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薪酬激励与经营绩效关系研究
摘 要 银行是以货币经营为主的服务型行业,其主营业务的特殊性决定了他在一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银行的正常经营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健康发展,更会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有序运行。在知识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银行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就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有效地激励员工,并充分发挥他们才能,这对商业银行提高经营绩效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我国商业银行薪酬激励与经营绩效的关系作为研究课题,在分析了商业银行薪酬激励现状后,选取了A股市场上16家上市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并在分别确定了薪酬激励与经营绩效的指标后,提出假设、建立模型,最后结合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薪酬激励与经营绩效的关系,并得出如下结论:(1)非国有控股的商业银行的高管的薪酬对经营绩效有明显的正向影响作用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高管薪酬对银行绩效影响不大。(2)员工的平均薪酬对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和非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3)非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对银行绩效存在一定的正向影响作用。(4)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与经营绩效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地正相关关系。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1
1.2国内外文献综述 1
1.2.1国外文献综述 1
1.2.2国内文献综述 2
第2章:我国银行薪酬激励制度现状 4
2.1员工整体薪酬水平分析 4
2.2高管薪酬水平分析 6
第3章:研究假设和数据来源 9
3.1变量选取 9
3.1.1薪酬变量 9
3.1.2绩效变量 9
3.1.3控制变量 9
3.2研究假设 10
3.3模型建立 10
3.4样本选取 11
3.5数据来源 11
第4章 实证分析 12
4.1相关性分析 12
4.1.1非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12
4.1.2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相关性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析 13
4.2回归结果分析 13
4.2.1非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14
4.2.2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16
第5章 结论 19
参考文献 20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完成,国有银行终于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面对日益兴起的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的强势竞争压力,对商业银行薪酬激励机制进行研究成为使商业银行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站稳脚跟的需要。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将提升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但目前国内的商业银行薪酬激励机制却与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不相适应,导致人才流失现象严重。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金融对外开放的程度都不断扩大,各商业银行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改善现有的薪酬激励机制吸引并留住优秀金融人才。因此,在上述大背景下,本文选取我国A股上市的16家商业银行业作为样本,搜集整理了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商业银行薪酬激励机制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
1.1.2研究意义
商业银行货币经营的业务决定了他在一国经济中的特殊性地位。银行的正常经营和运转有助于整个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作为现代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薪酬激励机制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作用,科学的薪酬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地激励员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反之则会使员工失去工作的动力,影响整个银行的经营绩效。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在金融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对商业银行薪酬激励机制进行研究对金融业乃至是一国经济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2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国外文献综述
国际上最早对此类问题进行研究的是Barro (1990),他将银行绩效的变量指标确定为净资产收益率与每股收益,用银行CEO的薪酬来表示薪酬激励机制,得出了银行薪酬激励机制和银行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随后Ezzell & Crawford &Miles (1995)以美国124家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为样本进一步研究发现, CEO薪酬与银行经营绩效间显著正相关。同年Houston & James (1995)提出新的观点:由于银行的特殊地位使得各界对银行的监管较严,因此股权激励起到的激励作用非常有限;但高管绩效年薪的激励效果较好。Qian ,John (2003)选取了上百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为样本,通过回归分析也发现了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2007年Hongbin Li & Scott (2007)打破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限制首次以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这些金融机构的激励制度会促使高管做出积极吸收存款等改善银行业绩的行为,从而促进银行经营绩效的提升。
但也有学者研究结果表明,薪酬激励与经营绩效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比如,Houston 和 James (1995)从银行在国家中所占的经济地位出发,指出由于银行地位的特殊性使得其一直在国家的特殊管制下,如果银行高管人员采取风险性过高的行为来增加银行利润的话,那他们将会受到相关的制裁。因此,即便是给银行高管加入较多的激励成份,他们也不愿冒更大的风险去追求更高的利润。所以,银行高管薪酬与经营绩效之间相关关系并不明显。此外Murphy ,Jensen (1990)[9]分析了高管股权激励、货币性报酬、被解雇的风险三者所产生的激励作用,运用回归方程对这几种报酬方式相对绩效的敏感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最终得出结论:高管薪酬激励机制对于股东效益提升的贡献率非常低,而且实证中的数据也显示,对 CEO 采取股权激励并没有促进银行经营绩效的有效提升。
1.2.2国内文献综述
同样,国内对此的研究结果也存在相关与不相关两种情况。
张晖明和陈志广(2002)是国内较早通过研究得出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存在正相关的学者。他们通过实证分析发现: 高管薪酬以及持股比例和企业经营绩效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净资产收益率和主营业务利润率两个指标与高管薪酬之间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张俊瑞、赵进文和张建(2003)选取了 2001年127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分析得出,高管的薪酬与其持股比例、每股收益、公司总股本等存在明显的多元线性关系。陈学彬(2005)选取了 6家银行作为样本(包括五家上市银行和一家非上市银行),从多方面广泛选取变量,并对研究了各变量与高管薪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高管薪酬与资产规模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杨大光等(2008)从商业银行盈利性、安全性与流动性三个方面确定银行经营绩效指标并将高管薪酬确定为薪酬指标。实证结果表明,银行盈利水平与资产规模与高管薪酬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马赫研(2012)对上市的16家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进行筛选整理,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银行高管薪酬与银行的总资产利润率之间的相关关系较强。
此外,也有一些学者研究发现,银行的经营绩效与薪酬激励机制之间并不存在相关关系或关系度不高。
魏刚(2000)以A 股上市的 816 家公司1999年的年报数据为样本,通过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发现:公司经营绩效和高管人员的报酬并不存在著正的相关关系。苟开红(2004)选取了国内沪深市场12 家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以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净利润作为衡量经营绩效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后发现:银行经营绩效与高管薪酬激励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薪酬的激励效果不明显。李可佳(2007)在我国内金融市场完全向外资银行开放的背景下,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环境发生的剧烈变化,并对商业银行高管薪酬与其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明显。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1
1.2国内外文献综述 1
1.2.1国外文献综述 1
1.2.2国内文献综述 2
第2章:我国银行薪酬激励制度现状 4
2.1员工整体薪酬水平分析 4
2.2高管薪酬水平分析 6
第3章:研究假设和数据来源 9
3.1变量选取 9
3.1.1薪酬变量 9
3.1.2绩效变量 9
3.1.3控制变量 9
3.2研究假设 10
3.3模型建立 10
3.4样本选取 11
3.5数据来源 11
第4章 实证分析 12
4.1相关性分析 12
4.1.1非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12
4.1.2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相关性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析 13
4.2回归结果分析 13
4.2.1非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14
4.2.2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16
第5章 结论 19
参考文献 20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完成,国有银行终于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面对日益兴起的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的强势竞争压力,对商业银行薪酬激励机制进行研究成为使商业银行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站稳脚跟的需要。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将提升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但目前国内的商业银行薪酬激励机制却与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不相适应,导致人才流失现象严重。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金融对外开放的程度都不断扩大,各商业银行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改善现有的薪酬激励机制吸引并留住优秀金融人才。因此,在上述大背景下,本文选取我国A股上市的16家商业银行业作为样本,搜集整理了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商业银行薪酬激励机制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
1.1.2研究意义
商业银行货币经营的业务决定了他在一国经济中的特殊性地位。银行的正常经营和运转有助于整个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作为现代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薪酬激励机制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作用,科学的薪酬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地激励员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反之则会使员工失去工作的动力,影响整个银行的经营绩效。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在金融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对商业银行薪酬激励机制进行研究对金融业乃至是一国经济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2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国外文献综述
国际上最早对此类问题进行研究的是Barro (1990),他将银行绩效的变量指标确定为净资产收益率与每股收益,用银行CEO的薪酬来表示薪酬激励机制,得出了银行薪酬激励机制和银行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随后Ezzell & Crawford &Miles (1995)以美国124家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为样本进一步研究发现, CEO薪酬与银行经营绩效间显著正相关。同年Houston & James (1995)提出新的观点:由于银行的特殊地位使得各界对银行的监管较严,因此股权激励起到的激励作用非常有限;但高管绩效年薪的激励效果较好。Qian ,John (2003)选取了上百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为样本,通过回归分析也发现了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2007年Hongbin Li & Scott (2007)打破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限制首次以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这些金融机构的激励制度会促使高管做出积极吸收存款等改善银行业绩的行为,从而促进银行经营绩效的提升。
但也有学者研究结果表明,薪酬激励与经营绩效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比如,Houston 和 James (1995)从银行在国家中所占的经济地位出发,指出由于银行地位的特殊性使得其一直在国家的特殊管制下,如果银行高管人员采取风险性过高的行为来增加银行利润的话,那他们将会受到相关的制裁。因此,即便是给银行高管加入较多的激励成份,他们也不愿冒更大的风险去追求更高的利润。所以,银行高管薪酬与经营绩效之间相关关系并不明显。此外Murphy ,Jensen (1990)[9]分析了高管股权激励、货币性报酬、被解雇的风险三者所产生的激励作用,运用回归方程对这几种报酬方式相对绩效的敏感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最终得出结论:高管薪酬激励机制对于股东效益提升的贡献率非常低,而且实证中的数据也显示,对 CEO 采取股权激励并没有促进银行经营绩效的有效提升。
1.2.2国内文献综述
同样,国内对此的研究结果也存在相关与不相关两种情况。
张晖明和陈志广(2002)是国内较早通过研究得出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存在正相关的学者。他们通过实证分析发现: 高管薪酬以及持股比例和企业经营绩效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净资产收益率和主营业务利润率两个指标与高管薪酬之间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张俊瑞、赵进文和张建(2003)选取了 2001年127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分析得出,高管的薪酬与其持股比例、每股收益、公司总股本等存在明显的多元线性关系。陈学彬(2005)选取了 6家银行作为样本(包括五家上市银行和一家非上市银行),从多方面广泛选取变量,并对研究了各变量与高管薪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高管薪酬与资产规模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杨大光等(2008)从商业银行盈利性、安全性与流动性三个方面确定银行经营绩效指标并将高管薪酬确定为薪酬指标。实证结果表明,银行盈利水平与资产规模与高管薪酬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马赫研(2012)对上市的16家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进行筛选整理,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银行高管薪酬与银行的总资产利润率之间的相关关系较强。
此外,也有一些学者研究发现,银行的经营绩效与薪酬激励机制之间并不存在相关关系或关系度不高。
魏刚(2000)以A 股上市的 816 家公司1999年的年报数据为样本,通过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发现:公司经营绩效和高管人员的报酬并不存在著正的相关关系。苟开红(2004)选取了国内沪深市场12 家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以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净利润作为衡量经营绩效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后发现:银行经营绩效与高管薪酬激励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薪酬的激励效果不明显。李可佳(2007)在我国内金融市场完全向外资银行开放的背景下,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环境发生的剧烈变化,并对商业银行高管薪酬与其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明显。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sgl/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