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对农村居民经济状况的影响探究以四川绿凤村为例的实证分析

农村是中国发展的契机,增强农村经济实力是发展农村的有效途径。本文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绿凤村数据的收集,借助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在结合各人口统计变量分析村民拥有的经济现状以及社会资本的基础上,探讨社会资本两个层面的各个维度对村民经济状况的影响。分析发现第一,就其现状而言,该村村民的“经济状况”良好,但是在性别、文化程度和职业上具有显著差异。另外,村民拥有的社会资本现状不太理想;第二,认知型社会资本对村民的经济状况没有显著影响,而结构型社会资本确实对村民的经济状况有显著正影响。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2
(一)文献回顾2
1.国外研究评述2
2.国内研究评述2
(二)理论基础2
1.社会资本2
2.社会资本的测量3
(三)小结及理论引出3
二、研究概况 4
(一)研究对象4
(二)研究方法4
1.文献研究法4
2.问卷调查法4
(1)问卷调查的目的4
(2)问卷调查的对象5
(3)问卷调查的设计5
(4)问卷调查的过程5
(5)样本的个人基本情况统计5
3.统计分析法5
三、实证分析5
(一)信度效度分析(量表)5
1.效度分析5
2. 信度分析8
(二)绿凤村居民社会资本现状分析8
1.认知型社会资本的现状分析8
2. 结构型社会资本的现状分析9
(三)绿凤村居民经济状况分析9
1.性别10
2.文化程度11
3.职业11
(四)社会资本对绿凤村居民经济状况的影响分析12
1.网络规模对村民经济状况的影响12
2.交往密度对村民经济状况的影响13
3.网络差异对村民经济状况的影响13
四、结论14
致谢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5
参考文献15
附录A 关于农村居民社会资本及其经济状况的调查问卷17
图1 村民经济状况分布10
表1社会资本测量的层面与种类3
表2 KMO 和 Bartlett 的检验6
表3公因子方差6
表4解释的总方差7
表5旋转成份矩阵7
表6可靠性统计量(总量表)8
表7统计量(认知型社会资本及其各个维度)8
表8统计量(结构型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9
表9描述统计量(村民经济状况)9
表10方差齐性检验110
表11检验统计量110
表12描述111
表13方差齐性检验211
表14检验统计量211
表15描述211
表16方差齐性检验312
表17检验统计量312
表18描述312
表19相关性112
表20相关性213
表21相关性313
社会资本对农村居民经济状况的影响探究
——以四川省绿凤村为例的实证分析
引言
中国是一个拥有9亿多农村人口的国度。对于中国来说,发展农村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直以来,“三农”都是党中央、媒体以及广大群众重点关注的问题。2004年至今,以指导“三农”为核心的《中央一号文件》一经发布,便会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仔细研读这14份的文件,可以发现:中国农村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农民的发展,农民拥有良好的经济状况是其发展的基础更是不争的事实。近些年来,中央与地方政府为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例如实施城乡一体化、建设“五朵金花”生态旅游新农村等措施。但是,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基数过大,通过这些措施很难实现农村居民的整体富裕,同时也给中央及地方财政施加了偌大的压力。庆幸的是,社会资本理论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途径来探讨如何改善农村及农民的经济状况。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社会资本能够对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如促进公平、增加收入等。另外,社会资本也可以对组织及村民等主体的行为起到很好的规范作用,促使他们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共同创建美好新农村。可以说,增加社会资本是一条促进乡村内生性力量来推进乡村发展的重要途径。[1]社会资本理论起源于西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情社会”[2]而言,这一理论对现象的解释力度具有先天优势。特别是在乡村,配置社会资源是“社会关系”的重要功能。基层政府如果能通过在了解的基础上调整农村居民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存量及结构,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经济方面的作用。这对乡村乃至国家的发展都具有现实的意义。本文从理论出发,将社会资本分为结构型和认知型两种类别,以绿凤村为调查范围,对该村村民所拥有的在微观层面上的社会资本以及其经济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并结合各人口统计变量,利用SPSS19.0对该村村民拥有的社会资本以及经济水平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利用相关分析,探讨社会资本是如何影响村民经济状况的。
一、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一)文献回顾
1.国外研究评述
大部分国外学者从社会资本出发,探讨了其对经济的重要影响,包括劳动力市场、贫困问题、收入和福利等。学者们在理论和实证方面都做出了了大量努力,得出了社会资本对经济具有重要的影响。帕特南认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便是主体拥有良好的社会资本。同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资本的强弱决定的。[3]但是,相对于国内研究来看,在国外的研究中只有小部分是着眼于农村。例如,Tiepoh M Geepu Nah和Bill利用加拿大农民的数据,发现人们组织和使用社会资本的能力,的确会影响他们的收入水平。[4]另外,Miquel等基于我国农村的调查结论,指出社会资本对农村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xzgl/9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