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困境研究
“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作为一项建设性的福利政策,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为农民收入的提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都提供了新的方案。2015年出台的“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为本文的关注点。通过比较研究、案例研究、实地调查,发现政策困境,为这项宏观政策的具体落实提供调整方案,解决落实过程中的问题。发现困境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存在于落实政策前期的困境,走访江苏南通县区战胜村和城港村,研究发现在客观条件设施满足的情况下,城市化、老龄化等都是导致农民积极性不高,产生困境的原因。第二类是存在于政策推进过程中的困境。通过调查及查找分析权威数据发现,产生困境的原因有互联网基础设施不健全问题、农村网民上网习惯问题、让非网民上网难度问题、中间商问题、直播平台问题等。只有完善互联网配套设施的建设,制定配套监督政策、人才下乡政策,加强市场监管,才能解决“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困境,使政策惠及万家。
目录
摘要4
关键词4
Abstract4
Key words4
引言4
一、“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困境研究背景5
(一)“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出台的背景5
(二)“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的内容 5
二.“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困境5
(一)落实“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前期6
1.农村经济与互联网发展相互制约6
2.农民使用互联网情况6
3.城市化7
(二)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中期7
1.中间商 7
2.直播平台8
3.税收问题9
三.“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困境产生的原因9
(一)落实“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前期 9
1.互联网发展受制约9
2.农村人口特征9
3.与地区发展规划相左10
(二)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中期10
1.网络潮流日新月异10
2.农民防范意识不足10
3.税收政策不完善10四.破解“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困境的对策10
(一)落实“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前期 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修通道路与互联网之路10
2.政策引导人才下乡10
3.建立健全政策效果评估机制10
(二)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中期10
1.管理中间商10
2.规范直播市场11
3.完善税收制度 11
五.结论11
致谢13
参考文献14
“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困境研究
引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悄无声息地渗透入各行各业。“互联网+”,作为一个热点,为许许多多的行业提供了崭新的发展机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2015年,有关“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出台,旨在为农业发展注入新的能量,启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有利于为农民提供先进的生产技术,减少成本,增加收入。因此,这项政策具有时代意义和现实基础。那么,在这样看似前途一片大好的背景下,从2015年至今,我国的“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到底实施得如何,是否存在不足,是否需要后续的配套政策加以支持,本文就此进行调研,发现政策存在的困境,研究解决办法。
一.“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困境研究背景
(一)“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出台的背景
当今社会,互联网的普及率及使用率越来越高,“互联网+”成为一个热点项目。从2015年到今年,农村“互联网+”开始流行,并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的关键。由于互联网带来的信息开放、无边界等优势,几乎任何行业只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就能实现进一步的发展。作为处于国民经济发展核心位置的农业,能否实现农业的稳定发展,提高农民的幸福水平,关系着能否提高我国人民总体幸福水平的问题。为了解决“三农”问题,“互联网+”提供了一条新路。2015年,关于农村“互联网+”的政策相应出台,如何借助互联网发展现代农业是关注的重点。
要实现现代农业的“互联网+”变革,则要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运输等各个关键环节实现“互联网+”。从2015年的时代背景来看,“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具有现实条件的可行性。
第一,在我国部分农村,互联网已经普及,部分农民有条件利用互联网发展现代农业,因此,有条件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互联网+”的变革。我国农村互联网发展迅速,城乡差距逐渐减小,农村网民规模不断扩大,农民使用互联网发展现代农业成为可能。
第二,电商、物流发展迅速。网上购物的方式已经几乎完全融入人们的生活。在城市市场逐渐饱和的背景下,例如淘宝、京东等电商纷纷将目光转向农村,对农村进行投资,建设“淘宝村”等,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例如,阿里巴巴在2015年底之前,达成在农村建设一万个站点的目标。通过这些电商平台与村民的合作,农民生产的农作物可以直接供应到消费者的餐桌上,有利于减少中间商,增加农民收入。另外,直播平台或者微信等媒介给予了农民一个直接与消费者进行沟通,买卖农产品的机会,有利于减少沟通成本。
(二)“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的内容
2015年,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中正式涵盖了“互联网+”的概念。这一年的一系列政策报告中,“互联网+”现代农业处于重要位置。第一次 “互联网+”概念的提出是在三月份,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个概念旨在用互联网激活传统行业,实现新的发展。进而,引发了一系列与农村“互联网+”相关的政策出台。2015年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政策如下:
1.2020年,为了促进现代农业的有利发展,电子商务大市场的建设需完成。[1]
2.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被纳入十一个重要行动中。[2]
3.2020年,首先建设成功一批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使用电子商务的县,来带动全国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建设。此外,提出促进农村电商发展的支持性政策,涵盖配套硬件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市场秩序规范等方面。[3]
二. “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困境
本文按照政策落实的顺序,将困境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在落实政策前期所遇到的困境,农民无法按照政策预期,开始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第二类是在推进政策中期所遇到的困境,农民在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过程中遇到了种种问题。第一类困境的解决是落实政策的前提,只有破解了前期的困境,政策才能真正开始落实。由于政策考虑到的背景条件与地方的现实条件有差距等原因,造成政策在地方的实施不具有可行性。例如,“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的出台是符合时代背景的。当代互联网普及率升高,现代人普遍具有上网的条件和能力。因此,指导农民使用“互联网+”技术发展现代农业具有可行性。但是,有些地方由于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农民文化水平比较低等因素,不具备政策落实的基本条件,农户无法按照预期,使用互联网技术发展现代农业,导致政策在落实前期就遇到困境。
目录
摘要4
关键词4
Abstract4
Key words4
引言4
一、“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困境研究背景5
(一)“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出台的背景5
(二)“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的内容 5
二.“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困境5
(一)落实“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前期6
1.农村经济与互联网发展相互制约6
2.农民使用互联网情况6
3.城市化7
(二)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中期7
1.中间商 7
2.直播平台8
3.税收问题9
三.“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困境产生的原因9
(一)落实“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前期 9
1.互联网发展受制约9
2.农村人口特征9
3.与地区发展规划相左10
(二)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中期10
1.网络潮流日新月异10
2.农民防范意识不足10
3.税收政策不完善10四.破解“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困境的对策10
(一)落实“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前期 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修通道路与互联网之路10
2.政策引导人才下乡10
3.建立健全政策效果评估机制10
(二)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中期10
1.管理中间商10
2.规范直播市场11
3.完善税收制度 11
五.结论11
致谢13
参考文献14
“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困境研究
引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悄无声息地渗透入各行各业。“互联网+”,作为一个热点,为许许多多的行业提供了崭新的发展机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2015年,有关“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出台,旨在为农业发展注入新的能量,启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有利于为农民提供先进的生产技术,减少成本,增加收入。因此,这项政策具有时代意义和现实基础。那么,在这样看似前途一片大好的背景下,从2015年至今,我国的“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到底实施得如何,是否存在不足,是否需要后续的配套政策加以支持,本文就此进行调研,发现政策存在的困境,研究解决办法。
一.“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困境研究背景
(一)“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出台的背景
当今社会,互联网的普及率及使用率越来越高,“互联网+”成为一个热点项目。从2015年到今年,农村“互联网+”开始流行,并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的关键。由于互联网带来的信息开放、无边界等优势,几乎任何行业只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就能实现进一步的发展。作为处于国民经济发展核心位置的农业,能否实现农业的稳定发展,提高农民的幸福水平,关系着能否提高我国人民总体幸福水平的问题。为了解决“三农”问题,“互联网+”提供了一条新路。2015年,关于农村“互联网+”的政策相应出台,如何借助互联网发展现代农业是关注的重点。
要实现现代农业的“互联网+”变革,则要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运输等各个关键环节实现“互联网+”。从2015年的时代背景来看,“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具有现实条件的可行性。
第一,在我国部分农村,互联网已经普及,部分农民有条件利用互联网发展现代农业,因此,有条件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互联网+”的变革。我国农村互联网发展迅速,城乡差距逐渐减小,农村网民规模不断扩大,农民使用互联网发展现代农业成为可能。
第二,电商、物流发展迅速。网上购物的方式已经几乎完全融入人们的生活。在城市市场逐渐饱和的背景下,例如淘宝、京东等电商纷纷将目光转向农村,对农村进行投资,建设“淘宝村”等,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例如,阿里巴巴在2015年底之前,达成在农村建设一万个站点的目标。通过这些电商平台与村民的合作,农民生产的农作物可以直接供应到消费者的餐桌上,有利于减少中间商,增加农民收入。另外,直播平台或者微信等媒介给予了农民一个直接与消费者进行沟通,买卖农产品的机会,有利于减少沟通成本。
(二)“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的内容
2015年,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中正式涵盖了“互联网+”的概念。这一年的一系列政策报告中,“互联网+”现代农业处于重要位置。第一次 “互联网+”概念的提出是在三月份,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个概念旨在用互联网激活传统行业,实现新的发展。进而,引发了一系列与农村“互联网+”相关的政策出台。2015年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政策如下:
1.2020年,为了促进现代农业的有利发展,电子商务大市场的建设需完成。[1]
2.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被纳入十一个重要行动中。[2]
3.2020年,首先建设成功一批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使用电子商务的县,来带动全国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建设。此外,提出促进农村电商发展的支持性政策,涵盖配套硬件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市场秩序规范等方面。[3]
二. “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困境
本文按照政策落实的顺序,将困境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在落实政策前期所遇到的困境,农民无法按照政策预期,开始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第二类是在推进政策中期所遇到的困境,农民在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过程中遇到了种种问题。第一类困境的解决是落实政策的前提,只有破解了前期的困境,政策才能真正开始落实。由于政策考虑到的背景条件与地方的现实条件有差距等原因,造成政策在地方的实施不具有可行性。例如,“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的出台是符合时代背景的。当代互联网普及率升高,现代人普遍具有上网的条件和能力。因此,指导农民使用“互联网+”技术发展现代农业具有可行性。但是,有些地方由于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农民文化水平比较低等因素,不具备政策落实的基本条件,农户无法按照预期,使用互联网技术发展现代农业,导致政策在落实前期就遇到困境。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xzgl/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