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农村地区食品安全保障的法律思考

摘要:目前食品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且多数发生在农村地区,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全面的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目前我国农村食品安全保障面临着法律制度不完善、监管体系落后于社会发展需要、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者素质良莠不齐、农民自身的食品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需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通过加强相关立法、健全执法监督、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加强对农民的食品安全培训、促进全方位的社会监督等方式,有效的保障农村地区的食品安全。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农村食品安全保障及其意义 2
(一)农村食品安全及其保障 2
(二)农村食品安全保障制度的重要性 2
1、是保障公民自然权利的必然要求 2
2、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
3、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 2
4、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的基本内容 3
二、目前我国农村食品安全保障制度的缺陷 3
(一)农村食品安全保障法律体系不健全 3
(二)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落后于社会发展需要 3
(三)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者素质良莠不齐 4
(四)农民自身的食品安全意识薄弱 4
三、国外相关制度的借鉴 4
(一)发达国家对农村食品安全的保障 4
1、美国的农村食品安全保障 4
2、日本的农村食品安全保障 4
(二)发达国家农村食品安全保障制度的优点 5
1、职能集中、分品种管理 5
2、法规完善、标准严格 5
3.源头抓起,全程监管 5
四、农村食品安全保障的相关法律对策 5
(一)加快农村食品安全保障相关立法 5
(二)健全农村食品保障执法监督体系 6
(三)强化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追责 6
(四)加强对农民的食品安全培训 6
(五)促进全方位的社会监管 7
致谢 7
参考文献: 7
有关农村地区食品安全保障的法律思考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r /> 引言
食品安全与人类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农村是食品的主要来源之一,农村食品安全关系到公民自然权利、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秩序等方面。近几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由此引发的公共危机也不断增加,并且有很大一部分发生在农村地区,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已刻不容缓。农村食品安全保障的思考,尤其是法律层面的思考,已成为食品安全研究的当务之急。
一、农村食品安全保障及其意义
(一)农村食品安全及其保障
1974年的《世界粮食安全国际约定》第一次提出了“食品安全”的概念,是基于食品数量满足人们基本需要的角度。[1]我国的《食品安全法》明确阐明了食品安全的概念,可以从中得出农村食品安全的概念。农村食品安全指的是农村食品在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均符合国家强制标准,不含有可能威胁或损害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不存在导致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
农村食品安全保障是指相关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个体运用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来规范、约束和引导农村食品经营中的行为,保证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农村食品安全保障制度是保证农村食品安全的主干线。[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食品的消费需求也随之增加,由此食品安全危机愈发严峻。近几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常发,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广大民众愈发关心的问题。对此,国家从法律角度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规范,建立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而农村食品安全保障,则主要是食品安全法律及其管理措施在农村地区的具体运用,其主要目的在于保护广大农村在内的所有公民的生命和健康。
(二)农村食品安全保障制度的重要性
农村食品安全保障制度是我国食品安全的重要领域,直接关系到公民的根本利益和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农村食品安全保障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是保障公民自然权利的必然要求
西方自然法理论强调公民拥有的自然权利包括生命权和财产权等,政府即公共权力存在的目的就是保护公民权利免受侵害。“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是一句反映出民众的心声古老谚语,而频发的食品安全事故已影响公民的正常生活,危害到了公民的生命健康。农业是我国三大产业之一,农村是主要的食物来源地,起着初级食品加工的作用,农村是食品安全最大的“沙场”。因此,农村食品安全不仅与大部分农民息息相关,更与每个公民有极大关系,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农村食品安全对于保障公民自然权利起到重要作用,构建农村食品安全保障制度是保障公民自然权利的必然要求。
2、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从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完善的农村食品安全保障制度。经济发展离不开市场环境的稳定和社会环境的诚信,但市场失灵导致市场自身无法培育这些环境,需借助制度来引导其产生,规范其发展。在食品行业中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为实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很多企业和个体存在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行为,对此消费者防不胜防。特别是农民受市场信息不对称、对食品质量低要求等因素的影响,经常选择了假冒伪劣食品,另外农村有很多不符合卫生安全标准的黑加工点,这些都造成了农村食品市场的混乱,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农村食品安全保障制度将使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得到追究、对不法分子起到震慑作用,其有利于规制农村食品领域,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3]
3、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
完善农村食品安全保障制度是在稳定农村社会秩序的前提下构建和洽社会的必然要求。目前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借助发达的信息技术和大众媒体迅速扩散,再加上农村食品安全事故具有爆发性、变化性、社会性等特点,非常容易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在这样的背景下,为规范农村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行为,急需构建和完善我国农村食品安全保障制度,使市场和社会环境得到净化,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4]
4、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的基本内容
而今我国只是达到了低程度、不全面、不均衡的总体小康。食品安全状况直接影响到国家内人民的生命健康、经济状况及社会秩序,没有食品安全就没有全面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农村食品安全是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目标中的基本内容。完善农村食品安全保障制度,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进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内容。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fxlw/faxue/22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