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伦理视角下腐败防治问题研究以山西为例
:行政伦理是行政人员在执行公务中必须遵守的一种道德规范,既具有政治性,又具有明显的社会示范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迅猛,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同时也存在腐败这一常见问题,尤其是近年来山西省官场塌方式腐败更是令人震惊。虽然我党的防腐运动在过去的时间里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行政系统腐败现象依然严重.本文以山西省为例,总结出其呈现系统性、塌方式腐败,继而提出从行政伦理视角来看,腐败的成因有公职人员道德自主性低、行政伦理体系不规范、行政监督不健全和法制建设不健全四个方面,并针对性地指出可以通过加强伦理教育、完善管理体系、完善监督体系和推进法制化的行政建设手段来防治腐败,实现弊革风清。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绪论2
(一)研究背景2
1.现实背景 2
2.理论背景 2
(二)研究意义2
1.理论意义 2
2.实践意义 2
(三)研究概况3
1.国内研究概况 3
2.国外研究概况 3
二、山西省腐败防治现状3
(一)山西省腐败现状4
1.腐败呈塌方式4
2.数量大、面积广4
3.涉及金额巨大、手段多样4
4.同乡腐败4
5.官商勾结、边腐边升4
(二)山西省行政伦理建设现状5
1.公职人员道德扭曲5
2.部分行政部门滥用权力5
3.政府诚信危机5
三、行政伦理视角下山西省腐败的成因5
1.公职人员道德自主性低下5
(1)思想文化原因5
(2)政治文化原因5
2.行政伦理体系不规范6
3.行政监督不健全6
4.法制建设不健全6
四、行政伦理视角下腐败防治对策6
(一)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思想教育6
1.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6
2.社会主义道德观教育7
3.法律法规教育7
4.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人民服务理念和正确对待权利教育7
(二)规范行政伦理体系7
1.统一行政伦理规范7
2.行政伦理规范法制化7
(三)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7
1.加强党内监督7
2.加强人民群众监督8
3.加强媒体监督8
(四)制定修改法律,推动司法体制改革8
1.加紧制定相关法律8
2.加大司法打击力度8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行政伦理视角下腐败防治问题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引言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现实背景
从古至今,腐败一直存在,而且更是各个国家和地区必须面对的顽疾。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经济和文化均发展迅猛,但是腐败也呈蔓延趋势。近年来,我国深入开展反腐运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腐败依然存在,尤其是行政系统的腐败问题更为显著,截止到2014年7月份,中央纪委监察部在网站上公布了全国范围内查处的违反了中央八项规定的问题汇总表,其中查处问题数达51600个,涉及人数多达67679人,并给予其中18365人以党政纪处分。而在2015年,全国查处的“四风”以及腐败等问题达到了8万起,查处人数多达9万余人。
为了更加有效地防治腐败,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反腐倡廉,作为实现中国梦战略总布局的政治保证,被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将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在接下来的反腐斗争中,坚持“老虎”和“苍蝇”一起打,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封顶设限。在反腐斗争过程中,周永康、苏荣和令计划等多只“大老虎”相继倒台,但是仍然还有“老虎”和“苍蝇”潜伏着,对防腐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防腐治腐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2.理论背景
我国一直重视腐败防治问题,尤其是近年来在腐败防治方面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例如《惩防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
十八大以来,腐败防治效果显著,但是反腐的道路依然很长。在2016年召开的中央纪委全会上,公布了今年的反腐路线。中央宣布,今年的反腐要继续保持高压态势,要让官员切实意识到不能腐、也不敢腐,以此来巩固反腐成效。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国于2016年开始修订党内监督条例,并且研究如何对行政监察法进行修改完善以及制定党内问责机制。除了在制度的修改制定上做出了规划,中央还成立了专项巡视小组,来对中央和国家机关进行巡视,推动反腐运动进程。在全会中,中央还指出,要加强基层的反腐倡廉建设,将反腐运动推进到基层,关注民生,严惩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腐败防治不仅指为预防腐败采取措施,而且指对腐败行为进行惩处。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而所谓行政伦理就是指公职人员在行政执法中对错判断的过程及理由,是调整公务员之间、公务员与行政机关、与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思想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因此行政伦理对于推进反腐倡廉运动有重要作用。
由于行政伦理是行政行为和思想的总和,所以建设行政伦理对防治腐败有促进作用。行政伦理的建设包括了道德伦理建设和制度伦理建设,其中的道德伦理建设是要通过自律来影响公职人员采取何种态度、方式方法来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因此,建设行政伦理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腐败。除此之外,行政伦理中的制度伦理建设,有助于培养公职人员的行政责任,约束公职人员的行政行为,对防治腐败也有促进作用。
除此之外,防治腐败在客观上也需要建设行政伦理。防治腐败应该从预防、制约、监督和惩处四个方面入手,要求自律和他律、德治和法治相结合。这样的思路和行政伦理建设思路不谋而合,加强行政伦理建设,有助于在防治腐败过程中德治和法治以及自律与他律的配合,是满足防腐需求的。
2.实践意义
腐败的危害有方方面面,防治腐败势在必行。如今,中央大力推进反腐运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面临很多的问题。面对防腐运动的现状,很多学者也开始从别的角度来探析腐败的成因以及思索消除腐败的对策,但由于腐败多发于行政系统,因此也有部分学者提出从行政伦理的视角来研究腐败。本篇论文就是从行政伦理的视角出发探讨腐败的成因以及对策,为腐败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思路。
(三)研究概况
1.国内研究概况
造成当今中国腐败问题频发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行政伦理缺失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杨韫钰认为造成我国行政伦理缺失的原因有四大类[1]:一是公职人员道德观丧失。中国自古以来的“官本位思想”对行政人员的道德意识造成了消极影响,导致行政系统腐败频发;二是行政伦理体系不规范。我国行政伦理体系化、法制化不健全,对行政人员的道德意识、行为准则和办事标准缺乏约束力,造成行政系统腐败频发;三是行政监督不健全。不受监督的权利必然会导致腐败,这是权利的本质决定的;四是伦理法制建设不成熟。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对行政人员的道德素质有一定的规范效果。但是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较为零散,缺乏完整的、统一的的法律来规范公职人员的言行举止,滋生了腐败。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绪论2
(一)研究背景2
1.现实背景 2
2.理论背景 2
(二)研究意义2
1.理论意义 2
2.实践意义 2
(三)研究概况3
1.国内研究概况 3
2.国外研究概况 3
二、山西省腐败防治现状3
(一)山西省腐败现状4
1.腐败呈塌方式4
2.数量大、面积广4
3.涉及金额巨大、手段多样4
4.同乡腐败4
5.官商勾结、边腐边升4
(二)山西省行政伦理建设现状5
1.公职人员道德扭曲5
2.部分行政部门滥用权力5
3.政府诚信危机5
三、行政伦理视角下山西省腐败的成因5
1.公职人员道德自主性低下5
(1)思想文化原因5
(2)政治文化原因5
2.行政伦理体系不规范6
3.行政监督不健全6
4.法制建设不健全6
四、行政伦理视角下腐败防治对策6
(一)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思想教育6
1.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6
2.社会主义道德观教育7
3.法律法规教育7
4.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人民服务理念和正确对待权利教育7
(二)规范行政伦理体系7
1.统一行政伦理规范7
2.行政伦理规范法制化7
(三)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7
1.加强党内监督7
2.加强人民群众监督8
3.加强媒体监督8
(四)制定修改法律,推动司法体制改革8
1.加紧制定相关法律8
2.加大司法打击力度8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行政伦理视角下腐败防治问题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引言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现实背景
从古至今,腐败一直存在,而且更是各个国家和地区必须面对的顽疾。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经济和文化均发展迅猛,但是腐败也呈蔓延趋势。近年来,我国深入开展反腐运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腐败依然存在,尤其是行政系统的腐败问题更为显著,截止到2014年7月份,中央纪委监察部在网站上公布了全国范围内查处的违反了中央八项规定的问题汇总表,其中查处问题数达51600个,涉及人数多达67679人,并给予其中18365人以党政纪处分。而在2015年,全国查处的“四风”以及腐败等问题达到了8万起,查处人数多达9万余人。
为了更加有效地防治腐败,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反腐倡廉,作为实现中国梦战略总布局的政治保证,被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将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在接下来的反腐斗争中,坚持“老虎”和“苍蝇”一起打,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封顶设限。在反腐斗争过程中,周永康、苏荣和令计划等多只“大老虎”相继倒台,但是仍然还有“老虎”和“苍蝇”潜伏着,对防腐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防腐治腐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2.理论背景
我国一直重视腐败防治问题,尤其是近年来在腐败防治方面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例如《惩防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
十八大以来,腐败防治效果显著,但是反腐的道路依然很长。在2016年召开的中央纪委全会上,公布了今年的反腐路线。中央宣布,今年的反腐要继续保持高压态势,要让官员切实意识到不能腐、也不敢腐,以此来巩固反腐成效。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国于2016年开始修订党内监督条例,并且研究如何对行政监察法进行修改完善以及制定党内问责机制。除了在制度的修改制定上做出了规划,中央还成立了专项巡视小组,来对中央和国家机关进行巡视,推动反腐运动进程。在全会中,中央还指出,要加强基层的反腐倡廉建设,将反腐运动推进到基层,关注民生,严惩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腐败防治不仅指为预防腐败采取措施,而且指对腐败行为进行惩处。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而所谓行政伦理就是指公职人员在行政执法中对错判断的过程及理由,是调整公务员之间、公务员与行政机关、与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思想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因此行政伦理对于推进反腐倡廉运动有重要作用。
由于行政伦理是行政行为和思想的总和,所以建设行政伦理对防治腐败有促进作用。行政伦理的建设包括了道德伦理建设和制度伦理建设,其中的道德伦理建设是要通过自律来影响公职人员采取何种态度、方式方法来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因此,建设行政伦理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腐败。除此之外,行政伦理中的制度伦理建设,有助于培养公职人员的行政责任,约束公职人员的行政行为,对防治腐败也有促进作用。
除此之外,防治腐败在客观上也需要建设行政伦理。防治腐败应该从预防、制约、监督和惩处四个方面入手,要求自律和他律、德治和法治相结合。这样的思路和行政伦理建设思路不谋而合,加强行政伦理建设,有助于在防治腐败过程中德治和法治以及自律与他律的配合,是满足防腐需求的。
2.实践意义
腐败的危害有方方面面,防治腐败势在必行。如今,中央大力推进反腐运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面临很多的问题。面对防腐运动的现状,很多学者也开始从别的角度来探析腐败的成因以及思索消除腐败的对策,但由于腐败多发于行政系统,因此也有部分学者提出从行政伦理的视角来研究腐败。本篇论文就是从行政伦理的视角出发探讨腐败的成因以及对策,为腐败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思路。
(三)研究概况
1.国内研究概况
造成当今中国腐败问题频发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行政伦理缺失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杨韫钰认为造成我国行政伦理缺失的原因有四大类[1]:一是公职人员道德观丧失。中国自古以来的“官本位思想”对行政人员的道德意识造成了消极影响,导致行政系统腐败频发;二是行政伦理体系不规范。我国行政伦理体系化、法制化不健全,对行政人员的道德意识、行为准则和办事标准缺乏约束力,造成行政系统腐败频发;三是行政监督不健全。不受监督的权利必然会导致腐败,这是权利的本质决定的;四是伦理法制建设不成熟。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对行政人员的道德素质有一定的规范效果。但是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较为零散,缺乏完整的、统一的的法律来规范公职人员的言行举止,滋生了腐败。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xzgl/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