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基层信访的现状与趋势研究以山西方山县为例
当前,我国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38〕。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发展的不充分,严重制约了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因此必须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在现实社会中,各类社会矛盾和冲突层出不穷,信访成了公民特别是基层人民权利救济的首选渠道之一。据统计,全国信访总量尤其是基层信访总量依然居于高位,这已经严重影响了乡镇和农村全面的进步和发展。本文就基层信访的现状与趋势展开研究,借鉴国内学界十几年来对信访工作的研究成果,同时结合山西省方山县信访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为基层政府做好基层信访工作提供参考意见,从而更进一步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一、绪论3(一)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3
1.研究背景4
2.研究目的4
3.研究意义5
(二)信访的相关概念5
1. 信访的概念5
2. 基层信访的概念5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述评6
1. 国外研究现状6
2. 国内研究综述6
3. 文献述评7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8
1. 研究内容8
2. 研究方法8
(五)研究创新之处与不足8
二、方山县基本概况9
(一)方山县基本情况9(二)方山县信访工作的工作机制和主要做法9
三、实证调查方山县信访工作的现状9
(一)调查对象的选取9
(二)信访的主要类型10
(三)信访的主要特征11
(四)信访人调查问卷分析12
1. 问卷设计12
2. 问卷分析12
3. 问卷调查结论15
(五)信访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15
1. 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15
2. 历史原因15
3. 传统官僚文化和民不畏官思想熏陶的原因16
4. 信访制度的定位和功能模糊的原因16
三、基层信访的发展趋势16
(一)推动基层信访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向法治化方向发展16
1.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化解信访矛盾16
2.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建设信访工作队伍16
(二)加快经济发展,带动信访的发展17(三)加快农村文化建设,推动信访治理向着合法和谐理性化方向发展17
(四)明晰信访制度的定位和功能17
结语17
致谢18
参考文献18
附录19
新时代基层信访的现状与趋势研究
——以山西省方山县为例
引言
一、 绪论
(一)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研究背景
信访是我国公民除法律之外进行利益表达和利益诉求的一种渠道,目的在于通过信访制度解决矛盾纠纷、维护信访者的合法权益,不仅补充了司法权利救济的不足,还进一步加强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但是在公众权利意识不断提高、法治观念依然淡薄、受传统民不畏官思想影响的背景下,逐渐形成了信访不守法的现象,产生了“信访不信法”的观念,因此信访成为大部分群众维权的首选渠道。大量的社会问题和矛盾纠纷都通过信访渠道解决,甚至还有很多难缠的非正常上访旨在通过信访谋取私利,这严重败坏了社会的风气,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谐,给社会的进步、发展、繁荣带来了巨大的挑战〔3〕。
随着社会的转型,各种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的加剧导致大量信访问题,主要涉及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矛盾纠纷以及官员腐败等。尽管近年信访的总量有所下降,但就总体来看,全国信访总量仍然较大。由于缺乏统一的统计渠道,加之部分信访数据涉密未公开,关于信访的相关数据仍较为零散,不够全面,难以确切的反应我国当前基层信访的现状、面临困境、解决对策以及信访工作未来的发展走向〔27〕。关于全国信访总量的具体明确的统计,还没有统一的官方数据公布但据说信访总量依然高位运行,〔28〕。虽然各地各级政府都在加强完善信访制度的不足,提高工作人员接待和解决信访的态度和能力,及时回应信访者的信访诉求,但仍然不能令信访者满意,各地的缠访闹访等非正常上访依然在不断上演。本来80%的信访事件都可以在基层解决,但由于基层政府部门权责主体不明,互相推卸责任,使得很多上访者不得不越级上访、前方百计进京上访”〔4〕,从而给社会稳定,政府治理带来了很多困扰和难题,在社会中形成了负面示范效应。
针对当前基层信访的现状,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信访局等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制度解决信访问题。同时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充分发挥法治在社会管理和国家治理中的作用,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国理政,严格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治访,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访工作的相关制度建设,推动信访工作治理向着法治化方向发展同时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也针对本地信访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治理机制,这足以说明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对信访工作的重视。
2.研究目的
(1)明确农村发展道路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就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努力做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 句话20个字,是站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设定的新的农村发展战略目标〔37〕。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利益纠纷凸显,农民合法权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乡镇农村的基层信访成为城镇化发展诉求下所产生的社会问题之一。通过对以往文献及十九大报告农村振兴战略的梳理,明确基层信访工作存在的意义,对一些学者“废除信访制度”的倾向予以否定。明确基层信访的意义,既为了更好的城镇化,也为了农村自身的发展,从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2)了解基层信访的现状
信访制度自建立以来,对维护社会稳定、缓解社会矛盾、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起着重大作用。信访制度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深度了解民间疾苦和群众现实需求、体察基层群众生活状况并力图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积极回应并满足群众诉求的重要途径。而如今由于基层群众法治观念淡薄,维权意识增强,部分群众过度夸大信访功能,由此引发缠访、闹访、集体访、越级访等一系列复杂社会问题,给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了很多威胁性因素。因此本文通过文献阅读和网络检索,搜集到国内外当前关于基层信访的研究成果和不足,并希望以此为切入点,以山西省方山县为例,通过实证调查和研究,能全面了解山西省方山县的基层信访现状、引发信访矛盾的深层次原因以及为方山县信访工作的发展趋势提供参考建议和意见。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一、绪论3(一)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3
1.研究背景4
2.研究目的4
3.研究意义5
(二)信访的相关概念5
1. 信访的概念5
2. 基层信访的概念5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述评6
1. 国外研究现状6
2. 国内研究综述6
3. 文献述评7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8
1. 研究内容8
2. 研究方法8
(五)研究创新之处与不足8
二、方山县基本概况9
(一)方山县基本情况9(二)方山县信访工作的工作机制和主要做法9
三、实证调查方山县信访工作的现状9
(一)调查对象的选取9
(二)信访的主要类型10
(三)信访的主要特征11
(四)信访人调查问卷分析12
1. 问卷设计12
2. 问卷分析12
3. 问卷调查结论15
(五)信访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15
1. 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15
2. 历史原因15
3. 传统官僚文化和民不畏官思想熏陶的原因16
4. 信访制度的定位和功能模糊的原因16
三、基层信访的发展趋势16
(一)推动基层信访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向法治化方向发展16
1.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化解信访矛盾16
2.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建设信访工作队伍16
(二)加快经济发展,带动信访的发展17(三)加快农村文化建设,推动信访治理向着合法和谐理性化方向发展17
(四)明晰信访制度的定位和功能17
结语17
致谢18
参考文献18
附录19
新时代基层信访的现状与趋势研究
——以山西省方山县为例
引言
一、 绪论
(一)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研究背景
信访是我国公民除法律之外进行利益表达和利益诉求的一种渠道,目的在于通过信访制度解决矛盾纠纷、维护信访者的合法权益,不仅补充了司法权利救济的不足,还进一步加强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但是在公众权利意识不断提高、法治观念依然淡薄、受传统民不畏官思想影响的背景下,逐渐形成了信访不守法的现象,产生了“信访不信法”的观念,因此信访成为大部分群众维权的首选渠道。大量的社会问题和矛盾纠纷都通过信访渠道解决,甚至还有很多难缠的非正常上访旨在通过信访谋取私利,这严重败坏了社会的风气,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谐,给社会的进步、发展、繁荣带来了巨大的挑战〔3〕。
随着社会的转型,各种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的加剧导致大量信访问题,主要涉及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矛盾纠纷以及官员腐败等。尽管近年信访的总量有所下降,但就总体来看,全国信访总量仍然较大。由于缺乏统一的统计渠道,加之部分信访数据涉密未公开,关于信访的相关数据仍较为零散,不够全面,难以确切的反应我国当前基层信访的现状、面临困境、解决对策以及信访工作未来的发展走向〔27〕。关于全国信访总量的具体明确的统计,还没有统一的官方数据公布但据说信访总量依然高位运行,〔28〕。虽然各地各级政府都在加强完善信访制度的不足,提高工作人员接待和解决信访的态度和能力,及时回应信访者的信访诉求,但仍然不能令信访者满意,各地的缠访闹访等非正常上访依然在不断上演。本来80%的信访事件都可以在基层解决,但由于基层政府部门权责主体不明,互相推卸责任,使得很多上访者不得不越级上访、前方百计进京上访”〔4〕,从而给社会稳定,政府治理带来了很多困扰和难题,在社会中形成了负面示范效应。
针对当前基层信访的现状,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信访局等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制度解决信访问题。同时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充分发挥法治在社会管理和国家治理中的作用,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国理政,严格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治访,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访工作的相关制度建设,推动信访工作治理向着法治化方向发展同时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也针对本地信访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治理机制,这足以说明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对信访工作的重视。
2.研究目的
(1)明确农村发展道路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就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努力做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 句话20个字,是站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设定的新的农村发展战略目标〔37〕。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利益纠纷凸显,农民合法权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乡镇农村的基层信访成为城镇化发展诉求下所产生的社会问题之一。通过对以往文献及十九大报告农村振兴战略的梳理,明确基层信访工作存在的意义,对一些学者“废除信访制度”的倾向予以否定。明确基层信访的意义,既为了更好的城镇化,也为了农村自身的发展,从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2)了解基层信访的现状
信访制度自建立以来,对维护社会稳定、缓解社会矛盾、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起着重大作用。信访制度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深度了解民间疾苦和群众现实需求、体察基层群众生活状况并力图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积极回应并满足群众诉求的重要途径。而如今由于基层群众法治观念淡薄,维权意识增强,部分群众过度夸大信访功能,由此引发缠访、闹访、集体访、越级访等一系列复杂社会问题,给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了很多威胁性因素。因此本文通过文献阅读和网络检索,搜集到国内外当前关于基层信访的研究成果和不足,并希望以此为切入点,以山西省方山县为例,通过实证调查和研究,能全面了解山西省方山县的基层信访现状、引发信访矛盾的深层次原因以及为方山县信访工作的发展趋势提供参考建议和意见。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xzgl/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