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以小型纯电动私家汽车为例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飞速提高,快速增长的汽车拥有量使环境和能源的压力加大。汽车能源消耗造成了大量温室气体和环境污染,也加剧了全球石油供应压力。新能源汽车既节能又环保,其发展无疑是当今汽车产业的热门话题。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但是市场反应并没有达到预期。针对这一现象,研究影响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的因素也变得十分有意义。本文通过对购买意愿的文献回顾,了解学者对购买意愿方面的研究和纯电动汽车发展的趋势,并以小型纯电动汽车为例,在天津市调研城乡居民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再根据问卷数据进行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结果顾客感知价值、消费者环保意识和政府政策引导对购买意愿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对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研究起调节作用。最后,基于文章的研究结果,对政府和企业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来发展和推广新能源汽车。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引言4
一、 文献综述 4
(一) 消费者购买意愿相关研究 4
1.基于消费者态度的购买意愿研究 4
2.基于感知价值的购买意愿研究 4
3.基于感知风险的购买意愿研究 5
4.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购买意愿研究 5
(二) 发展小型纯电动汽车相关研究 5
二、 数据来源与数据分析 6
(一)调研地点的选择与基本情况 6
1.调研城市的选择 6
2.调研地点 6
(二) 问卷设计与调查实施 6
1.问卷结构设计 6
2.调查实施过程 6
(三)样本基本情况的描述性分析 7
1.描述性统计分析 7
(1)被调研者基本指标统计 7
(2)选择购买新小型纯电动汽车的原因 8
(3)新能源汽车使用成本预期 8
(4)新能源汽车每年维护费用 9
(三)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10
(四)回归分析 11
四、 主要结论与相关的政策建议 12
(一)主要结论 1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二)营销建议 12
1.对企业的建议 12
(1)加强技术创新,提升质量,降低成本 13
(2)加强对新能源汽车的宣传 13
(3)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质量 13
(4)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系统 13
2.对政府的建议 13
(1)政策上给予支持 13
(2)政府应该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13
(3)政府应该加强对环保知识的宣传 13
参考文献: 14
附录 14
天津市城乡居民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以小型纯电动私家汽车为例
引言
引言 纯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新兴的私人出行交通工具,通过技术改进、智能电网的普及以及电池技术的创新可以提升综合性能,进而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并最终发展为主流交通工具。本研究通过对以小型电动汽车为例的新能源汽车购买影响因素的研究,将系统总结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对179名天津市消费者的问卷调査、统计分析,对电动汽车的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描述,为电汽车如何迎合市场需求,促进电动汽车市场提出指导意见。
目前,我国已基本明确将纯电驱动汽车作为我国汽车产业转型的主要战略方向,国内汽车企业如比亚迪、众泰等纷纷推出中高端纯电动汽车。但由于成本高、性能无法与同级别传统燃油车相媲美、充电设施不完善等瓶颈制约,私人购买中高端纯电动汽车热情不高。相比较而言,小型纯电动汽车具有较好的技术可实现性、市场更容易推广,适合作为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突破口。
2011 年 7 月 14 日,国家科技部出台了《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规划中明确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在城市公共用车和私人小型轿车上优先发展“纯电驱动”电动汽车,使我国在以小型电动轿车为代表的各类纯电动汽车普及程度等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为培育我国电动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引领作用。 相比传统燃油轿车,具有全新产品特性的小型纯电动汽车进入市场,必将面临消费者对其不同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研究消费者对小型纯电动汽车的购买意愿及主要影响因素,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汽车企业开拓本土市场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消费者视角,深入研究影响消费者对小型纯电动汽车购买意愿的主要因素,对我国小型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基于消费者购买行为理论和小型纯电动汽车产品特点,本文总结分析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主要因素,通过 SPSSl7.0 统计软件对模型进行计算与分析,探索各因素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不同影响程度。 最后,根据分析结果,从完善小型纯电动汽车使用环境,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用户成本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与措施。
一、 文献综述
(一) 消费者购买意愿相关研究
学术界不同学者均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有所研究Mullet(1985)认为消费者在外部因素的影响和调节下,形成对某一产品或品牌的态度,最终形成购买意愿[4].此外,还有学者认为购买意愿是消费者对某一特定产品的购买计划。我国学者韩睿、田志龙(2005)认为购买意愿是指消费者购买某一商品的可能性大小[5]。综上,虽然各学者对购买意愿内涵的表述有所不同,但可基本总结为购买意愿是一种消费心理活动,是购买行为的前提,可用来预测消费行为。 .
关于购买意愿理论基础和方法,国内外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四个角度进行研究:
1.基于消费者态度的购买意愿研究
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态度表现于对外界事物的内在感受、情感和意向三方面的构成要素。心理学认为个人对事物的态度影响其行为意愿。葛立群等(2009)认为对 转基因食品认知程度高、初始态度积极的消费者更愿意购买转基因食品[7]。高海霞(2010)基于消费者感知利得和风险两个维度,引入风险态度作为权重,构建了赋权价值购买模型 [8]。
2.基于感知价值的购买意愿研究
许多学者认为感知价值对购买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感知价值越大,消费者购买意愿越高。陶鹏德(2009)基于感知价值的视角,研究了对感知利得(包括功能性价值、社会性价值及情感性价值三个维度)和感知利失(包括价格和风险两个维度)对自有品牌购买意愿的影响[13]。易法敏等(2010)认为感知价值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重要因素,感知有用正向影响感知价值[14]。
3.基于感知风险的购买意愿研究
Bauer(1960)提出感知风险这一概念,认为感知风险主要包括对产品本身的性能等属性不确定性和购买产品后带来的时间、货币、心理等损失,并通过实证研究认为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时会评估感知风险并选择感知风险最小的方案[20]。周国龙(2011)构建了由感知不确定性感知风险购买意愿组成的结构影响模型并进行验证,消费者网络购感知风险对消费者团购购买意愿有显著负相关影响[16]。以上众多学者以实体购物、网络团购等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实证研究认为消费者感知风险与购买意愿呈负向相关,即感知风险越大,消费者购买意愿越低。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sgl/50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