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的普及对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以为例(附件)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终端设备的快速发展,在校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已不仅仅是作为简单的通讯工具,更多的是通过智能手机上的APP来浏览网页、搜索资料、聊天、看视频、玩游戏等,这使得智能手机成为了一把名副其实的“双刃剑”。 智能手机在给大学生学习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对他们的学习成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假设验证的方式,研究分析了智能手机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从中得出结论:合理引导大学生科学使用智能手机,尽可能地发挥智能手机的积极影响,降低其不利影响。这有助于大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同时对提高高校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智能手机,学习成绩 目录
1 引言 5
1.1 研究背景 5
1.2 研究的意义 5
2 概念的界定及研究假设 6
2.1 概念界定 6
2.2 研究假设 8
3 智能手机对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 8
3.1 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8
3.2 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分析 9
3.3 课题假设的验证分析 11
3.4 访谈结果分析 17
3.5 调查结论 18
4 智能手机对大学生学习成绩影响的对策分析 19
4.1 控制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长 19
4.2 减少在课堂上使用智能手机 19
4.3 自觉规范使用智能手机的用途 20
4.4 更新课堂知识,提高教学水平 20
4.5 进行科学管理和正确引导 20
结 论 21
致 谢 22
参 考 文 献 23
附录A 24
附录B 25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终端设备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在国内的普及率也在不断的刷新高度,这其中大学生群体是使用智能手机的中坚力量。智能手机作为一种时尚的标志,被大学生当成一种追捧的对象,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的“低头族”以及严重的“拇指文化”现象,给高校教学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已不仅仅是作为简单的通讯工具,更多的是通过智能手机上的APP来浏览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1 研究背景
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终端设备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在国内的普及率也在不断的刷新高度,这其中大学生群体是使用智能手机的中坚力量。智能手机作为一种时尚的标志,被大学生当成一种追捧的对象,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的“低头族”以及严重的“拇指文化”现象,给高校教学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已不仅仅是作为简单的通讯工具,更多的是通过智能手机上的APP来浏览网页、搜索资料、聊天、看视频、玩游戏等,这使得智能手机成为了一把名副其实的“双刃剑”[1]。智能手机的普及对高校课堂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能够充分利用智能手机上的学习工具和互联网上的学习资源来提高自己学习成绩的大学生来说智能手机的普及对于自己的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于智能手机拥有强大的娱乐功能,对于部分自制力比较弱的大学生来说,智能手机的出现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学习成绩,甚至有可能扰乱课堂秩序。智能手机在给大学生学习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对他们的学习成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科学合理地引导在校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尽可能地发挥智能手机的积极影响,降低其不利影响,对提高高校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校管理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势在必行。因此,笔者研究此课题旨在分析智能手机的普及对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以及为高校的管理大学生合理使用智能手机提供相关依据和管理对策。
1.2 研究的意义
基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已经成为各高校教学管理的一大难题,很多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都高度关注此事,也出现了一些关于手机对大学生影响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但是,针对智能手机对大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一单方面影响的研究很少,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对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的相关研究文献还很少。因此,用大学生的视角来重新思考智能手机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2.1 理论价值
当前许多研究者主要研究的方面是手机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和生活的影响,都把手机成瘾当成一种前提,把手机依赖当成是一种疾病,通过研究各种发生机制和提出干预对策,试图医治这种手机依赖症。但笔者通过访谈调查发现,真正手机成瘾的学生很少,在手机使用群体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小。根据受访者的回馈,绝大多数的学生可以通过自我调整,摆脱手机依赖症,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上体育课时多数学生都可以忘记手机的存在。自然也就不能把上述情况笼统定义为是一种病症了。同时,笔者通过阅读大量现有研究成果发现,这些研究成果很多都是针对手机对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的解决办法,很少有对大学生使用手机对学习产生影响做出有针对性的和深入的研究。笔者从大学生自身视角出发,研究看待智能手机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填补现有研究成果未涉及的空白,为后来学者做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更多的视野,并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和访谈情况做出相应总结,提出具有现实针对性的对策,为高校管理者提供一些管理措施。
1.2.2 现实意义
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大学生拥有智能手机率几乎接近100%,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的“低头族”、“拇指族”让各个高校和社会开始引起关注,有些高校和学生社团也尝试做了许多抵制手机带上课堂的工作,但效果都不如人意。对于大学生在课堂使用手机的现象,多数大学和任课教师都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也有部分高校老师通过课前上交手机或者学校在教室安装信号屏蔽器等消极做法来遏制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现象。但以上这些做法都不能从根源上解决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的问题,也无助于解决手机对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笔者从学生自身视角出发,根据学生的内在需求,让大学生有效利用智能手机对于自生的积极影响,减少或遏制消极影响的利用,实现互联网和终端设备的快速发展同大学生成长的和谐,为此提供崭新的视角和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
2 概念的界定及研究假设
2.1 概念界定
2.1.1 智能手机的含义
随着移动终端设备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作为移动终端设备中快速崛起的佼佼者,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笔者为了研究此课题,对于智能手机这一新生事物的概念进行清晰界定。
智能手机是指:安装了独立的操作系统,独立的运行空间,用户可以自行安装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各类APP,并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手机类型的总称。当前市场上主流的智能手机有基于安卓系统和IOS系统两种类型的智能手机[2]。
2.1.2 学习成绩的含义
“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课堂听讲、自行阅读、实践体验等方式获得知识和技能增长的一种行为。学习作为一种获取知识、交流情感的方式,已经成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sgl/68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