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民间智库参与政策问题建构的民主化路径研究
:国内外民间智库的研究成果辈出,本文则从民间智库中公民参与决策的角度出发,以我国温州民间智库参与实践为研究对象,结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从温州民间智库参与政策问题建构的相关理论基础中,对温州民间智库参与政策问题建构的基本历程和途径进行了现状分析,从而发现了温州民间智库参与政策问题建构过程中的有利与不利的现实条件,进而探索温州民间智库参与政策问题建构的民主化路径,对其成效经验、问题等做出客观的评价,从而促进“温州民间智库参与政策问题建构的民主化路径”这一重要课题的系统研究。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导论 1
(一)课题意义2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2
1.国外研究概况2
2.国内研究概况2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2
1.研究内容3
2.研究方法3
二、温州民间智库参与政策问题建构的理论基础3
(一)智库的定义与分类3
1.智库的定义3
2.智库的分类3
(1)官办智库3
(2)高校智库4
(3)民间智库4
(二)相关理论基础4
1. 协商民主理论4
2. 合作治理理论4
三、温州民间智库参与政策问题建构的历程与现状分析5
(一)温州民间智库参与政策问题建构的基本历程5
(二)温州民间智库参与政策问题建构的基本途径6
1.线上活动途径6
2.线下活动途径6
(1)米利都讲坛6
(2)爱心屋6
(3)视频访谈、电视问政7
(三)温州民间智库参与政策问题建构的案例分析7
1.消除天价宰客7
2.水上巴士可持续发展7
四、当前温州民间智库参与政策问题建构的现实条件7
(一)有利的现实条件7
1.开放式公共决策的发展趋势7
2.新媒体技术的发展8
3.相对完善的组织建制运行机制8
(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不利的现实条件9
1.管理成本、新媒体网络参与技术平台的限制 9
2.公民作为参与主体的局限性 9
3.我国相关决策制度体系不健全 9
五、探索温州民间智库参与政策问题建构的民主化路径10
(一)提升公民主体的公共理性参与能力11
(二)建立和完善民间智库参与决策的支持性制度与机制11
(三)充分发挥新媒体网络对政策问题建构民主化的技术支持功能11
六、结语12
致谢12
参考文献13
温州民间智库参与政策问题建构的民主化路径研究
引言
一、导论
智库是西方社会近现代的产物,在西方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大到国家安全、对外关系和发展战略,小到退休金、社区卫生乃至儿童午餐等问题,都能听到智库的声音,几乎任何一项决策或一个决策,都会受到智库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政策问题建构是整个政策制定过程的开端,是政策制定过程的开头,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公共政策决策过程的成败。温州民间智库作为开放式参与决策的一种制度创新形式,为塑造一个开放、自由、民主的政策问题建构模式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对我国公民参与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具有重大影响。本文对温州民间智库参与实践进行详细的观察研究,分析温州民间智库中公民参与政策问题建构的路径,通过介绍其理论基础、历程、现状,对其目前现实条件、成效经验以及存在问题等做出客观、理性地评价,引发对政府公民参与决策模式中政策问题建构路径的思考,同时对温州民间智库公民参与提出进一步完善建议,为打造民主创新政府提供有益探索。
(一)课题的意义
政策问题建构是整个政策制定过程的开端,在复杂的政治过程中决定着整个公共政策决策过程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随着我国公共事务多样化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公民渴望参与到政策问题决策中来。温州民间智库参与政策问题建构的实践为塑造一个开放、自由、民主的决策模式提供了难得的契机。目前从我国公众参与民主化决策的实践来看,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有关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本课题就以温州民间智库参与实践案例择其重点而分述之,研究如何为公众创设表达意愿、提出建议的渠道,如何更便捷畅通地听取民意、汲取民智,以便对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有所帮助。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概况
智库最早产生于美国,美国智库的发展离不开美国开放的政治体制,美国智库的不断发展使相关理论研究也逐渐发展起来。
智库的早期研究学者们主要采用历史路径的研究方法,根据智库的时代背景,政策精英与专家开始壮大,其中美国发达的基金会和开放度政治系统是美国智库发展的推动力量。[1]同时,美国政治系统外部力量的加强使得专家地位逐步得到巩固。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展,研究者们开始注重到智库的现实层面。智库研究领域慢慢出现定性与定量两种实证研究方法,且更加注重实证分析。归纳国际研究成果比较发现,影响各国智库的政治地位和政策影响力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因素大致包括: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智库的研究水平、各国的民主化程度、公民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传统等。
2.国内研究概况
由于中国智库的发展起步比较晚,理论界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国内研究智库的学者们主要集中于介绍西方发达国家智库的基本情况和成功经验。由李建军、崔树义主编的《世界各国智库研究》[2],该书概述了当代全球知名智库的发展历程、现状、运作机制等,简要对欧美智库进行比较,对中西方智库在发展历程、类型、影响力、经济投入、治理结构等方面进行了重点比较研究,最后总结了国外智库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目前国内虽然已经有了以我国智库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相对规范的研究成果,但是国内以民间智库为主要对象的研究成果比较少,主要存在于一些期刊论文中。研究主要分析影响民间智库发展的因素,发展所需要的条件和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制约,以及民间智库在公共政策决策中的民主化路径的实现障碍。例如,学者朱旭峰的《中国思想库—政策过程中的影响力研究》中,比较全面地阐释了中国智库在当代中国政策过程中发挥影响力的机制运作。由李安方、沈桂龙等学者合著的《中国智库竞争力建设方略》阐述了智库竞争力的观点,建构了有学术影响力、政府决策影响力、国际影响力、社会影响力等内容的评价体系,并对如何提高中国智库竞争力给出了具体应对措施。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导论 1
(一)课题意义2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2
1.国外研究概况2
2.国内研究概况2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2
1.研究内容3
2.研究方法3
二、温州民间智库参与政策问题建构的理论基础3
(一)智库的定义与分类3
1.智库的定义3
2.智库的分类3
(1)官办智库3
(2)高校智库4
(3)民间智库4
(二)相关理论基础4
1. 协商民主理论4
2. 合作治理理论4
三、温州民间智库参与政策问题建构的历程与现状分析5
(一)温州民间智库参与政策问题建构的基本历程5
(二)温州民间智库参与政策问题建构的基本途径6
1.线上活动途径6
2.线下活动途径6
(1)米利都讲坛6
(2)爱心屋6
(3)视频访谈、电视问政7
(三)温州民间智库参与政策问题建构的案例分析7
1.消除天价宰客7
2.水上巴士可持续发展7
四、当前温州民间智库参与政策问题建构的现实条件7
(一)有利的现实条件7
1.开放式公共决策的发展趋势7
2.新媒体技术的发展8
3.相对完善的组织建制运行机制8
(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不利的现实条件9
1.管理成本、新媒体网络参与技术平台的限制 9
2.公民作为参与主体的局限性 9
3.我国相关决策制度体系不健全 9
五、探索温州民间智库参与政策问题建构的民主化路径10
(一)提升公民主体的公共理性参与能力11
(二)建立和完善民间智库参与决策的支持性制度与机制11
(三)充分发挥新媒体网络对政策问题建构民主化的技术支持功能11
六、结语12
致谢12
参考文献13
温州民间智库参与政策问题建构的民主化路径研究
引言
一、导论
智库是西方社会近现代的产物,在西方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大到国家安全、对外关系和发展战略,小到退休金、社区卫生乃至儿童午餐等问题,都能听到智库的声音,几乎任何一项决策或一个决策,都会受到智库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政策问题建构是整个政策制定过程的开端,是政策制定过程的开头,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公共政策决策过程的成败。温州民间智库作为开放式参与决策的一种制度创新形式,为塑造一个开放、自由、民主的政策问题建构模式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对我国公民参与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具有重大影响。本文对温州民间智库参与实践进行详细的观察研究,分析温州民间智库中公民参与政策问题建构的路径,通过介绍其理论基础、历程、现状,对其目前现实条件、成效经验以及存在问题等做出客观、理性地评价,引发对政府公民参与决策模式中政策问题建构路径的思考,同时对温州民间智库公民参与提出进一步完善建议,为打造民主创新政府提供有益探索。
(一)课题的意义
政策问题建构是整个政策制定过程的开端,在复杂的政治过程中决定着整个公共政策决策过程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随着我国公共事务多样化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公民渴望参与到政策问题决策中来。温州民间智库参与政策问题建构的实践为塑造一个开放、自由、民主的决策模式提供了难得的契机。目前从我国公众参与民主化决策的实践来看,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有关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本课题就以温州民间智库参与实践案例择其重点而分述之,研究如何为公众创设表达意愿、提出建议的渠道,如何更便捷畅通地听取民意、汲取民智,以便对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有所帮助。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概况
智库最早产生于美国,美国智库的发展离不开美国开放的政治体制,美国智库的不断发展使相关理论研究也逐渐发展起来。
智库的早期研究学者们主要采用历史路径的研究方法,根据智库的时代背景,政策精英与专家开始壮大,其中美国发达的基金会和开放度政治系统是美国智库发展的推动力量。[1]同时,美国政治系统外部力量的加强使得专家地位逐步得到巩固。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展,研究者们开始注重到智库的现实层面。智库研究领域慢慢出现定性与定量两种实证研究方法,且更加注重实证分析。归纳国际研究成果比较发现,影响各国智库的政治地位和政策影响力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因素大致包括: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智库的研究水平、各国的民主化程度、公民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传统等。
2.国内研究概况
由于中国智库的发展起步比较晚,理论界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国内研究智库的学者们主要集中于介绍西方发达国家智库的基本情况和成功经验。由李建军、崔树义主编的《世界各国智库研究》[2],该书概述了当代全球知名智库的发展历程、现状、运作机制等,简要对欧美智库进行比较,对中西方智库在发展历程、类型、影响力、经济投入、治理结构等方面进行了重点比较研究,最后总结了国外智库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目前国内虽然已经有了以我国智库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相对规范的研究成果,但是国内以民间智库为主要对象的研究成果比较少,主要存在于一些期刊论文中。研究主要分析影响民间智库发展的因素,发展所需要的条件和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制约,以及民间智库在公共政策决策中的民主化路径的实现障碍。例如,学者朱旭峰的《中国思想库—政策过程中的影响力研究》中,比较全面地阐释了中国智库在当代中国政策过程中发挥影响力的机制运作。由李安方、沈桂龙等学者合著的《中国智库竞争力建设方略》阐述了智库竞争力的观点,建构了有学术影响力、政府决策影响力、国际影响力、社会影响力等内容的评价体系,并对如何提高中国智库竞争力给出了具体应对措施。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xzgl/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