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环境污染及治理研究以昆山为例

我国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农村环境污染状况日益加剧。本文以研究昆山市环境状况和治理为主要研究内容,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昆山市的目前的环境状况,研究示范村和普通村村民对于环境的认知状况,并且分析了示范村工作开展的状况,介绍了昆山在环境治理中的举措和在示范村姜杭村的具体方法并且分别分析了姜杭村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昆山整体的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具体情况结合其他地区的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一、相关概念和理论 2
(一)环境保护 2
(二)环境污染 2
(三)新农村建设 2
(四)治理理论 2
二、调查概况 3
(一)调查的主要方式 3
(二)调研地址介绍 3
三、昆山市环境污染现状 3
(一)环境空气质量 3
(二)降水 5
(三)城市交通道路交通噪声 5
三、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调查分析 5
(一)普通村和示范村的公众环境感知情况 5
(二)昆山市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举措 7
1.提升环境执法监管水平 7
2.治理环境隐患 7
3.治理畜禽污染 7
4.治理黑臭水体 7
5.治理生活垃圾 8
四、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困境 9
(一)宣传不到位,群众的参与力度提升 9
(二)垃圾分类处置问题频发 9
(三)落后化工产能多 9
(四)治理投入不足,存在用工难问题。 10
五、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对策建议 10
(一)加大宣传力度,发挥群众力量 10
(二)加大检查力度,完善整治机制 10
(三)减少落后化工产能 10
(四)因地制宜作出相应的调整 11
六、结语 11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附录1 13
附录2 14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环境污染及治理研究
——以江苏昆山为例
引言
引言
农村在近几年飞速的发展,但是由于农村居民整体的文化素养不高,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非常的淡薄,为了取得短期内经济发展,不惜以环境为代价,对自然资源过度攫取,缺乏长远意识。对自然资源的随意破坏、粗放式的生产以及私利追求,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保护农村环境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构成部分,能够极大促进区域的环境改善。[1]
生态环境是农民的栖身之所,良好的农村环境能够提高农民的幸福感,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刻不容缓。
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可以看出,当前环境污染和治理已经被学者从不同地域、不同领域进行了新的探索。主要是从目前环境污染存在于哪些方面、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会产生哪些危害,以及应对的举措等方面进行阐述。农村的污染具体表现在农村养殖业污染、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导致的灌溉污染、残留在土地中的塑料薄膜等导致的白色污染、农业化肥的滥用导致土壤污染还有秸秆焚烧造成的空气污染和农村自身所产生的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而农村的环境污染,会阻碍城乡的统筹发展,危害农民的健康,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政府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另一方面是因为农民环保意识不强,还有就是资金不充裕导致了农村环境没有得到保护。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对比分析法等方法,通过结合具体的案例来研究昆山市的环境治理情况,既选取了在环境治理中取得突出成就的示范村,也选取了普通村,是农村在治理环境污染过程中的一个缩影。通过对昆山市的环境治理的探究,介绍其发展模式,并且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实现农村环境的治理提供一个参考。
一、相关概念和理论
(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简称环保)是指人们为了解决现在已经存在的和将来可能发生的环境问题,妥善处理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 [2]
(二)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是指自然中的因素或状态因人类的行为而发生变化,并且使得环境向消极的方向发展,大自然自身的协调性失衡,并且人类生活的环境受到破坏。总而言之,就是由于人类的活动,而改变了环境,使其失去的原有的状态,这就是环境污染。 [3]
(三)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从历史和全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能够推荐农村现代化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推荐新农村建设有助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地方的该和,同时也非常有助于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政策。
(四)治理理论
治理一词起源于欧洲国家,原本主要用于国家活动中。中国学者认为,治理与公共管理和活动是分不开的,和传统的管理不同,更多的是一种协作和分担,通过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一种协作关系,共同使社会处于稳定状态,能够实现公共利益。
治理理论是针对上个世纪因为许多社会问题而导致的政府失灵或者是市场失灵而提出的理论,目前的治理理论主要包括:治理主体多元化,企业和社会组织分担了部分政府的职能;政府不再是全能型政府,但是在社会治理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政府在治理的过程中和其他主体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共同参与管理和治理。本文将根据目前存在的治理理论,结合昆山的现实情况,提出关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对策建议。
二、调查概况
(一)调查的主要方式
本次的调查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来分别了解昆山市的普通村和示范村环境污染问题,以及现在治理的情况,对于示范村探索的一些治理环境的好方法来进行总结,并且针对在调查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来提出一些对策。普通村的有效问卷有146份,示范村有21 份。
在发放问卷,本文进行了多场次访谈,访谈对象包括张浦镇环卫局,以及示范村姜杭村的村书记,还有示范村和普通村的村民。访谈的过程中以对象的针对性和内容的全面性为原则,因为农村干部在对于农村的环境治理有较多的了解,[4]所以选取有治理经验的农村干部和对农村有切身体验的村民为访谈对象,为能够全面了解当下农村环境污染和治理的真实情况提供保障。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xzgl/10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