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高校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构想

完善高校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构想[20200505152531]
摘要:高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是一项关乎学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及高校稳健有序发展的基础性工程。然而,目前高校食品安全的整体状况仍不容乐观,食堂集体中毒事件经常发生。高校食品安全中存在着诸如硬件设施落后、进货渠道混乱、风险防范意识较差等现象,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高校食品安全法律管理制度尚不够健全。因此,应通过加强专门立法、完善管理组织、规范供应渠道和流程、建立档案管理和信息沟通机制等措施,全面完善我国的高校食品安全法律制度。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高校管理;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法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高校食品安全概述1
(一)高校食品安全 1
(二)高校食品消费的特点2
(三)高校食品安全的重要性2
二、高校食品安全存在的隐患及其法律原因分析2
(一)高校食品安全所存在的隐患2
(二)高校食品安全问题法律原因分析4
三、发达国家和地区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措施之借鉴5
(一)美国的食品安全监管5
(二)日本的食品安全监管6
(三)欧盟的食品安全监管6
四、高校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完善途径6
(一)制定有关高校食品安全专门的法律法规7
(二)从立法上完善高校食品安全管理组织7
(三)规范高校食品安全的供应渠道和流程7
(四)建立高校食品安全档案管理和信息沟通机制7
(五)加大涉及高校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处罚力度7
(六)确立高校食堂软硬环境的相关标准8
(七)建立高校食堂员工的培训和资质管理制度8
结语8
致谢8
参考文献9
完善我国高校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构想
引言
引言
2012年3月17日,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考察双汇集团时曾指出:“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能否吃到放心、安全、健康的食物,成为人们现代生活最为关心的首要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1]恢复高考以来,高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一批批优秀人才,同时,高校也是进行各项科学研究的主要基地,高校是食品安全保障的重要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域。正确审视目前我国高校食品安全所存在的问题,并在实践中加以有效解决,对于切实保护大学生的健康具有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促进高校稳健有序的健康发展的有效举措。
一、高校食品安全概述
(一)高校食品安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条的规定,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相关营养要求,对人体的健康不会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的危害。而高校既是教学科研的场所,同时也是师生生活的场所,高校食品安全是我国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食品安全工作往往与在校师生的饮食健康和根本利益有着密切联系,是高校后勤保障和食品安全法制的重点工作之一。
(二)高校食品消费的特点
高校食品安全与高校食品消费的规律具有密切的关联性。科学把握高校学生食品消费的特点,是进行相应法律规制的一个重要前提。高校食品消费在具备社会食品消费一般规律的同时,由于其食品消费群体以及供应渠道的不同,还表现一定的特殊性。首先,高校学生食品消费能力较为有限,低价食品成为消费的主要对象。当代大学生往往喜欢追求新兴事物,追求个性突出,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在超前的消费观念和滞后的消费能力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在食品消费上较为注重经济实惠原则。近年来食品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供应商们弄虚作假、以次充好的方法也层出不穷,使得高校食品安全问题较为突出。其次,高校食品消费具备用餐地点与时间集中、就餐规模大的特征。同时,大学生们很容易跟随大流,因而,具有极明显的群体性消费的特征,容易产生食品安全公共事故。第三,食品消费来源较为复杂。我国高校的后勤社会化的改革在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虽然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并且为高校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是同时食品供应渠道的多元化也带来了诸多食品安全隐患,食品安全危机严峻,近年来媒体频频爆出的高校食品安全事件便是最好的印证。而高校毕竟不是专门检验机构,进货时通常也只是向供应商索证索票。因此,高校食品安全工作存在着诸多不稳定的风险点,加强风险点的排查将成为日后高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常态化工作。第四,食品安全防范意识相对落后。目前有相当大一部分的大学生安全意识不强,对食品安全知识缺乏一定的认知了解,平时又不注重自我控制,自我保护。因此,落后的安全防范意识决定了高校是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高发的地区。
(三)高校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高校食堂作为为全校师生提供一日三餐的地方,作为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其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就餐人员相对固定,就餐时间相对集中,所以高校食堂在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中面临着巨大的风险。[1]近年来,在国务院相关政策措施和财政支出的大力支持下,全国各大高校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尤其是高校食堂的硬件设施。但在整个后勤系统社会化改革的进程中,众多社会餐饮企业纷纷进驻高校,但由于其缺乏相应的高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经验,过分关注自身所获得的经济利益而忽略了加强自身食品安全体系建设,这就使得后勤社会化改革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同时,学生消费能力的有限性对于高校食堂餐饮质量和服务质量提出了较高的期待值和需求,如何提供价廉物美食品,以及如何完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提高高校食堂的安全性,保障全校师生的健康安全,促进学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稳健发展,成为高校食品安全法制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改善高校食品安全法制与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br /> 二、高校食品安全存在的隐患及其法律原因分析
(一)高校食品安全所存在的隐患
笔者认为,要有效解决目前我国高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完善相对应的食品安全法制建设,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步骤便是深入了解我国目前高校食品安全的存在的隐患,并且探究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源。这样,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有针对性的法律对策。笔者认为,目前我国高校食品安全隐患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一些高校食堂硬件设施较为落后
目前,全国绝大多数高校加大了学校基础设施的投入,主要以教学设备更新,教学楼、学生宿舍、操场、体育馆的新建、扩建为主,但是对于学校食堂硬件设施的投入却相对较少,食堂硬件设施老化、基础设施不全的现象普遍存在。据一组江苏省高校食堂调查资料显示,江苏省随机抽取的38所高校食堂中,21所未安装操作间通风设备,约占55%;11所未安装油烟排放装置,约占28.9%;14所未安装餐具专用保洁柜,约占36.8%;17所未安装蒸饭箱,约占44.7%;10所高校餐具供应数量明显不足,约占26%;8所未安装污水处理系统,约占21.1%;8所尚未安装垃圾存放器,约占21.1%;5所未设置专用冰箱或冷库,占13.15%。[2]食堂硬件设施老化、基础设施不全的问题若得不到妥善的解决,对于高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是存在很大的隐患和弊端的。
2.原材料进货渠道较为混乱
近年来,新闻媒体频频报道不法食品生产经营者忽视消费者的健康安全,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随意添加有害物质导致包括一些高校在内的大规模食品安全事件爆发,这些报道都在提醒我们关注着原材料进货渠道。部分高校对原材料进货渠道把关不严,自身也不具备相应的检验能力,部分采购人员为了从中谋取私利,不到具有卫生许可证的单位进货,也不执行国家规定的食品采购索证管理制度。对于一些承包经营者来说,为了降低成本,通过非正规渠道采购而致使一些假冒伪劣的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原材料进入高校食堂,难以保证原材料的质量,食品安全事故告急。
5.食堂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资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fxlw/faxue/28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