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治理改善分析以康华社区为例

在近几年的城市发展中,随着单位制的瓦解,传统的社会集团整合机制发生了突破性的变化,城市社区成为基层治理单位。社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群众基础机构,社区治理在推动城市社区建设、维护社区秩序等方面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不断扩大的城市物理空间和日趋复杂的社会结构,一些不可抗拒的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基于对社区的界定及分析国内外城市社区治理的典型模型,以泰州市康华社区为例,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总结出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针对公共服务、社区管理、居民参与等方面,提出多样化发展社区服务、完善社区管理制度、扩大居民参与意识等对策。关键词 城市社区,城市社区治理,社区治理模式,困境,解决方案2、外文关键词(keyword)一律小写,并与中文关键词一一对应。
目 录
1 引言 1
2 城市社区治理相关理论 1
2.1 城市社区治理界定 1
2.2 社区治理意义 2
2.3 国外城市社区治理模式 2
2.4 国内城市社区治理模式 4
3 城市社区治理困境 5
3.1 城市社区治理的规章制度不够健全 5
3.2 社区服务失调 6
3.3 社区治理结构不合理 6
3.4 社区人才严重缺失 6
4 城市社区治理改善措施 7
4.1 健全社区治理规章制度 7
4.2 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服务 7
4.3 完善城市社区自治体系 7
4.4 加强人才培养 8
5 泰州市康华社区治理现状 8
5.1 社区概况 8
5.2 社区治理模式 8
6 康华社区治理困境 9
6.1 设施陈旧,安全系数低 9
6.2 社区需求难以满足 10
6.3 社区管理员质量不高 10
6.4 社区法律规章制度不够完善 11
6.5 居民素质参差不齐 11
6.6 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不高 11
7 改善康华社区治理问题的措施 11
7.1 多样化发展社区服务 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
7.2 引进新型人才 12
7.3 形成科学有效的社区管理制度 12
7.4 提高社区居民素质 12
7.5 扩大社区居民参与意识 13
结 论 14
致 谢 15
参 考 文 献 16
附录 18
1 引言
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基层社区直接选举,被认定为将近30年的尝试,基层民主选举这一制度逐渐被基层治理所替代。然而,经过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的目标,“治理”这一词语再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并掀起了一阵热潮。城市社区治理是指政府、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等相关主体,基于市场原则,为维持城市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统一管理社区各项事务。
从现在的社会情况来看,我国大多数城市社区治理具有较强的行政色彩,社区组织和角色模糊不清,居民介入度较低,参与性不高。需要全面梳理城市社区治理中各个实体之间的责任关系,从城市社区治理的现状和挑战出发,剖析存在的不足及改善措施。本文以泰州市康华社区为例,深入研究康华社区的治理现状,分析城市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方案。
2 城市社区治理相关理论
2.1 城市社区治理界定
城市社区治理是社区制度运作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全球治理委员会在1995年给出相关界定,它指出,治理是指个人和公私机构管理其自身事务的各种方式的总和:这是一个不断调和冲突或不同利益采取联合行动的过程。
谭静(2017)认为城市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动态且多元化的。具体指在接近居民生活的居民委员会的辖区和商品房小区等多种层次复合的居民社区,依托于政府组织、民营组织、社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以及个人等各种体系,应对社区内的各种公共问题,共同实现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的过程[1]。
由此可知,城市社区治理是指在城市社区范围内,政府、社区组织、非营利组织和社区成员一起进行社区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总称。
在当代社会中,社区治理理论已经逐渐成为社会治理创新的理论依据,造成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城市社区治理与一般管理体制存在差异,它有效地补充了政府管理。社区治理需要的时间较长,变换的形式也存在很多可能性,需要我们在不同主体之间进行协调,是不同主体之间形成的有规律且规范的良性互动。如果它是特定于社区治理的,就要解决出现的新问题,在了解其问题出现根本的基础上与政府、社会群众等协调关系进行合作,在不损害任何一方利益的基础上,
最终对该项问题进行完美的解决。
2.2 社区治理意义
社区治理在社区建设中扮演着不容忽视的角色,它对于社区经济的发展、社区文化的宣传、社区环境的美化、社区治安的加强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社区治理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也占据着不同寻常的地位。构建和谐的社会,要建设和谐的社区,加强对社区的人文管理。同时,科学发展观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行动指南和思路。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层组织,是政府与大众联系的主要渠道,创立有效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有助于地区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和“服务型”政府的建立。换句话说,社区治理在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中有具有重要意义。
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改革旧社区管理体制是进一步深化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推动现代建设的必然选择。上海实行的“二级政府,三级管理”的管理模式和沈阳实行的“区划重组,民主自治”模式,都是符合改革和城市化变革的创新。
2.3 国外城市社区治理模式
我国在社会发展早期并没有形成“社区”这一概念,“社区”这一词最早是由西方发明的,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传入我国。传入中国的时候,社区发展在西方已经有一段时间,并且形成了一些体系的社区理论以及实践模式。因此,首先了解国外的社区治理模式,对于更好地研究我国的社区治理模式,有着良好的借鉴作用。不同国家的城市社区治理可能会因为自身发展情况出现差异,但是参与主体大同小异,主要是政府、社区自治组织、社会非盈利群体、社区机构和社区居民。由于社区建设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分配状况的不同,国外城市社区治理模式主要分为以下三种:自治型、政府主导型和混合型[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sgl/24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