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改超的困境与出路消费者生鲜农产品购买习惯的研究
作为现代物流业的一种经营方式,生鲜超市能够较好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环境卫生和生活质量的要求,实施“农改超”是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城市文明进程的加快的必然趋势。但是“农改超”作为生鲜农产品在零售业态方面的变革,其在我国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的问题。本文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基于消费者生鲜购物习惯的视角,对南京市 “农改超”的运行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提出适合南京市“农改超” 实施的对策。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Abstract 2
Keyword 2
一、引言 3
(一)研究背景 3
(二)研究意义 3
(三)研究内容 3
(四)研究方法 3
二、理论概述与现实分析 4
(一)相关文献综述 4
(二)两种成功的“农改超”模式 5
(三)南京市“农改超”历史失败经验与走访调查 7
三、数据来源与描述 9
(一)数据来源 9
(二)样本基本情况 9
四、关于消费者生鲜农产品购买情况的调查 10
(一)关于购买频率 10
(二)关于购买时间 11
(三)关于消费者每次购买花费的分析 12
(四)关于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分析 13
(五)小结与启示 16
五、基于消费者农产品场所选择的分析 16
(一)影响消费者购买场所选择的几个关键因素 16
(二)消费者购买习惯与场所选择的相关性 18
(三)消费者关于购买场所选择的满意度分析 20
(四)消费者对生鲜超市发展前景的看法调查 20
(五)小结与启示 21
六、影响消费者具体农产品选择的几个关键因素 22
(一)影响消费者具体农产品选择的关键因素 22
(二)小结与启示 24
七、关于南京市“农改超”的建议 25
致谢 27
参考文献 27
附录 29
南京市农改超的困境与出路
——基于消费者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生鲜农产品购买习惯的研究
引言
引言
(一)研究背景
自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农贸市场以其丰富商品、活跃的经营方式逐步取代了马路菜摊,渐渐成为了居民购买生鲜农产品的主要市场。自1988以来,为顺应农业部的政策号召,农贸市场便承担起了“菜篮子工程”零售环节建设中的重要任务,这为缓解我国副食品供应紧张的局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也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现代流通业的升级和消费者膳食结构的变化,传统农贸市场愈来愈不能满足消费者对食品质量、环境卫生和生活水平日益增长的需求,也不能与城市文明的发展相适应,农贸市场所具有的各种缺陷愈发明显。农贸市场由于个人承包摊位过多,导致进货渠道繁多而冗杂,假冒伪劣现象时常发生,偷税漏税行为屡禁不止,很难对其进行规范化治理,因此必须对农贸市场进行合理的整治和改造。而“生鲜超市”由于其购物环境宽敞卫生、商品质量安全放心,配送渠道规范透明,越来越被国内消费者所认可。现代销售形式的生鲜超市正有逐步取代传统农贸市场的趋势。
进入二十一世纪,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农改超”的呼声越来越高。“农改超”就是将农贸市场进行超市化改造,具体来说就是在利用超市的基础环境、机械设备、运营模式、管理方法的基础上,把和周围居民生活水平不相符合的农贸市场,逐步改造为环境卫生、设施齐全、布局科学、管理规范、质量安全、服务贴心的生鲜产品超市或者生鲜大卖场。
(二)研究意义
自2001年以来,位于我国东部地区的一些沿海较发达的大中城市如福州、厦门、广州、上海等地,相继对原有的农贸市场开展了超市化改造,并由南向北、由沿海到内陆形成了蔚然之势。但是“农改超”的发展道路却十分曲折,除了几个极少数大城市取得了初步成功以外,改革大都不尽如人意。2017年1月11日,南京市政协十三届五次全会“城建规划”专题议政会现场,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缪瑞林当场拍板同意了在南京市政协委员关于推进南京市“农改超”以大力降低菜价提高百姓生活水平的提议,并决定由南京市江宁区先行试点。这距离南京市自2004年首次实施“农改超”失败告终已有10年。研究南京市“农改超”的发展能够为我国“农改超”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以切实减少农产品不必要的流通环节,缓解资源浪费,达成商家、消费者、政府三者的共赢效应。
(三)研究内容
本文首先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首先总结了改革的几种成功模式并对比得出南京“农改超”进程中失败的教训;然后基于消费者生鲜购物习惯的视角,通过对南京市农贸市场与生鲜超市的消费者购物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并实地走访询问农贸市场和生鲜超市的商户经营状况,进一步指出南京市“农改超”发展进程中可以改进的方面;接着总结分析南京市“农改超”的案例,对南京市 “农改超”的运行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指出适合南京市“农改超” 实施的对策。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法
通过对以往学者、专家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和阐述进行阅读和消化,了解我国几个“农改超”试点城市的曲折发展进程,尤其是影响南京市“农改超”过去的失败与如今成功经营的关键性因素。总结学者们提出的理论以及研究方法,来补充自己这方面知识的匮乏,从中获取需要补充研究的方法和方向以使研究的结果更趋合理与科学,从而对问题有更深的认识。
2.实地调查法
研究影响南京“农改超”过去失败与如今成功经营的因素,就要在实地走访的基础上进行调查,包括对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对市场摊位经营者进行实地访查。对消费者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消费者生鲜购物习惯,以探索影响消费者生鲜购买的因素从而对生鲜超市的经营提出改进建议;对市场摊位经营者进行实地访问,调查其经营状况与是否选择生鲜超市进行摊位租赁经营的因素,以此为生鲜超市的经营提供经验借鉴。
3.定性与定量分析法
基于消费者购物满意度调查的问卷,首先通过定性的描述统计分析,研究样本中消费者的个人基本情况、农产品购买情况、购买场所选择、具体农产品选择情况等。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Abstract 2
Keyword 2
一、引言 3
(一)研究背景 3
(二)研究意义 3
(三)研究内容 3
(四)研究方法 3
二、理论概述与现实分析 4
(一)相关文献综述 4
(二)两种成功的“农改超”模式 5
(三)南京市“农改超”历史失败经验与走访调查 7
三、数据来源与描述 9
(一)数据来源 9
(二)样本基本情况 9
四、关于消费者生鲜农产品购买情况的调查 10
(一)关于购买频率 10
(二)关于购买时间 11
(三)关于消费者每次购买花费的分析 12
(四)关于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分析 13
(五)小结与启示 16
五、基于消费者农产品场所选择的分析 16
(一)影响消费者购买场所选择的几个关键因素 16
(二)消费者购买习惯与场所选择的相关性 18
(三)消费者关于购买场所选择的满意度分析 20
(四)消费者对生鲜超市发展前景的看法调查 20
(五)小结与启示 21
六、影响消费者具体农产品选择的几个关键因素 22
(一)影响消费者具体农产品选择的关键因素 22
(二)小结与启示 24
七、关于南京市“农改超”的建议 25
致谢 27
参考文献 27
附录 29
南京市农改超的困境与出路
——基于消费者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生鲜农产品购买习惯的研究
引言
引言
(一)研究背景
自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农贸市场以其丰富商品、活跃的经营方式逐步取代了马路菜摊,渐渐成为了居民购买生鲜农产品的主要市场。自1988以来,为顺应农业部的政策号召,农贸市场便承担起了“菜篮子工程”零售环节建设中的重要任务,这为缓解我国副食品供应紧张的局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也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现代流通业的升级和消费者膳食结构的变化,传统农贸市场愈来愈不能满足消费者对食品质量、环境卫生和生活水平日益增长的需求,也不能与城市文明的发展相适应,农贸市场所具有的各种缺陷愈发明显。农贸市场由于个人承包摊位过多,导致进货渠道繁多而冗杂,假冒伪劣现象时常发生,偷税漏税行为屡禁不止,很难对其进行规范化治理,因此必须对农贸市场进行合理的整治和改造。而“生鲜超市”由于其购物环境宽敞卫生、商品质量安全放心,配送渠道规范透明,越来越被国内消费者所认可。现代销售形式的生鲜超市正有逐步取代传统农贸市场的趋势。
进入二十一世纪,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农改超”的呼声越来越高。“农改超”就是将农贸市场进行超市化改造,具体来说就是在利用超市的基础环境、机械设备、运营模式、管理方法的基础上,把和周围居民生活水平不相符合的农贸市场,逐步改造为环境卫生、设施齐全、布局科学、管理规范、质量安全、服务贴心的生鲜产品超市或者生鲜大卖场。
(二)研究意义
自2001年以来,位于我国东部地区的一些沿海较发达的大中城市如福州、厦门、广州、上海等地,相继对原有的农贸市场开展了超市化改造,并由南向北、由沿海到内陆形成了蔚然之势。但是“农改超”的发展道路却十分曲折,除了几个极少数大城市取得了初步成功以外,改革大都不尽如人意。2017年1月11日,南京市政协十三届五次全会“城建规划”专题议政会现场,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缪瑞林当场拍板同意了在南京市政协委员关于推进南京市“农改超”以大力降低菜价提高百姓生活水平的提议,并决定由南京市江宁区先行试点。这距离南京市自2004年首次实施“农改超”失败告终已有10年。研究南京市“农改超”的发展能够为我国“农改超”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以切实减少农产品不必要的流通环节,缓解资源浪费,达成商家、消费者、政府三者的共赢效应。
(三)研究内容
本文首先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首先总结了改革的几种成功模式并对比得出南京“农改超”进程中失败的教训;然后基于消费者生鲜购物习惯的视角,通过对南京市农贸市场与生鲜超市的消费者购物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并实地走访询问农贸市场和生鲜超市的商户经营状况,进一步指出南京市“农改超”发展进程中可以改进的方面;接着总结分析南京市“农改超”的案例,对南京市 “农改超”的运行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指出适合南京市“农改超” 实施的对策。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法
通过对以往学者、专家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和阐述进行阅读和消化,了解我国几个“农改超”试点城市的曲折发展进程,尤其是影响南京市“农改超”过去的失败与如今成功经营的关键性因素。总结学者们提出的理论以及研究方法,来补充自己这方面知识的匮乏,从中获取需要补充研究的方法和方向以使研究的结果更趋合理与科学,从而对问题有更深的认识。
2.实地调查法
研究影响南京“农改超”过去失败与如今成功经营的因素,就要在实地走访的基础上进行调查,包括对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对市场摊位经营者进行实地访查。对消费者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消费者生鲜购物习惯,以探索影响消费者生鲜购买的因素从而对生鲜超市的经营提出改进建议;对市场摊位经营者进行实地访问,调查其经营状况与是否选择生鲜超市进行摊位租赁经营的因素,以此为生鲜超市的经营提供经验借鉴。
3.定性与定量分析法
基于消费者购物满意度调查的问卷,首先通过定性的描述统计分析,研究样本中消费者的个人基本情况、农产品购买情况、购买场所选择、具体农产品选择情况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sgl/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