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满意视角的日月洲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目 录
1 引言 1
2 生态旅游概述 1
3 游客满意度评价的相关理论 2
3.1 游客满意度概念 2
3.2 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3
3.3 游客满意度测评的模型 3
3.4 IPA 分析 4
4 日月洲生态园现状 5
4.1 日月洲生态园介绍 5
4.2 日月洲生态园财务现状 6
4.3 日月洲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6
4.4 日月洲生态乐园管理现状 7
5 日月洲游客满意度现状 8
5.1 游客满意度调查 8
5.2 游客满意度分析 9
5.3 日月洲游客满意度总结16
6 淮安日月洲生态园的优势和不足16
6.1 资源开发的优势 16
6.2 资源管理的优势 17
6.3 资源开发的不足 17
6.4 资源管理的不足 19
7 淮安日月洲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和建议 20
7.1 瞄准本地客源,加大宣传力度 20
7.2 积极开拓青少年市场 21
7.3 完善园区旅游项目活动 21
7.4 优化资源配套设施 22
7.5 规范园区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态度 22
结论 24
致谢 25
参考文献 26
附录 28
1 引言
生态旅游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一兴起,就成为现代旅游和可持续性旅游的代替品。生态旅游现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主旋律和流行色。生态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旅游是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以人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自身发展的产物。生态旅游的开发,能有效确保旅游地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不受影响,并且为人们带来就业机会,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它不仅是一种旅游活动,而且能有效地将大自然、生态和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人文景观和自然生态景观协调统一,并且带来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的完美结合。
实际上,生态旅游的发展是有限的。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各种的环境问题应运而生,游客对生态旅游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发生了缓慢的变化。如果人们不能适度开发生态旅游,就会给社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问题,使旅游业无法持续经营下去。随着人们对旅游目的地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游客满意度对旅游质量的重要性。
目前,关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集中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对策,但鲜有从游客满意视角对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所以,游客在旅游消费过程中,无法真正感知生态旅游的乐趣,满意度普遍不高。日月洲生态乐园作为新型生态休闲及旅游度假景区,不断吸引着人们的视线。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改善日月洲生态乐园的现状,从而提升游客的满意度,最终实现日月洲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 生态旅游概述
生态旅游究竟是什么?就其概念而言,专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墨西哥学者认为生态旅游是常规旅游的一种形式。游客在观光游览古今文化遗产时,身处于比较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能够享受自然风光的奇妙并且欣赏野生动植物的魅力。第一届旅游与环境世界大会上提出了生态旅游是促进保护的旅行。这种解释进一步地说明了生态旅游通过观赏研究自然景观、野生动植物以及特色文化的目的来获得利润,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从而保护生态自然使其可持续发展下去。
后来,美国生态旅游协会重新定义了生态旅游,它是以了解当地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为目的,到该区域展开不影响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旅游活动,最终通过保护自然资源给当地居民带来收益,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
国内从事旅游研究的专家学者,对生态旅游的概念进一步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卢云亭教授认为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原则为指针,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取向,所开展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边缘性生态工程和旅行活动[1]。王兴斌按照旅游的类型,提出生态旅游是以自然和生态资源为主要吸引物,以观赏和感受生态环境、普及生态知识、维持生态平衡为目的地的一种新型旅游产品[2]。刘家明认为,生态旅游是以自然风光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土人情为主要吸引物的专项旅游形式[3]。
3 游客满意度评价的相关理论
3.1 游客满意度概念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人们就已经注意到了满意度的概念。一开始,专家学者将顾客满意的概念引入到市场营销的领域,后来才延伸到众多其它领域。虽然现在专家学者们从多角度、多领域来研究顾客满意度,但是其概念的定义却大相径庭。
总体来说,顾客满意的概念大致可分为两种。一些专家学者们认为,顾客满意度是顾客接受产品或服务的感知结果。另一些专家则认为应该从过程的角度定义顾客满意度,它是顾客在消费行为之后的服务评价和体验。这种评价体现了顾客的满足情况、产品或服务性能、同时也是顾客对产品自身价值的衡量。而这种消费体验是顾客在实际中接受到的服务或者产品有可能低于或者超过这种满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足感的心理状况的感知能力。
游客满意度理论在这两个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随着市场竞争压力的逐渐加大,引起了大批专家学者的关注,研究成果显著。Pizam认为,游客满意度是游客对旅游地的期望和到实地旅游后的感觉相比较而得出的结果[4]。如果游客体验与期望比较产生的是满足感,游客就会感到满意;如果通过比较游客觉得不愉快,则游客就会感到不满意。李智虎认为游客满意度是一种快乐的水平,它是在游客的期望得到满足后产生的,通过游客实际感觉到的情况和之前所期望水平两者之间的差就可以得到这种水平的高低[5]。还有学者认为若是游客期待得到的满足感产生正面体验,那么这种结果就会直接影响着旅游目的地的评价,并且影响着游客的未来行为[6]。
3.2 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学术界的专家学者们对影响游客满意度因素的研究一直保持着极大的兴趣,并且在多层次、多领域上进行了不同的阐述。Bowen认为,游客满意的影响因子是期望、情绪、绩效、不一致、特性和公平[7]。李瑛的研究结果显示,游客满意度与期望呈负相关,与实际感知呈正相关[8]。李智虎认为,直接影响着游客满意度水平的因素有游客因素、景区因素和动态感知因素[5]。还有些学者则从社会交换的角度探讨满意度产生的原因:如果游客对已感知到的旅游投入与旅游收获进行对比,那么投入与产出相符,就会产生满意感,反之则产生不满意[9]。
总之,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我们不能以一概全。所以,除了研究游客满意的影响因素,也要重视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建设的研究,还要要关注人文环境的建设研究,才能确保生态和人类的可持续性发展。
第二象限是供给过度区。由于景区开发时就获得了景区管理者较多的精力,所以游客对该象限内的指标满意度评价比较高。然而,游客对这些指标并不十分看重。所以,景区管理者在一定时期内并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经营和管理这一范围内的指标。
第三象限是低优先区域。游客并不重视该象限内的指标,而且对这些指标感到不满意。所以,景区管理者并不要立刻采取措施,可以在解决第一象限内指标出现的问题后,再想办法改善其现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sgl/88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