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researchonthedevelopmentoffolkculturetourisminbe

民俗文化旅游作为一项专题旅游,近几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喜爱。作为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北京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市场需求巨大,开发基础雄厚,在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方面有巨大的优势。因此,在对国内外有关民俗文化旅游相关资料整理和与民俗文化旅游相关概念分析、北京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理和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北京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中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并据此提出了北京民俗文化旅游在饮食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居住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等方面的开发的对策。关键词北京;民俗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目录
0 引言 1
1 基本概念与相互关系 1
1.1 基本概念 1
1.1.1民俗 1
1.1.2 民俗文化 2
1.1.3 民俗文化旅游 2
1.2 民俗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3
2 北京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4
2.1 区域概况 4
2.1.1 地理概况 4
2.1.2 社会经济概况 5
2.1.3 北京旅游业发展概况 5
2.2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整理 6
3 北京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8
3.1 北京市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优势 8
3.1.1 地理区位优势明显 8
3.1.2民俗历史文化悠久 8
3.1.3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基础条件好 9
3.1.4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10
3.1.5 民俗文化旅游客源市场大 10
3.2北京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劣势 11
3.2.1 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深度不够 11
3.2.2片面追求利益 12
3.2.3民俗文化旅游资源遭到破坏 13
3.2.4管理服务不到位 13
3.3北京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机遇 14
3.3.1民俗文化旅游迅猛发展 14
3.3.2政府部门的重视 14
3.4北京市民俗文化旅游的挑战 15
3.4.1国内的挑战 15
3.4.2国外的挑战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5
3.4.3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内部的挑战 16
4. 北京市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策略 16
4.1开发原则 16
4.2开发策略 16
4.2.1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策略 17
4.2.2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政府扶持策略 19
4.2.3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策略 20
4.2.4民俗文化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 20
4.3小结 20
结论 21
致谢 22
参考文献 23
北京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0 引言
民俗文化是整个中华民族经历了几千年历史、在各个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的文明的结晶,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实践的产物。进入商业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之后,中国特色的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在旅游业发展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外出旅游的次数增多、对于旅游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之前对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低层次的开发已经不能够满足新的发展需要。
北京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它的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民俗文化的差异性与趣味性是吸引外来游客的关键,这种需求一直存在。面对这一庞大的旅游市场需求以及可观的经济效益,北京市应该抓住机遇,在原本发展的基础上开发民俗文化资源,深度挖掘民俗文化内涵,开拓民俗文化旅游市场。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是多面的,不但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对于民俗文化保护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北京市的民俗文化旅游的资源有必要在合理的指导和规划下进行开发和保护。给予旅游者更好的体验,更有助于北京建立良好的城市形象。
因此,对于北京不同的民俗文化资源采用不同的开发策略,如何使北京市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既能够实现产品化,同时又充满生命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现今北京地区的民俗文化的开发,存在对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不力及保护力度不足、过度消费等情况,这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弊无利,希望通过此篇研究论文对于北京地区的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进行系统的整理和问题汇总,挖掘新的民俗文化资源,整理在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同时给出建议。
1 基本概念与相互关系
1.1 基本概念
1.1.1民俗
“民俗”一词,用以表示民间风俗的含义,这一词早在古文献中已经出现,
《礼记?淄衣》中有就有记载“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在《史记?孙叔敖传》中也记有“楚民俗,好庳车”的说法。在我国古代,虽然没有形成“民俗学”的科学门类的概念,至少“民俗”这个概念早已确立。
民俗真正开始作为独立的学科概念,起源于英国。汤姆斯,英国民俗学会的创始人,在1846年就已经提出。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他是将萨克逊语的“folk”(民众、民间)和“lore”(风俗、知识、学问)合成一个新词,既指民间风俗现象,又指研究这门现象的学问[1]。Folklore这个词新颖且定义准确,在将近100年的时间里,历代的民俗学者做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并做出了种种解释。乌丙安对民俗给出如下定义:民俗是世代传袭来的、同时连续在现实生活中有影响的事项,是形成了许多类型的事项,是有比较相对稳定形式的事项,是表现在人们行行为上、口头上、心理上的事项,是反复出现的深层文化事项[2]。陶立播认为:民俗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是一种相沿成习的东西,简言之,就是民间风俗[3]。高丙中认为:民俗是具有普遍模式化的生活文化和文化生活[4]。钟敬文认为: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sgl/10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