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不在的威慑网络反腐的流动性视野
本文基于对网络反腐的主要概念、特征、优势以及弊端的初步认知,讨论在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对以大学本科生为代表的网民心理和网络反腐的现状调查,并结合对网络反腐的主体流动性、方式流动性、程序流动性、资源流动性的分析,探究如何从网络反腐和制度反腐两方面建立二者的对接机制,从而使得人民监督与国家监督制度相结合,使得二者的威慑力达到最大化,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人民群众更大程度的参与政策制定、执行以及监督等改革举措,加强政府公信力。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 引言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文献综述 2
1.国内文献综述 2
(1)网络反腐是什么 2
(2)网络反腐的特征 2
(3)网络反腐存在优势与弊端 2
2.国外文献综述 2
(1)关于反腐廉政的基础研究 2
(2)关于网络反腐的研究 3
(三)思路与方法 3
1.文献分析法 3
2.问卷调查法 3
(四)创新与不足 3
1.创新之处 3
2.不足之处 4
二、网络反腐现状调查——基于大学本科生网民调查 4
(一)网络反腐普及度及曝光平台调查 4
1.网络反腐普及度 4
2.网络反腐信息曝光平台 4
(二)网络反腐信息曝光频率及其阅读量或转发量 5
1.网络反腐信息曝光频率 5
2.网络曝光信息最低阅读量或转发量 5
3.网络曝光信息最低阅读量或转发量 5
4.关于网民是否会转发及原因问题 6
(1)转发原因 6
(2)不转发原因 6
(三)关于网络反腐后续情况传播问题 6
1.是否了解到网络反腐信息后续情况问题 6
2.网络反腐信息后续情况了解途径调查 7
3.网络反腐信息后续情况了解平台调查 7
(四)网络腐败曝光信息错误风险及曝光动机 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网络反腐曝光信息错误风险 7
2.网络反腐信息曝光动机 8
(五)政府回应调查 8
1.政府有关部门回应效率问题 8
2.网民认为政府有关部门应在多久时间内回应问题 8
(六)网络反腐的影响 8
1.网络反腐会对反腐倡廉起到何种程度的影响 8
2.网络反腐是否会逐渐取代制度反腐 9
三、网络反腐的流动性 9
(一)流动性是什么 9
(二)网络反腐的主体流动性 9
1.网络反腐信息曝光者的流动性 9
2.网络反腐信息阅读者的流动性 9
(三)网络反腐的方式流动性 10
(四)网络反腐的程序流动性 10
(五)网络反腐的资源流动性 10
四、制度反腐与网络反腐的对接机制 11
(一)制度反腐层面 11
1.正风肃纪,使公务员不敢腐 11
2.办公透明化,使公务员不能腐 11
3.选贤任人,使公务员不想腐 12
(二)网络反腐层面 12
1.主体方面 12
2.方式方面 12
3.程序方面 12
4.资源方面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3
附件1:大学本科生网民关于网络反腐的调查问卷 14
无处不在的“威慑”:网络反腐的流动性视野
引言
引言
研究背景
腐败问题在全世界都有着深刻的根源,不仅仅是当今社会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历史上世界各国一直存在的现象,而滋生较多腐败现象、腐败问题蔓延繁殖空间较大的地区、国家,往往正处于新旧体制并存交错的阶段。
在中国,腐败现象严重危害和干扰了法律的权威性和有效执行,腐败现象发展势头迅猛,这既破坏了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又动摇了我国的社会政治基础和道德伦理准则,危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腐败问题不仅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而且还造成了众多国有资产的流失。这引起了党群与群众之间的紧张关系,侵害了社会公平公正,给党、国家以及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能否有效地解决腐败问题,将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发展与前景。
由此,反腐倡廉成为党、国家、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产生了一种新的反腐形式——网络反腐。什么是网络反腐、网络反腐的特征等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探讨的重要内容。
(二)文献综述
1.国内文献综述
(1)网络反腐是什么
“网络反腐”的一个较为完整的定义,出自湖南大学廉政研究中心的田湘波副教授:所谓“网络反腐”,不仅仅只包括了运用网络平台来接收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治理工作的建议、意见,还包含了通过纪委监察部门官方网站,接纳、处理和反馈人民群众的信访举报信息及相关的投诉意见、建议。同时,网络反腐还应该囊括了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和以政府政务相关信息公开为基础的网民监督系统的推广和运用。[]
(2)网络反腐的特征
杜治洲、李鑫(2014)通过对2004年至2013年2月发生在中国内地的网络反腐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近10年来网络反腐事件数量逐年快速上升,发展势头非常迅猛。特别是2010年之后,网络反腐便一发不可收,仅2010年的网络反腐事件数量比2004-2009 年六年的总数还要多。[]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 引言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文献综述 2
1.国内文献综述 2
(1)网络反腐是什么 2
(2)网络反腐的特征 2
(3)网络反腐存在优势与弊端 2
2.国外文献综述 2
(1)关于反腐廉政的基础研究 2
(2)关于网络反腐的研究 3
(三)思路与方法 3
1.文献分析法 3
2.问卷调查法 3
(四)创新与不足 3
1.创新之处 3
2.不足之处 4
二、网络反腐现状调查——基于大学本科生网民调查 4
(一)网络反腐普及度及曝光平台调查 4
1.网络反腐普及度 4
2.网络反腐信息曝光平台 4
(二)网络反腐信息曝光频率及其阅读量或转发量 5
1.网络反腐信息曝光频率 5
2.网络曝光信息最低阅读量或转发量 5
3.网络曝光信息最低阅读量或转发量 5
4.关于网民是否会转发及原因问题 6
(1)转发原因 6
(2)不转发原因 6
(三)关于网络反腐后续情况传播问题 6
1.是否了解到网络反腐信息后续情况问题 6
2.网络反腐信息后续情况了解途径调查 7
3.网络反腐信息后续情况了解平台调查 7
(四)网络腐败曝光信息错误风险及曝光动机 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网络反腐曝光信息错误风险 7
2.网络反腐信息曝光动机 8
(五)政府回应调查 8
1.政府有关部门回应效率问题 8
2.网民认为政府有关部门应在多久时间内回应问题 8
(六)网络反腐的影响 8
1.网络反腐会对反腐倡廉起到何种程度的影响 8
2.网络反腐是否会逐渐取代制度反腐 9
三、网络反腐的流动性 9
(一)流动性是什么 9
(二)网络反腐的主体流动性 9
1.网络反腐信息曝光者的流动性 9
2.网络反腐信息阅读者的流动性 9
(三)网络反腐的方式流动性 10
(四)网络反腐的程序流动性 10
(五)网络反腐的资源流动性 10
四、制度反腐与网络反腐的对接机制 11
(一)制度反腐层面 11
1.正风肃纪,使公务员不敢腐 11
2.办公透明化,使公务员不能腐 11
3.选贤任人,使公务员不想腐 12
(二)网络反腐层面 12
1.主体方面 12
2.方式方面 12
3.程序方面 12
4.资源方面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3
附件1:大学本科生网民关于网络反腐的调查问卷 14
无处不在的“威慑”:网络反腐的流动性视野
引言
引言
研究背景
腐败问题在全世界都有着深刻的根源,不仅仅是当今社会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历史上世界各国一直存在的现象,而滋生较多腐败现象、腐败问题蔓延繁殖空间较大的地区、国家,往往正处于新旧体制并存交错的阶段。
在中国,腐败现象严重危害和干扰了法律的权威性和有效执行,腐败现象发展势头迅猛,这既破坏了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又动摇了我国的社会政治基础和道德伦理准则,危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腐败问题不仅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而且还造成了众多国有资产的流失。这引起了党群与群众之间的紧张关系,侵害了社会公平公正,给党、国家以及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能否有效地解决腐败问题,将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发展与前景。
由此,反腐倡廉成为党、国家、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产生了一种新的反腐形式——网络反腐。什么是网络反腐、网络反腐的特征等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探讨的重要内容。
(二)文献综述
1.国内文献综述
(1)网络反腐是什么
“网络反腐”的一个较为完整的定义,出自湖南大学廉政研究中心的田湘波副教授:所谓“网络反腐”,不仅仅只包括了运用网络平台来接收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治理工作的建议、意见,还包含了通过纪委监察部门官方网站,接纳、处理和反馈人民群众的信访举报信息及相关的投诉意见、建议。同时,网络反腐还应该囊括了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和以政府政务相关信息公开为基础的网民监督系统的推广和运用。[]
(2)网络反腐的特征
杜治洲、李鑫(2014)通过对2004年至2013年2月发生在中国内地的网络反腐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近10年来网络反腐事件数量逐年快速上升,发展势头非常迅猛。特别是2010年之后,网络反腐便一发不可收,仅2010年的网络反腐事件数量比2004-2009 年六年的总数还要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xzgl/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