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视角下女性农民工就业服务问题及对策研究市主城区的调查(附件)

作为弱势群体,女性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日益得到社会关注,但目前公共就业服务的供给尚无法满足该群体的需求。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南京市主城区的女性农民工就业服务供需现状进行描述,并对女性农民工就业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总结了当前供需缺口及形成的原因,并提出改善女性农民工就业服务供需现状的对策。研究结果显示该群体的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就业状态及就业服务享受情况影响了其在就业服务方面的需求,当地政府在积极推行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过程中需要重视女性农民工的特殊性、丰富服务的内容,不断完善服务体系。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words1
绪论1
研究的背景、意义与方法1
研究的背景1
2.研究的意义2
(1)现实意义2
(2)理论意义2
3.研究的方法2
(二)概念的界定2
1.女性农民工2
2.公共就业服务2
(三)文献综述3
1.女性农民工研究3
(1)人口特点研究3
(2)就业特点研究2
2.农民工就业服务供需问题及对策研究3
(1)供给问题研究3
(2)需求问题研究4
(3)解决就业服务问题的建议4
一、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5
(一)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5
(二)就业基本情况5
(三)就业服务享受情况6
二、南京市女性农民工就业服务需求分析7
(一)就业服务需求内容分析7
(二)就业服务需求影响因素分析8
1.个人及家庭情况的影响8
2.就业情况的影响9
3.就业服务享受情况的影响12
三、南京市女性农民工就业服务供给分析14
(一)南京市公共就业服务对象14
(二)南京市公共就业服务主体14
(三)南京市公共就业服务内容14
四、南京市女性农民工就业服务供需问题分析15
(一)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被忽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5
1.服务覆盖范围狭窄15
2.服务的认知度不高16
(二)服务内容单一16
(三)缺乏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16
五、完善南京市女性农民工就业服务的建议16
(一)综合考虑服务对象的需求17
(二)提高服务的社会认知度17
(三)丰富就业服务内容17
(四)建立系统的服务工作体系17
致谢17
参考文献18
供需视角下女性农民工就业服务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南京市主城区的调查
引言
绪论
研究的背景、意义与方法
1.研究的背景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农民工群体的就业问题高度关注,此方面的研究也日益成熟,但以往的研究缺乏性别视角,往往将农民工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忽略了女性农民工人口特征。实际中女性农民工大都集中在层次低,待遇差、劳动强度大的行业里,除了受到自身群体特征的制约,还受到户籍限制、就业信息不畅通、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的影响,无法享有同城市女性、其他男性农民工一样的就业机会以及社会保障待遇,政府虽积极做出制度调整,不断推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走向完善,但目前其提供的就业服务仍有较大缺口,实施的效果较也不乐观,大部分农民工在求职或工作中遭遇问题时也未曾考虑到向就业服务机构寻求帮助,因此公共就业服务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基于此,本研究以供需视角来研究南京主城区的女性农民工就业服务问题,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了解这一区域的女性农民工就业服务的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与建议。
2.研究的意义
(1)现实意义
作为城市劳动者的一部分,女性农民工的贡献不容忽视。由于社会的不重视、政府公共就业服务工作的不到位,受到传统性别歧视,又普遍具有的受教育程度低、工作不稳定、劳动技能低等特点,在就业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而其与就业服务机构间联系也不紧密,一直被就业服务排斥在外。女性工作者在日常生活中不仅受着工作压力,还比男性遭受更多的家庭压力,往往在家庭生活和工作生活中难以达到有效平衡。因此女性农民工在就业服务方面获得有效的帮助,不仅有利于女性自身发展,也有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本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2)理论意义
现有的研究未有全面关于女性农民工就业方面的研究,也未有以南京作为研究单位的相关文献,这就为本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研究空间。本研究从供需视角出发,分析现有的就业服务与女性农民工实际需求之间的关系,以解决作为就业困难群体的女性农民工在就业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够根据女性农民工的特点为目前的就业服务问题累积一定的理论知识。
3.研究的方法
笔者经过多次反复修改,并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调查的具体实施情况而确定了正式的问卷和访谈提纲的内容。问卷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个人基本情况,该部分的问题包括女性农民工的户籍、务工方式、年龄、学历、职级、家庭压力。第二部分涉及有关女性农民工就业的相关内容,给部分主要包括工作时间、工资、所在行业、职级、外出务工年限、找到目前工作的难易程度和渠道、近一年更换工作次数及对待就业性别歧视的态度,以及未来工作偏向、对未来就业前景的态度和留城意愿。第三部分主要为公共就业服务的享受及需求状况,主要包括对就业服务的了解程度、享受及满意情况。
本研究主要利用统计软件SPSS FOR WINDOWS19.0对问卷调查的所获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结构性访谈对女性农民工及政府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访谈,以确保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二)概念的界定
1.女性农民工
“农民工”最早于1983年由社会学家张雨林提出,这一名词较准确简洁且符合中国国情。“农民工”是我国特殊的城乡户籍二元制度的产物,它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女性农民工则是指这一群体中的女性人员。本文研究的女性农民工是指拥有农村户籍,在南京市市务工并以此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女性。
2.公共就业服务
按照我国《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中对公共就业服务的界定,公共就业服务是指由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提供的公益性就业服务,包括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就业训练、社区就业岗位开发服务和其他服务内容。本研究主要讨论的是南京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与本地女性农民工需求之间的关系。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xzgl/18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