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政府公信力问题研究以衡水市冀州镇为例

作为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信任资源,乡镇政府公信力是权量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和行政科学化的重要指标,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乡镇政府公信力建设被提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乡镇政府公信力建设研究成为当前我国政府再造工程一项长久而又持续性的研究课题。但是,当前我国乡镇政府公信力不断下降,政府信任资源流失,乡镇政府权威及其形象严重受损,乡镇政府公信力遭遇危机。建构新型的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任关系模式,提高乡镇政府公信力,迫在眉睫。基于河北省衡水市冀州镇的相关调查数据,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乡镇政府公信力建设存在的致使公信力流失的影响要素进行深刻地分析, 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2
一、基本概念 2
(一)政府公信力概念界定 2
(二)乡镇政府公信力概念界定 3
二、调查概况 3
(一)调查定位 3
(二)指标选定与问卷内容 3
三、 问卷基本情况与现状分析 3
(一)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3
(二)样本基本特征统计分析 4
1. 职业分布 4
2. 文化程度分布 4
3. 民众对各级政府信任程度现状分析 4
4. 乡镇政府公信力存在问题现状 4
5. 乡镇政府公信力提升路径分析 5
四、乡镇政府公信力存在问题分析 5
(一)乡镇政府的行政价值取向偏失 5
(二)乡镇政府系统现行制度方面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 6
1.乡镇政府的行为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6
2.乡镇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不够健全 6
(三)主客观双方自身存在着一定的短板 6
1.乡镇政府公职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6
2.社会公众对政府工作理解存在误区 7
五、提高乡镇政府公信力的路径探析 7
(一)以提升民众幸福度为价值取向,加强经济建设 7
1.明确乡镇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 7
2.加快提升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 7
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注重乡镇企业与民营经济的发展 8
(二)构建法治政府,坚持依法行政 8
1.加强队伍法治教育 8
2.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8
3.加强法治建设宣传 8
(三)打造阳光政府,强化信息公开 8
1.提升信息公开的主动性和准确性 9
2.精简信息获取的程序 9
3.完善信息公开的渠道 9
(四)加强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 9
2.增强乡镇公务员的执行意识和践诺能力 9
3.鼓励乡镇公务员扎根基层工作 9
致 谢 10
参考文献 11
附录 12
我国乡镇政府公信力问题研究
——以衡水市冀州镇为例
引言
引言
乡镇政府的公信力是我国稳定的基石。农村、农业、农民的"三农"问题是中国整体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农村牢固则政权安定,农业丰收则根蒂牢固,农民富有则国家健旺。乡镇政府的公信力直接决定了农村社会治理的效果,其治理是否有效关系到基层政权的稳定和合法性,甚至关系到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曾有报告显示,联邦政府在1964年的大多数案件中做出了超过75%民众信任度的决定,但到了1996,这个指数降到了25%。[1]近年来,政府公信力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从国内外研究现状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外对政府公信力的问题研究始于近代,但是在当时的学术界没有形成热潮。直到上个世纪,信任相关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但受限于不同学科,国外对该问题的探析一直没有达成共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学者对政府公信力的研究相对较晚,但是发展则相对比较快。在2006年何显明、汪水波的《地方政府公信力与政府运作成本相关性制度分析》的基础上,国内学术界进入政府公信力研究的初始阶段,而对于地方政府公信力的研究则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国内学者对此的研究也在就事论事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开拓性研究。但是,这些研究也缺乏对新时期我国发展状况和当下网络信息背景化的考量。而放置于地方政府公信力研究中的乡镇政府公信力研究也相对比较少。因此,为丰富有关乡镇政府公信力问题的理论,以期为理论的空白处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以及分析当下乡镇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困境原因,进而提出提高乡镇政府公信力的相关路径建议,本研究以衡水市冀州镇为例,分析当下我国乡镇政府公信力建设所面临的困境原因,立足于我国的现实情况,探析提高乡镇政府公信力的路径建议,从而为促进乡镇政府公信力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一、基本概念
(一)政府公信力概念界定
首先,对公信力的概念界定,学界从信用、信任、能力和资源的不同角度进行阐述,较具代表性的是周志伟的定义。他认为,公信力是公共机构及具有“公共性”的抽象存在物(主要包括语言、权力、真理等) 因赢得公民的普遍信任而获得的权威性资源。[2]关于政府公信力的概念界定,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政府公信力的内涵。一些学者以政府为主体,认为政府公信力是其信用能力,即让民众相信政府的能力,是其凝聚民众支持获得的力量,这种能力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3]有的学者认为政府的公信力和政府的信用资源息息相关,何显明认为,政府赢得公众信任的基础是其拥有的信贷资源。[4]张旭霞认为政府公信力就是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并且这种信任度会影响到政府拥有的信贷资源。[5]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邹东升认为政府公信力包括公众对政府行为的认同和对政府形象的评价。[6]王福鑫认为,政府公信力的基础是政治活动的合法性。[7]还有一种观点是,政府公信力既包括政府信用和政府信任。江西省委党校龚培兴、陈洪生认为,政府诚信、政府信用和政府信任构成了政府公信力。[8]褚松燕认为政府公信力与政府权威直接相关,即政府通过权力的运行创造和维护政府与社会公众之的权威服从关系,而权威服从关系直接影响着当政者的执政基础。[9]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xzgl/4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