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土壤污染的法律规制

浅析土壤污染的法律规制[20200505152630]
摘要: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土壤污染问题愈演愈烈,且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加剧了生态系统的恶化,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然而土壤污染问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国现行的关于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虽有相关的现行法律,但由于其固有的缺陷难以克服,至今没有防治土壤污染的专门性规定,专项立法是个空白,不能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防治土壤污染。很多学者提出,在现行法律的基础上,有必要增加一定的法律措施加强对土壤污染的防治。笔者将在本文中对有关土壤污染防治问题涉及或即将涉及的相关法律问题,分析和总结其理论基础和法律依据,以期获得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键字: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措施;问题;研究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 1
引言1
一、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2
(一)土壤污染的三个主要源头2
(二)污染物的类型3
二、我国土壤污染的成因与危害4
(一)我国土壤污染的成因4
(二)我国土壤污染的危害4
三、我国现行的土壤污染管理体制的弊端5
(一)我国土壤污染管理体制的弊端5
(二)我国的关于土壤污染的相关法律条文存在疏漏6
四、国外土地污染防治制度的借鉴6
(一)事实经验6
(二)国外法律具有借鉴作用7
(三)总结7
五、我国土壤污染管理制度的完善7
(一)明确政府的地位8
(二)完善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体系8
(三)制定严格的土壤污染防治技术规范8
(四)应制定相关土壤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标准8
(五)制定完善的法律责任追究机制8
(六)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的社会监督8
结语9
致谢9
参考文献9
浅析我国土壤污染的法律规制
引言
我国土壤污染的形势相当严峻,尤其是耕地。污染的源头和种类多,污染的范围广且程度深。
(一)土壤污染的三个主要源头
1、生活废弃物排放
(1)定义
生活废弃物是指人类在生产、消费、生活等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质,主要包括固体颗粒、垃圾、炉渣、污泥、废弃制品、破损器皿、残次品、动物尸体、变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食品、人畜粪便等。
(2)分类
生活废弃物按其形态可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由于环境的破坏而造成的酸雨也属于废水且带有破坏性,一旦落到土壤中,其危害可想而知;生活中的废气一旦溶于雨水,会转变成酸雨,对土壤造成污染;而固体废弃物、生活中产生的废水等会直接对土壤造成负面影响。
生活废弃物按其价值可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可回收的生活废弃物在回收和加工成本低的情况下会被人们充分地利用其价值,而当成本过高时,其回收的动力相应减少,且其回收的价值会遭到质疑。而不可回收的部分则会直接冲击人们的环保观。另外,不管是可回收的还是不可回收的生活废弃物,产生得多了,会直接导致来不及应对从而对环境造成威胁。
(3)危害
生活废弃物的积少成多是土壤污染的一个重大源头。生活废弃物以其多变的形式和不易捕捉、潜移默化等特点,以生活必须为缘由,“合理”而广泛地存在着。生活垃圾的污染已经很普遍,另外城市垃圾下乡,加速了土壤的“毒化”。据统计,我国每年有1.2亿的垃圾直接堆放于农村的耕地上,一些城市还经常将未经处理的垃圾往处在城乡结合处的农村一倒了之。
对土壤造成大面积污染的废弃物污染还有利用污水进行灌溉等。
2、工业及采矿业污染
(1)工业污染
工业污染是指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包括人在内的生物赖以生存和繁衍的自然环境的侵害。
工业污染主要集中在造纸、化工、钢铁、电力、食品、纺织、采掘等几个行业中。其中造纸、食品和有色冶金所占的工业污染的比例尤为重。
一些民营企业乱采滥挖,且将废水和污水直接排入附近的河流中;一些地方的小厂将未经处理的废弃物直接排放,有害物质最后都沉积在土壤中。
(2)采矿业污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采矿业迅猛发展,年采矿石总量约60亿吨,成为世界矿业大国之一。但另一方面采矿业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与日俱增。
经粗略统计,固体采选每年产生的尾矿和排弃物数量巨大,全国矿区各类固体废弃物累计存放约70亿吨,很难找到新用途,直接占用大面积土地[1]。
而尾矿粒度小、重量轻、表面积大,堆放时容易造成流动和塌漏,破坏植被;尾矿粉尘在风力推动下四处飞扬,造成土壤污染,土地沙化、退化和盐渍化;同时,含有毒性或放射性的尾矿成分及残留选矿药剂,再伴以季节性大量降雨,造成极其严重的土壤污染。
3、农业面源污染
(1)定义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沉积物、农药、肥料、致病菌等分散污染源引起的对水层、湖泊、河岸、大气等生态系统的污染[2]。
(2)特点
农业面源污染的位置、途径、数量不确定,随机性大,发布范围广,防治难度大[3]。
(3)危害
农业面源污染是最为重要且分布最为广泛的面源污染。
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农田中的农药、化肥及其他污染物通过地表径流、壤中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被土壤吸收,长期施肥导致土壤中未被作物吸收的氮和磷等元素逐渐被土壤固定,造成土壤富营养化[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二)污染物的类型
1、重金属污染
这是一个让人心情沉重的数字,4月17日,环保部、国土资源部在历经八年调查后共同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耕地点位超标率为19.4%,中重度污染率分别达到了2.6%与2.9%,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4]。
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到达一种普遍的程度,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的粮食逐年增加,而这些粮食中被重金属污染的又占一定比例。
国际国内处理重金属污染区常用的方法是,在表层覆盖0.5米深的土,这样治理,重金属残留在矿渣中,污染扩散没有得到控制,土地的利用价值也很低。我们要实现的,除了去除土壤重金属,还要迅速恢复植被和景观,同时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修复。
2、有机物污染
可分为天然有机物造成的污染和人工合成的有机物污染两大类。
天然有机物污染主要是指自然化学反应或生物体代谢所产生的各种有害于人体健康、污染环境的有机化合物如黄曲霉素、氨基甲酸乙酯等所造成的污染[5]。
人工合成的有机物污染是指由现代化工业的各类有机合成物如染料、洗涤剂、农药、塑料等带来的污染。
有机物污染进入土壤后,可危及农作物生长和土壤生物的生存,如稻田因施用含有二苯醚的污泥造成稻苗大面积死亡,泥鳅、鳝鱼绝迹。人体接触污染土壤后,手脚出现红色皮疹,并有恶心,头晕现象。农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尽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其残留物却污染了土壤和食物链。近年来。塑料地膜地面覆盖栽培技术发展快,由于管理不善,部分膜弃于田间,它已成为一种新的有机污染物。
用农药化肥来提高收益是在有限的土壤空间上获得更高回报的可行方式,也是最贴实际的方式,生存压力已经很大,而要求人们用摈弃现实利益去实行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成效短期内只能看到宣传和口号的所谓保护环境保护土壤,是有点大而空的,是一个虚幻而长久的理想,很多人不会选择这么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fxlw/faxue/27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