队中的军官打得火热,怂恿自己的丈夫与好朋友爱米丽亚的丈夫赌博骗取钱财。在巴黎,她和丈夫合伙蒙骗房主为他们购买上层社会中最奢华的物品,穿着时下最流行的礼服,佩戴昂贵的首饰,用光鲜的外表在巴黎上流社会中招摇撞骗,过着花天酒地的奢侈生活。她在充满名利和享乐的上层社会中从容的周旋于贵族王公与将军之间,为了满足自己膨胀的虚荣心,积极主动的参加各种晚宴与舞会,尽情的展示自己,让上层社会的王公将军们为之倾倒。她善于伪装自己的真实表情,努力地把自己卑鄙丑陋的行径隐藏在华丽的外表下。她喜欢在脸上化浓厚的妆容,变冷酷为热情,变自私为大方,变泼辣为温顺,回到伦敦后,她利用自己的美丽姿色、婉转动听的歌声以及风趣俏皮的谈话风格勾引着上流社会中的王侯贵族。她把自己的住所当成进入上层社会的交际场所,邀请一些位高权重的政客到家里做客,在这些人面前积极肯定的评价自己的能力,又极自然的不漏出丝毫痕迹,使他们不知不觉对她产生好感,从而巧妙的抬高了自己在上流社会中的地位,行走在社会的最上层。当看到有权又有势斯丹恩勋爵对自己有觊觎之心时,她大大利用了这一关系,殷勤的奉承勋爵,为自己的丈夫罗登谋到了一个考文莱脱岛新总督的新职位。通过斯丹恩勋爵的引荐,出入于上流社会的各个交际场所,还觐见了皇上,得到了大量的珠宝和钱财,为自己长期以来的卑鄙行径买到了一张永久的许可证。最后当她和斯丹恩勋爵的丑陋关系败露后,她的富贵梦也碎了,众叛亲离,上流社会也无情的抛弃了她,她无奈离开自己梦寐以求伦敦繁华世界,游荡在欧洲各个小旅馆和各种社交场上,继续着骗人行当,继续用自己的心计在社交场所中左右逢源,寻求自己的一席之地。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sgl/107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