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淄博市为例

2015年1月《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的出台后,各地方政府也纷纷下达自己省市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办法。但是,鉴于我国公务员群体的特殊性,各地改革进程十分缓慢。公务员养老保险改革意愿对这个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山东省淄博市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淄博市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意愿,并对改革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公务员群体中的工作年限与被调查者的改革态度、职务级别与缴费比例以及职业年金的负担方式具有显著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完善公务员工资、加强职业年金建设、实现新老养老保险制度的平稳过渡等能够保障改革顺利实施的建议。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绪论2
(一)研究意义2
1.理论意义2
2.现实意义2
(二)创新之处2
一、文献综述2
(一)国内研究综述2
1.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选择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2
2.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意愿的研究2
3.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与其他人群的养老保险制度关系的研究 3
4.养老保险制度的配套制度选择的研究3
5.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对策研究3
(二)国外研究综述4
(三)研究评价4
二、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历程与措施4
(一)我国公务员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历程4
(二)目前淄博市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5
1.基本养老金个人缴费的改革5
2.公务员工资调整的改革5
3.养老金待遇的改革5
4.职业年金的改革5
5.退休待遇的改革5
三、淄博市公务员对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意愿的调查5
(一)问卷设计及数据来源5
(二)样本的基本情况6
(三)改革意愿的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6
1.年龄与改革中最关心的问题6
2.工作年限与改革态度7
3.收入与缴费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职务级别与职业年金的负担方式9
5.收入与待遇提高的意愿10
三、促进淄博市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顺利实施的建议11
(一)完善公务员的工资制度,保持公务员的特殊性11
(二)加强职业年金制度的建设,完善基金的运营管理11
(三)建立起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高整体的统筹水平11
(四)做好新旧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工作,稳定民心11
致谢12
参考文献12
附录A13
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山东省淄博市为例
引言
绪论
(一)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然而,目前大部分学者着重研究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对于制约改革的影响因素以及改革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措施等研究不够深入,尤其是针对于我国公务员群体为研究对象的深入研究及其匮乏。本文将公务员作为研究群体,着重研究制约制度改革进程的各种因素,进而更好的优化制度设计、转轨方案的设计、配套改革的推进等。在此基础上,综合多方面制约因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提出一套建设养老保险体系更为完善的建议。对于政策对象意愿进行研究,为政策改革的顺利实施提供借鉴。
2.现实意义
除了对我国养老保险和社会保障理论贡献外,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还具有一些现实意义,具体如下:
首先,研究制度选择的影响因素,有利于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保险制度,确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具体方向。在合理制度模式的基础上开展科学的制度设计是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首要前提。
其次,在对国内情况调查之后,与国外相关影响因素结合分析。在参考国外制度设计基础上,有利于我国制定出适合本国的公务员养老保险模式。
(二)创新之处
视角独特。本篇选择的研究视角富有新意。我国学者主要集中研究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难题、模式的选择、制度设计等等,但没有涉及到制度选择的改革意愿。而本文选择一个新视角,针对制约制度改革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提出政策性建议。
一、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1.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选择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王慧[5]指出,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情况是影响这个国家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因素。其中,经济因素是影响这个国家改革的主导因素。孙守纪[6]针对于国外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认为传统养老保险制度弊端的日益显露加快了养老保险制度重新选择的步伐。安雷平[7]提出日益发展的社会条件以及强大的财政压力,迫使国外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2.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意愿的研究
卢驰文[6]说:首先,现阶段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存在着各地缴费比例不统一,养老待遇跟个人缴费不挂钩等问题引起了在岗职工的不均情绪。因此,养老保险制度的选择成为了他们关注的焦点。秦建国[22],指出:如今大部分的国家机关未建立公务员个人养老保险账户,机关与企业的不衔接、待遇差距大等问题,导致机关工作人员到企业工作后退休待遇降低而心存后顾之忧。胡志坚[17]指出:机关内养老保险待遇与缴费不挂钩、退休费因工龄原因产生差异、统筹层次低、抗风险能力弱,机关内部工作人员迫切要求制度改革。
3.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与其他人群的养老保险制度关系的研究
王晓军[8]在分析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进程中,强调了公务员的特殊地位:国家代公务员个人进行缴费,公务员个人无需缴费。李国华[9]主要分析了公务员与企事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差异,两者在基本制度模式、管理体制、资金来源、享受条件、养老待遇计发、管理办法等方面均不相同。我国公务员没有被纳入到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来,公务员与企业职工实行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这种养老金双轨制的存在大大加深了企业职工与公务员之间的养老保险待遇差距。邹亚南[10]指出,我国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强调由
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进行缴费,但是就我国公务员群体而言,养老保险费由国家财政独自承担。
4.养老保险制度的配套制度选择的研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xzgl/19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