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城群空间结构现状及优化对策分析(附件)【字数:7257】
摘 要 摘 要长三角城市群在中国区域发展历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该地区空间结构的分析,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城镇化布局,对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中29个城市人口空间结构、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城市布局方面的分析,探究其取得的巨大成就及不足之处,并从城市定位、区域合作、改善民生、公共交通、生态环境等方面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为长三角城市群在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取得区域发展新突破,增强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提出建议。关键词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
目 录
0引言 1
1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概述 1
1.1城市群的概念 1
1.2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概念 2
1.3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概念 2
2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分析 3
2.1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发展演化 3
2.2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现状 4
3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发展存在的问题 13
3.1产业经济方面 13
3.2人口社会方面 13
3.3生态环境方面 13
3.4区域协调方面 14
3.5行政边界壁垒 14
4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对策 14
4.1加强区域间管理与合作 14
4.2保障和改善民生 14
4.3加快发展副中心城市 15
4.4合理确定城市职能 15
4.5完善公共交通网络化布局 16
4.6加强跨区域生态资源共保共治 16
结 论 17
致 谢 18
参考文献 19
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现状及优化对策分析
0引言
城市群的存在是区域城市化与城市区域化的重要表现。探究和寻求城市群是对以往研究流域的发展,这有利于我们更好的驾驭城市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加强城市群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当今城市群已成为全新的国家参与国际竞争新的增长极。加快城市群空间结构转变,提升其自身实力,有助于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实现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城市群战略实施至今,收效渐著。随着“十二五”步入收官之年,“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导向也在砥砺前行中渐显明朗。2014年世界经济复苏曲折、缓慢、复杂,国内三期叠加,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面对这样严峻的环境和极其复杂的改革发展任务,城市群重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释放经济改革红利的责任重大[1]。长三角城市群在中国城市群空间经济格局中占有关键地位,研究和探索长三角城市群在经济新常态下的空间结构,对全国城市群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全局意义和借鉴价值[7]。
1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概述
1.1城市群的概念
城市群也被称为“大城市圈”,是指一个特定区域内已经发展出成熟的交通条件,在自然条件、历史发展、经济结构、社会文化等方面与某一个或几个核心城市、若干中心城市和许多中小城市有密切联系[2]。城市群内居于核心地位的城市对群落内其他城市有很强的辐射和主导作用。城市群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城市空间组织形式,是城市化的一个高级阶段。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由于快捷的信息传播及便利的交通运输,城市群内汇集了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集中,这使其成为技术创新的源泉和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8]。通常讲,核心城市最先形成,然后带动中心城市的发展,随之扩散到周边,带动周边城镇的崛起,最后进一步调整各城市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大的城市社区。城市群通过优化各成员空间布局,深化成员间的合作,促进各城市间优势互补,扩大了生长空间,为工业化、信息化提供健康发展环境,挖掘区域经济更为巨大的发展潜能,从而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15]。
1.2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概念
空间结构指在一定区域内自然、生态、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空间组合。它受到区域内部多种不同要素结构间转换关系的制约,反映了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于区域表面所形成的空间组织形式。城市群空间结构是指区域内各种要素集聚与配置空间表现,是各种物质要素在区域空间中相互位置、相互关联及相互作用等所形成的空间组织关系和分布格局[3]。一个城市群由多个城市共同组成,但不是各个城市功能的简单叠加,事实上每个城市都存在明确的职能分工[16]。每个城镇都要根据自己的产业基础和特点,发挥各自相对优势,在相互补充与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发挥整体优势,带动城市群发展;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不能机械模仿成功区域发展模式,而要仔细剖析本区域的实际情况,以形成符合本区域发展要求的思路与措施;在城镇群体空间结构体系的开发和运行中,相关要素是活跃的,而结构是相对稳定,城市群的空间结构一旦形成,往往会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城镇群体空间结构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又是一种动态稳定性,由于空间结构本身是一个非平衡结构,其规模结构、空间布局总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
1.3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概念
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优化是指在对其特点和变化趋势认识的基础上,根据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主动地去干预和引导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变化发展,促使空间结构得重新整合和要素的优化,以达到实现整体效益最优的理想目标。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本质,要求使空间结构整合合理化和空间结构秩序化。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重点内容是空间结构的整合。合理的城市群空间结构整合对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集聚发挥积极引导作用,对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指导作用,对城乡空间结构调整和统筹发展发挥主要作用,促使空间结构状态实现最优,从而引导区域健康协调发展[4]。空间结构有序性是城市群区域一体化的客观需要。城市群区域一体化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区域性的资源共享、基础设施共享和信息共享,空间结构秩序化的必然是要实现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各种要素的空间共享。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群区域一体化是一种城市间合作制度安排,推动城市群经济共同增长是城市群一体化的动力,而手段是合作制度的构建。因此,空间结构高度秩序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合理的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的整合和建设。第二,良好的协调制度的构建。
目 录
0引言 1
1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概述 1
1.1城市群的概念 1
1.2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概念 2
1.3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概念 2
2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分析 3
2.1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发展演化 3
2.2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现状 4
3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发展存在的问题 13
3.1产业经济方面 13
3.2人口社会方面 13
3.3生态环境方面 13
3.4区域协调方面 14
3.5行政边界壁垒 14
4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对策 14
4.1加强区域间管理与合作 14
4.2保障和改善民生 14
4.3加快发展副中心城市 15
4.4合理确定城市职能 15
4.5完善公共交通网络化布局 16
4.6加强跨区域生态资源共保共治 16
结 论 17
致 谢 18
参考文献 19
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现状及优化对策分析
0引言
城市群的存在是区域城市化与城市区域化的重要表现。探究和寻求城市群是对以往研究流域的发展,这有利于我们更好的驾驭城市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加强城市群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当今城市群已成为全新的国家参与国际竞争新的增长极。加快城市群空间结构转变,提升其自身实力,有助于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实现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城市群战略实施至今,收效渐著。随着“十二五”步入收官之年,“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导向也在砥砺前行中渐显明朗。2014年世界经济复苏曲折、缓慢、复杂,国内三期叠加,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面对这样严峻的环境和极其复杂的改革发展任务,城市群重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释放经济改革红利的责任重大[1]。长三角城市群在中国城市群空间经济格局中占有关键地位,研究和探索长三角城市群在经济新常态下的空间结构,对全国城市群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全局意义和借鉴价值[7]。
1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概述
1.1城市群的概念
城市群也被称为“大城市圈”,是指一个特定区域内已经发展出成熟的交通条件,在自然条件、历史发展、经济结构、社会文化等方面与某一个或几个核心城市、若干中心城市和许多中小城市有密切联系[2]。城市群内居于核心地位的城市对群落内其他城市有很强的辐射和主导作用。城市群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城市空间组织形式,是城市化的一个高级阶段。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由于快捷的信息传播及便利的交通运输,城市群内汇集了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集中,这使其成为技术创新的源泉和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8]。通常讲,核心城市最先形成,然后带动中心城市的发展,随之扩散到周边,带动周边城镇的崛起,最后进一步调整各城市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大的城市社区。城市群通过优化各成员空间布局,深化成员间的合作,促进各城市间优势互补,扩大了生长空间,为工业化、信息化提供健康发展环境,挖掘区域经济更为巨大的发展潜能,从而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15]。
1.2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概念
空间结构指在一定区域内自然、生态、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空间组合。它受到区域内部多种不同要素结构间转换关系的制约,反映了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于区域表面所形成的空间组织形式。城市群空间结构是指区域内各种要素集聚与配置空间表现,是各种物质要素在区域空间中相互位置、相互关联及相互作用等所形成的空间组织关系和分布格局[3]。一个城市群由多个城市共同组成,但不是各个城市功能的简单叠加,事实上每个城市都存在明确的职能分工[16]。每个城镇都要根据自己的产业基础和特点,发挥各自相对优势,在相互补充与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发挥整体优势,带动城市群发展;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不能机械模仿成功区域发展模式,而要仔细剖析本区域的实际情况,以形成符合本区域发展要求的思路与措施;在城镇群体空间结构体系的开发和运行中,相关要素是活跃的,而结构是相对稳定,城市群的空间结构一旦形成,往往会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城镇群体空间结构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又是一种动态稳定性,由于空间结构本身是一个非平衡结构,其规模结构、空间布局总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
1.3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概念
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优化是指在对其特点和变化趋势认识的基础上,根据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主动地去干预和引导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变化发展,促使空间结构得重新整合和要素的优化,以达到实现整体效益最优的理想目标。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本质,要求使空间结构整合合理化和空间结构秩序化。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重点内容是空间结构的整合。合理的城市群空间结构整合对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集聚发挥积极引导作用,对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指导作用,对城乡空间结构调整和统筹发展发挥主要作用,促使空间结构状态实现最优,从而引导区域健康协调发展[4]。空间结构有序性是城市群区域一体化的客观需要。城市群区域一体化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区域性的资源共享、基础设施共享和信息共享,空间结构秩序化的必然是要实现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各种要素的空间共享。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群区域一体化是一种城市间合作制度安排,推动城市群经济共同增长是城市群一体化的动力,而手段是合作制度的构建。因此,空间结构高度秩序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合理的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的整合和建设。第二,良好的协调制度的构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sgl/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