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络付费问答平台的参与意愿研究来自的证据
随着网络付费问答平台的兴起,知识变现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接受。本文以大学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为研究目标。不同于以往浅显的定性探讨,在研究了大量的阅读文献的前提下,以三种成熟的理论作为基石,提出了五个可能影响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假设,基于假设制定了调查问卷并且采用SPSS20.0进行描述分析,通过多种分析方法将网络付费问答的参与意愿这一问题进行量化。结论是在网络付费问答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中,从大到小的正向影响作用排序依次是信任感、自我效能、感知有用性、社会交往、感知易用性。本文最后对研究做了总结以及展望。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一、绪论1
研究背景1
研究目的和意义2
研究内容2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2
二、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2
(一)理性行为理论2
(二)认知信任理论3
(三)技术接受模型理论3(四)国内外研究综述4
1.网络付费问答的相关概念 4
2.网络付费问答面临困境 4
3.网络付费问答传播机制 4
三、研究模型构建与问卷设计4
(一)研究模型4
(二)研究假设5
(三)问卷设计6
四、数据统计与分析 6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6
(二)相关分析8
(三)回归分析8
五、结论与展望9
(一)研究结论9
(二)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展望10
致谢10
参考文献11
问卷调查12
大学生对网络付费问答平台的参与意愿研究
——来自大学的证据
引言
一、 绪论
(一)研究背景
随着付费问答社区的不断发展,低门槛的便利也带来了知识质量高低不一的现象,通过付费来获取更高质量回答的网络付费模式慢慢兴起。2016年4月,问咖、值乎出现。5月,知乎推出了付费问答系列“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乎live”,不久,果壳推出“分答”,并且在后来的发布会上表示“分答”推出几十天之内就拥有几千万个访问者,并且为之付费的使用者就达到了百万个。这些问答平台的运作模式大致是:回答者可以对自己擅长的问题领域设定问答的价格,如果用户喜欢,就可以通过付费的方式获得答案。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的数据证据来自大学学生,深入分析当下最有影响力的网络付费问答平台:知乎、微博和分答等,与以往简单的定性讨论不同的是,本文利用定量方法进行研究,根据已有文献和相关专家建议提出可能影响参与意愿的假设,并进行实证分析分析出影响其付费的因素,最后推测出网络知识付费问答平台的发展前景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尽管网络付费问答这一研究主题十分新颖,但是目前为止的研究都主要集中在问答平台使用者的行为,包括使用者搜寻行为,知识贡献以及采纳意愿,只有极少数研究者涉及了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讨论。本文将从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两个大方面进行实证研究。
(三)研究内容
本研究综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通过问卷调查以及相关统计分析,找出大学学生对网络知识付费的参与意愿以及什么因素影响了他们的参与。论文主要包括:短序、理论和文献知识、模型和问卷设计、数据分析、结论与展望。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本研究参考了国内外有关参与意愿影响因素的文献,在三大成熟的理论基础上提出假设,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软件分析,从而对本文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主要使用了以下三种方法:
(1)文献研究法。在图书馆找寻关于本主题的书籍进行仔细研读,筛选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记录下来。在学校官网的电子资源中找寻相关资源进行仔细阅读,学习硕博论文和核心期刊的研究思路,整理出自己的思路出来,从而确定本文的总体框架。
(2)问卷调查。在研究了许多文献之后,基于网络付费问答和各个平台社区的具体特征来设计合理的问卷,之后,对问卷草稿进行预调研,即在小范围人群内发放问卷,并且根据结果和调研人的建议对原问卷进行修改,随后再进行大范围地发放问卷。
(3)统计分析。在发放问卷之后,对问卷数据进行收集,并用统计软件进行详细的描述统计分析来确定假设的影响因素和参与意愿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联系。
2.创新之处
(1)主题新颖。新一代网络付费问答社区拥有独特的资源,可以吸引更多有兴趣的人进行头脑风暴式的参与问答。同时,这种付费问答的交易方式也显现出了分享经济这一理念。
(2)设计研究的问卷调查,有了数据作为支撑,使得研究更加深入具体。
(3)设计问卷并且进行大学学生的问卷发放,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学的分析得出结论。
二、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一)理性行为理论
我们利用著名的由美国学者菲什拜因和阿耶兹一起创建的TRA(理性行为理论)来研究大学生产生某种行为的更深层次原因,TRA的影响十分显著,它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态度如何有目的地影响个人行为。理性行为理论认为参与网络付费的行为意愿决定了参与网络付费的行为,而大学生对参与网络付费行为的态度和主管规范决定了参与网络付费行为的行为意愿。
图1 TRA 模型关系图
(二)认知信任理论
信任是人际交往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东西。通常,信任被认为是一种依赖的关系。一些学者把信任划分为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认知信任指的是个人对被信任方在理性基础上的可靠性判断;情感信任则是指个体对被信任方在情感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信任和信心。认知信任经常与TAM理论一起,作为研究用户参与意愿的理论支撑。
本文的研究认为大学生与网络付费问答之间的信任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对网络付费问答平台的信任;二是对问答内容本身的信任;三是对知识提供者的信任。由以上概念可知,认知信任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可靠性判断,而本文所研究的关于信任三个方面的因素也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因此本文把影响网络付费问答参与意愿的其中一个影响因素设置为信任感。
(三)技术接受模型理论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一、绪论1
研究背景1
研究目的和意义2
研究内容2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2
二、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2
(一)理性行为理论2
(二)认知信任理论3
(三)技术接受模型理论3(四)国内外研究综述4
1.网络付费问答的相关概念 4
2.网络付费问答面临困境 4
3.网络付费问答传播机制 4
三、研究模型构建与问卷设计4
(一)研究模型4
(二)研究假设5
(三)问卷设计6
四、数据统计与分析 6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6
(二)相关分析8
(三)回归分析8
五、结论与展望9
(一)研究结论9
(二)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展望10
致谢10
参考文献11
问卷调查12
大学生对网络付费问答平台的参与意愿研究
——来自大学的证据
引言
一、 绪论
(一)研究背景
随着付费问答社区的不断发展,低门槛的便利也带来了知识质量高低不一的现象,通过付费来获取更高质量回答的网络付费模式慢慢兴起。2016年4月,问咖、值乎出现。5月,知乎推出了付费问答系列“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乎live”,不久,果壳推出“分答”,并且在后来的发布会上表示“分答”推出几十天之内就拥有几千万个访问者,并且为之付费的使用者就达到了百万个。这些问答平台的运作模式大致是:回答者可以对自己擅长的问题领域设定问答的价格,如果用户喜欢,就可以通过付费的方式获得答案。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的数据证据来自大学学生,深入分析当下最有影响力的网络付费问答平台:知乎、微博和分答等,与以往简单的定性讨论不同的是,本文利用定量方法进行研究,根据已有文献和相关专家建议提出可能影响参与意愿的假设,并进行实证分析分析出影响其付费的因素,最后推测出网络知识付费问答平台的发展前景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尽管网络付费问答这一研究主题十分新颖,但是目前为止的研究都主要集中在问答平台使用者的行为,包括使用者搜寻行为,知识贡献以及采纳意愿,只有极少数研究者涉及了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讨论。本文将从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两个大方面进行实证研究。
(三)研究内容
本研究综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通过问卷调查以及相关统计分析,找出大学学生对网络知识付费的参与意愿以及什么因素影响了他们的参与。论文主要包括:短序、理论和文献知识、模型和问卷设计、数据分析、结论与展望。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本研究参考了国内外有关参与意愿影响因素的文献,在三大成熟的理论基础上提出假设,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软件分析,从而对本文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主要使用了以下三种方法:
(1)文献研究法。在图书馆找寻关于本主题的书籍进行仔细研读,筛选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记录下来。在学校官网的电子资源中找寻相关资源进行仔细阅读,学习硕博论文和核心期刊的研究思路,整理出自己的思路出来,从而确定本文的总体框架。
(2)问卷调查。在研究了许多文献之后,基于网络付费问答和各个平台社区的具体特征来设计合理的问卷,之后,对问卷草稿进行预调研,即在小范围人群内发放问卷,并且根据结果和调研人的建议对原问卷进行修改,随后再进行大范围地发放问卷。
(3)统计分析。在发放问卷之后,对问卷数据进行收集,并用统计软件进行详细的描述统计分析来确定假设的影响因素和参与意愿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联系。
2.创新之处
(1)主题新颖。新一代网络付费问答社区拥有独特的资源,可以吸引更多有兴趣的人进行头脑风暴式的参与问答。同时,这种付费问答的交易方式也显现出了分享经济这一理念。
(2)设计研究的问卷调查,有了数据作为支撑,使得研究更加深入具体。
(3)设计问卷并且进行大学学生的问卷发放,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学的分析得出结论。
二、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一)理性行为理论
我们利用著名的由美国学者菲什拜因和阿耶兹一起创建的TRA(理性行为理论)来研究大学生产生某种行为的更深层次原因,TRA的影响十分显著,它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态度如何有目的地影响个人行为。理性行为理论认为参与网络付费的行为意愿决定了参与网络付费的行为,而大学生对参与网络付费行为的态度和主管规范决定了参与网络付费行为的行为意愿。
图1 TRA 模型关系图
(二)认知信任理论
信任是人际交往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东西。通常,信任被认为是一种依赖的关系。一些学者把信任划分为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认知信任指的是个人对被信任方在理性基础上的可靠性判断;情感信任则是指个体对被信任方在情感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信任和信心。认知信任经常与TAM理论一起,作为研究用户参与意愿的理论支撑。
本文的研究认为大学生与网络付费问答之间的信任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对网络付费问答平台的信任;二是对问答内容本身的信任;三是对知识提供者的信任。由以上概念可知,认知信任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可靠性判断,而本文所研究的关于信任三个方面的因素也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因此本文把影响网络付费问答参与意愿的其中一个影响因素设置为信任感。
(三)技术接受模型理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sgl/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