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网络传播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20191230170329]
毕业论文中文摘要
毕业论文外文摘要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网络传播,大学生,负面影响,对策
目 录
1 引言 1
2 网络传播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1
2.1网络传播对大学生道德伦理观的负面影响 1
2.1.1 价值取向紊乱 1
2.1.2 社会责任感减弱 2
2.1.3 主体认知能力失衡 4
2 网络传播对大学生生活模式的负面影响 4
2.2.1 学习精力投入减少,学习成绩下降 4
2.2.2 影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 5
2.2.3 人际关系淡漠 6
3 网络传播对大学生负面影响的对策 6
3.1 大学生学会自我节制和监管 6
3.2 高校针对网络传播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应可以采取的措施 9
3.3 注重家庭教育的作用 10
3.4 政府要加强网络传播信息的监管 10
结论 11
致谢 12
注释 13
参考文献 14
1 引言
二十世纪末,互联网开始进入中国,并在短时间里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网络世界是虚拟的、广阔的,各个国家不同的历史背景、文化形态、政治观点等都在虚拟广阔的网络世界里存在和快速发展着,所以它拥有非常庞大的信息资源。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拓展和延伸到了网络空间,并且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击着大学校园。现代大学生已成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精神面貌和思想行为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振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互联网凭借其自身拥有的丰富信息,平等双向的交流方式,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中倍受大学生的青睐,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是网民,他们已经成为网络的先行者和主力军。但是网络在给大学生带来各种各样快捷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比如很多大学生痴迷网络,不仅荒废了学业,也疏远了家人朋友,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了解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并针对这些加强引导管理,才能对高素质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工作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2 网络传播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2.1 网络传播对大学生道德伦理观的负面影响
现代网络的虚拟化、个性化、匿名性、交互性开放性的特征和自由的传播方式,符合了大学生接收和发布信息的习惯,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积极上进,勇于追求真理,对知识孜孜以求,并且充满创造力,但是他们个性鲜明,思想易受外界的影响,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抵抗挫折的能力也较弱。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便利的交流平台,大学生通过论坛、聊天、邮件、博客、个人空间等形式接收和发布信息,学习知识,表达观点,参与社会管理,展示自我个性,发挥自我想象,体现自我价值。网络的匿名性、虚拟性和自由性诱使部分大学生放松自我要求,道德伦理观受到负面影响,使得他们的价值取向出现紊乱,社会责任感减弱,主体认知能力出现失衡 ,从而出现一系列道德失范问题[1]。
2.1.1 价值取向紊乱
根据百度百科对价值取向的定义:“价值取向指的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和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取向。”价值取向具有实践品格,它的突出作用是决定、支配主体的价值选择,因而对主体自身、主体间关系、其他主体均有重大影响。网络传播具有开放性,它的传播效能使它超越了种族、阶级和国界,给我们带来各种优秀文明。当代大学生有着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为正义呐喊,为公平助威。他们通过微博、论坛、邮箱等网络传播工具,设置议题,发帖跟帖,发表评论,这使得一些事情引起了社会关注,从而得到圆满解决,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网络传播的平等互动性、广泛性和便捷性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原始腐朽的信息,并且毫无筛选地传递给大学生,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比较大的负面影响。部分学生在接收信息时,只关注了信息的发布,而忽视了信息的真实性和自己所应遵守的传播道德。他们在转载、上传信息时,或断章取义,夸大事实,使用夸张的字眼吸引眼球;或捕风捉影,传播流言,把没有根据的信息上传到网上;或者把个别现象扩大成普遍现象,过分夸张了负面影响。这样的虚假信息被反复炒作,肯定会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网络传播信息具有匿名性并且网络媒体缺乏有效的监督,使得有些大学生认为网上没有社会道德和价值观的约束,可以为所欲为,明显降低了自己的道德标准,故意发布传播错误信息。另外,一些大学生在网上剽窃他人的文章,找人代考;制造和传播网络病毒;偷看别人的电子邮件,私自使用别人的账号上网;对社会上发生的一些超出大众道德底线,引发公愤的事件或人物,他们发起或跟进“人肉搜索”,非法收集或私自公开他人隐私信息,有的还夸大事实,甚至用侮辱、诽谤的方式对当事人的名誉造成损害。
2.1.2 社会责任感减弱
社会责任感即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里,每个人在自身感受上和心理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具体点讲就是社会并不是由无数个独立的个体集合而成的,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相辅相成的整体。虽然社会不可能脱离个人而存在,但是纯粹独立于社会之外的个人却是一种不存在的抽象概念。一方面网络传播所拥有的灵活、开放、传播面广等等这些特点,将国与国之间的界限打破了,网络将整个世界连接到了一起,但是另一方面上,信息的内容具有地域性,反映的是特定国家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的情况。网络是一个丰富的信息宝库同时又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各种常规的学术信息、经济信息以及一些黄色暴力的信息混杂在一起,以极其快的速度在网络上传播。
2010年的河北大学车祸,让一句“我爸是李刚。”火遍了大江南北。事故责任人李启铭因为醉酒驾驶,导致一死一伤,并且肇事后逃逸。案件发生后没多久就有人在网上发帖称:“河北大学富二代校内醉驾撞飞两名河大新区女生,并口出狂言,“有本事你告我去,我爸是李刚!”紧接着,一家媒体的网站依据此篇帖子发表了题为《河北官二代大学内撞飞两名女生后接女友》的报道,标题中的敏感字眼“官二代”以及文中肇事者的狂言:“有本事你们告我去,我爸是李刚!”的这句话,深深地刺激了人们的神经,各大门户网站纷纷在醒目位置转载了这篇报道,一瞬间就激起了舆论的一片哗然,民众纷纷指责“官二代”李启铭[2]。那么李启铭究竟有没有如此张狂地扬言:“有本事你告我去,我爸是李刚!”呢?似乎没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反正有人先说了,大家就一起信以为真,一起义愤填膺。后来根据警方的详尽调查,还原了事情的真相,李启铭当时是边哭边说他叫李启铭,他爸是李刚,说话语无伦次并且带着酒气,态度并不张狂而是十分的慌张,他也承认自己是肇事司机,愿意承担责任,并不是当初媒体报道的口出狂言,那句话也是带着恐慌,害怕,讨饶之意。网络传播容易夹杂虚假元素,导致以讹传讹,从而误导大学生。使他们在观点上认为“官二代”李启铭不仅醉酒驾驶造成严重车祸而且张扬跋扈,毫无悔改之心,从而从行动上抨击李启铭,盲目支持网上声讨李启铭或者富二代的言论,有的甚至发表一些过激言论,夸张事实,这些都通过网络迅速传播开来,导致恶性循环。
社会责任感是伴随着人在社会中的不断成长而不断强化的,只有当人们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是什么样的社会角色时,才会明明白白的理解自己应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网络传播的虚拟性也极易导致大学生对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模糊。因为大学生在虚拟网络中不承担责任并没有人去追究,容易产生做什么都可以的想法。另外,网络使得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他人越来越淡漠,与父母朋友的沟通越来越少,使得他们对他人的关怀与责任减少,从而弱化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毕业论文中文摘要
毕业论文外文摘要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网络传播,大学生,负面影响,对策
目 录
1 引言 1
2 网络传播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1
2.1网络传播对大学生道德伦理观的负面影响 1
2.1.1 价值取向紊乱 1
2.1.2 社会责任感减弱 2
2.1.3 主体认知能力失衡 4
2 网络传播对大学生生活模式的负面影响 4
2.2.1 学习精力投入减少,学习成绩下降 4
2.2.2 影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 5
2.2.3 人际关系淡漠 6
3 网络传播对大学生负面影响的对策 6
3.1 大学生学会自我节制和监管 6
3.2 高校针对网络传播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应可以采取的措施 9
3.3 注重家庭教育的作用 10
3.4 政府要加强网络传播信息的监管 10
结论 11
致谢 12
注释 13
参考文献 14
1 引言
二十世纪末,互联网开始进入中国,并在短时间里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网络世界是虚拟的、广阔的,各个国家不同的历史背景、文化形态、政治观点等都在虚拟广阔的网络世界里存在和快速发展着,所以它拥有非常庞大的信息资源。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拓展和延伸到了网络空间,并且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击着大学校园。现代大学生已成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精神面貌和思想行为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振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互联网凭借其自身拥有的丰富信息,平等双向的交流方式,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中倍受大学生的青睐,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是网民,他们已经成为网络的先行者和主力军。但是网络在给大学生带来各种各样快捷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比如很多大学生痴迷网络,不仅荒废了学业,也疏远了家人朋友,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了解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并针对这些加强引导管理,才能对高素质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工作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2 网络传播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2.1 网络传播对大学生道德伦理观的负面影响
现代网络的虚拟化、个性化、匿名性、交互性开放性的特征和自由的传播方式,符合了大学生接收和发布信息的习惯,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积极上进,勇于追求真理,对知识孜孜以求,并且充满创造力,但是他们个性鲜明,思想易受外界的影响,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抵抗挫折的能力也较弱。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便利的交流平台,大学生通过论坛、聊天、邮件、博客、个人空间等形式接收和发布信息,学习知识,表达观点,参与社会管理,展示自我个性,发挥自我想象,体现自我价值。网络的匿名性、虚拟性和自由性诱使部分大学生放松自我要求,道德伦理观受到负面影响,使得他们的价值取向出现紊乱,社会责任感减弱,主体认知能力出现失衡 ,从而出现一系列道德失范问题[1]。
2.1.1 价值取向紊乱
根据百度百科对价值取向的定义:“价值取向指的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和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取向。”价值取向具有实践品格,它的突出作用是决定、支配主体的价值选择,因而对主体自身、主体间关系、其他主体均有重大影响。网络传播具有开放性,它的传播效能使它超越了种族、阶级和国界,给我们带来各种优秀文明。当代大学生有着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为正义呐喊,为公平助威。他们通过微博、论坛、邮箱等网络传播工具,设置议题,发帖跟帖,发表评论,这使得一些事情引起了社会关注,从而得到圆满解决,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网络传播的平等互动性、广泛性和便捷性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原始腐朽的信息,并且毫无筛选地传递给大学生,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比较大的负面影响。部分学生在接收信息时,只关注了信息的发布,而忽视了信息的真实性和自己所应遵守的传播道德。他们在转载、上传信息时,或断章取义,夸大事实,使用夸张的字眼吸引眼球;或捕风捉影,传播流言,把没有根据的信息上传到网上;或者把个别现象扩大成普遍现象,过分夸张了负面影响。这样的虚假信息被反复炒作,肯定会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网络传播信息具有匿名性并且网络媒体缺乏有效的监督,使得有些大学生认为网上没有社会道德和价值观的约束,可以为所欲为,明显降低了自己的道德标准,故意发布传播错误信息。另外,一些大学生在网上剽窃他人的文章,找人代考;制造和传播网络病毒;偷看别人的电子邮件,私自使用别人的账号上网;对社会上发生的一些超出大众道德底线,引发公愤的事件或人物,他们发起或跟进“人肉搜索”,非法收集或私自公开他人隐私信息,有的还夸大事实,甚至用侮辱、诽谤的方式对当事人的名誉造成损害。
2.1.2 社会责任感减弱
社会责任感即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里,每个人在自身感受上和心理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具体点讲就是社会并不是由无数个独立的个体集合而成的,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相辅相成的整体。虽然社会不可能脱离个人而存在,但是纯粹独立于社会之外的个人却是一种不存在的抽象概念。一方面网络传播所拥有的灵活、开放、传播面广等等这些特点,将国与国之间的界限打破了,网络将整个世界连接到了一起,但是另一方面上,信息的内容具有地域性,反映的是特定国家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的情况。网络是一个丰富的信息宝库同时又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各种常规的学术信息、经济信息以及一些黄色暴力的信息混杂在一起,以极其快的速度在网络上传播。
2010年的河北大学车祸,让一句“我爸是李刚。”火遍了大江南北。事故责任人李启铭因为醉酒驾驶,导致一死一伤,并且肇事后逃逸。案件发生后没多久就有人在网上发帖称:“河北大学富二代校内醉驾撞飞两名河大新区女生,并口出狂言,“有本事你告我去,我爸是李刚!”紧接着,一家媒体的网站依据此篇帖子发表了题为《河北官二代大学内撞飞两名女生后接女友》的报道,标题中的敏感字眼“官二代”以及文中肇事者的狂言:“有本事你们告我去,我爸是李刚!”的这句话,深深地刺激了人们的神经,各大门户网站纷纷在醒目位置转载了这篇报道,一瞬间就激起了舆论的一片哗然,民众纷纷指责“官二代”李启铭[2]。那么李启铭究竟有没有如此张狂地扬言:“有本事你告我去,我爸是李刚!”呢?似乎没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反正有人先说了,大家就一起信以为真,一起义愤填膺。后来根据警方的详尽调查,还原了事情的真相,李启铭当时是边哭边说他叫李启铭,他爸是李刚,说话语无伦次并且带着酒气,态度并不张狂而是十分的慌张,他也承认自己是肇事司机,愿意承担责任,并不是当初媒体报道的口出狂言,那句话也是带着恐慌,害怕,讨饶之意。网络传播容易夹杂虚假元素,导致以讹传讹,从而误导大学生。使他们在观点上认为“官二代”李启铭不仅醉酒驾驶造成严重车祸而且张扬跋扈,毫无悔改之心,从而从行动上抨击李启铭,盲目支持网上声讨李启铭或者富二代的言论,有的甚至发表一些过激言论,夸张事实,这些都通过网络迅速传播开来,导致恶性循环。
社会责任感是伴随着人在社会中的不断成长而不断强化的,只有当人们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是什么样的社会角色时,才会明明白白的理解自己应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网络传播的虚拟性也极易导致大学生对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模糊。因为大学生在虚拟网络中不承担责任并没有人去追究,容易产生做什么都可以的想法。另外,网络使得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他人越来越淡漠,与父母朋友的沟通越来越少,使得他们对他人的关怀与责任减少,从而弱化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sgl/1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