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照顾对子女就业和生活的影响研究
随着老龄化的加重,老年照顾问题逐渐显现,子女照顾者承担着巨大的压力负荷。本文在南京市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选择子女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统计学方法研究子女照顾者的照顾负荷及其对子女照顾者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缓解子女照顾者照顾负荷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显示,子女照顾者的照顾负荷受到照顾时间和被照顾者自理能力的显著影响;照顾负荷与子女照顾者的经济水平状况、工作冲突状况、身体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交状况显著相关;可以通过强化国家责任、完善福利政策、减轻经济负担、优化照顾资源和增强护理能力,关注心理健康等方面来降低子女照顾者的照顾负荷。
目录
摘要2
关键词2
Abstract2
Keywords2
一、绪论2
研究背景2
研究目的3
(三)研究意义3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3
1.国内研究现状3
2.国外研究现状4
3.文献评价4
二、研究方法和调研样本概况5
(一)研究方法5
1.文献研究法5
2.实证研究法5
3.定性和定量分析5
(二)研究样本概况5
1.子女照顾者的特征5
2.被照顾者的特征6
三、老年照顾的现状分析6
老年照顾内容6
1.居住安排和照顾时间7
2.日常照顾内容7
照顾资源的使用7
四、老年照顾对子女照顾者的影响分析7
(一)子女照顾者的照顾负荷及影响因素7
1.子女照顾者的照顾负荷7
2.子女照顾者照顾负荷的影响因素分析8
(二)照顾负荷对子女照顾者的影响9
1.对工作的影响9
2.对生活的影响 10
五、缓解子女照顾者照顾负荷的对策建议 10
(一)强调国家责任,提供法律保护 10
(二)完善福利政策,提供政策支持 11
(三)平衡家庭收支,减轻经济负担 11
(四)优化照顾资源,提供照顾协助 11
(五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提高照护能力,关注心理负担 12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附录 14
老年照顾对子女就业和生活的影响研究
引言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据统计年鉴资料,2013年我国人口总数达13.6亿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提高到9.7%,远超过老龄化临界标准。预计到2030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将达25%,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增加到32%,中国人口的老龄化还将继续加剧。老年人口比例增多,社会养老压力随之增大,老年照顾成为社会焦点问题。照顾老年人的责任分配、完善养老照顾服务等也成为众学者研究的热点。
长期以来,在“养儿防老”及“孝道”等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下,家庭成员一直是老年人享受照顾服务的重要依靠,子女在照顾老年人上一直负有重要的责任。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大众思想观念的转变,核心家庭模式逐渐取代传统的大家庭模式成为主流,逐渐呈现“倒金字塔”型的家庭人口代际结构。与此同时,“少子化”问题也愈演愈烈,独生子女需要独自肩负照料年老父母的重担。现行生育政策已适度放宽,但长久以来的计划生育影响将会持续一段时间,现有独生子女到结婚年龄,可能需要同时照料四到八个老年人,照顾压力大。
老龄化的程度加深和社会养老压力的增大,引得学者对老年人养老服务和养老福利的关注,从探究老年照顾责任分担、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养老服务内容丰富和养老服务队伍壮大等角度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照顾老年人的巨大压力,对照顾者的经济、工作、身体、心理和社交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对于缓解子女压力和福利弥补方面的研究却相对缺乏,关注较少。
(二)研究目的
本文在南京市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选择子女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统计学方法研究子女照顾者的照顾负荷及其对子女照顾者的影响,并为缓解子女照顾者照顾负荷提供可行性建议。
(三)研究意义
在老年照顾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下,各学者将研究的重点放在老年人的福利上,对老年照顾的供给与需求等进行了较多的论证,却相对缺少对子女照顾者福利的研究。本文从子女照顾者的福利出发,客观反映当前老年照顾的现状及当前老龄化加剧带给子女的压力,研究老年照顾带给子女照顾者工作及生活上的影响,以此引起老龄研究者和社会制度设计者关注,为缓解子女照顾者照顾压力提供可行性建议。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1)老年照顾的概念
(2)服务内容的分类
老年人对老年照顾内容具有各自的偏好。当前学者对老年照顾的内容已有详细的描述,但总体来看,结合老年人需求与社会供给进行比较的研究较少,在老年人照料服务内容的创新构想上,也缺少针对性、层次化,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3)老年照顾对子女照顾者的影响
在传统家庭照顾中,子女劳动参与程度与老年照顾责任间的冲突日渐显著。经济学理论上一般存在两种假设来解释老年照顾对子女照顾者工作的影响,分别是通过减少工作时间来获得更多时间来照顾老人,或者是通过将更多时间的投入工作从而能够实现购买正式照顾资源(蒋承、赵晓军,2009)[7]。老年照顾对女性照顾者的就业的影响是负面的。据统计,提供照顾帮助的女性的劳动参与率相比不需要承担照顾责任的子女下降了23.8%(范红丽、陈璐,2015)[8]。马焱和李龙(2014)以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为基础,探讨城镇已婚中青年女性度老年父母的照顾活动与其就业状况的关系。结果显示,若城镇已婚中青年女性同时也是老年照料提供者,则更难以进入劳动力市场[9] 。.黄枫(2012)利用19912009年"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CNHS)数据及面板数据分析和工具变量方法研究发现,长时间、高强度的照料活动对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更大,劳动参与率将下降69.5%[10]。老年照顾对于子女的劳动参与率和工作时间都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
照顾父母的妇女每周的工作时间越长,而空闲时间越少,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她们的压力,影响身体和心理健康。顾和军和刘云平(2012)在分析CLHLS数据的基础上,对照顾父母对农村已婚妇女健康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照料父母的妇女较不照料父母的子女而言,自评健康状况好或非常好的概率低7.4%,已婚妇女自评健康与照顾父母情况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11]。刘岚,陈功(2010)在研究后发现,在中国城镇地区,照顾父母的妇女和不照顾父母的妇女作比较,健康状况好或非常好的自评概率分别降低2.6%、3.3%,但后者在统计上不显著,说明照料父母对中国农村已婚妇女健康的不利影响要大于城镇妇女[12]。老年照顾不仅对老年人自身有影响,对照顾者也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老年照顾对子女就业和照顾者健康的研究成为热点,除已有的计量分析外,还需要更加直观的描述和统计。
目录
摘要2
关键词2
Abstract2
Keywords2
一、绪论2
研究背景2
研究目的3
(三)研究意义3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3
1.国内研究现状3
2.国外研究现状4
3.文献评价4
二、研究方法和调研样本概况5
(一)研究方法5
1.文献研究法5
2.实证研究法5
3.定性和定量分析5
(二)研究样本概况5
1.子女照顾者的特征5
2.被照顾者的特征6
三、老年照顾的现状分析6
老年照顾内容6
1.居住安排和照顾时间7
2.日常照顾内容7
照顾资源的使用7
四、老年照顾对子女照顾者的影响分析7
(一)子女照顾者的照顾负荷及影响因素7
1.子女照顾者的照顾负荷7
2.子女照顾者照顾负荷的影响因素分析8
(二)照顾负荷对子女照顾者的影响9
1.对工作的影响9
2.对生活的影响 10
五、缓解子女照顾者照顾负荷的对策建议 10
(一)强调国家责任,提供法律保护 10
(二)完善福利政策,提供政策支持 11
(三)平衡家庭收支,减轻经济负担 11
(四)优化照顾资源,提供照顾协助 11
(五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提高照护能力,关注心理负担 12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附录 14
老年照顾对子女就业和生活的影响研究
引言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据统计年鉴资料,2013年我国人口总数达13.6亿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提高到9.7%,远超过老龄化临界标准。预计到2030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将达25%,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增加到32%,中国人口的老龄化还将继续加剧。老年人口比例增多,社会养老压力随之增大,老年照顾成为社会焦点问题。照顾老年人的责任分配、完善养老照顾服务等也成为众学者研究的热点。
长期以来,在“养儿防老”及“孝道”等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下,家庭成员一直是老年人享受照顾服务的重要依靠,子女在照顾老年人上一直负有重要的责任。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大众思想观念的转变,核心家庭模式逐渐取代传统的大家庭模式成为主流,逐渐呈现“倒金字塔”型的家庭人口代际结构。与此同时,“少子化”问题也愈演愈烈,独生子女需要独自肩负照料年老父母的重担。现行生育政策已适度放宽,但长久以来的计划生育影响将会持续一段时间,现有独生子女到结婚年龄,可能需要同时照料四到八个老年人,照顾压力大。
老龄化的程度加深和社会养老压力的增大,引得学者对老年人养老服务和养老福利的关注,从探究老年照顾责任分担、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养老服务内容丰富和养老服务队伍壮大等角度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照顾老年人的巨大压力,对照顾者的经济、工作、身体、心理和社交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对于缓解子女压力和福利弥补方面的研究却相对缺乏,关注较少。
(二)研究目的
本文在南京市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选择子女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统计学方法研究子女照顾者的照顾负荷及其对子女照顾者的影响,并为缓解子女照顾者照顾负荷提供可行性建议。
(三)研究意义
在老年照顾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下,各学者将研究的重点放在老年人的福利上,对老年照顾的供给与需求等进行了较多的论证,却相对缺少对子女照顾者福利的研究。本文从子女照顾者的福利出发,客观反映当前老年照顾的现状及当前老龄化加剧带给子女的压力,研究老年照顾带给子女照顾者工作及生活上的影响,以此引起老龄研究者和社会制度设计者关注,为缓解子女照顾者照顾压力提供可行性建议。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1)老年照顾的概念
(2)服务内容的分类
老年人对老年照顾内容具有各自的偏好。当前学者对老年照顾的内容已有详细的描述,但总体来看,结合老年人需求与社会供给进行比较的研究较少,在老年人照料服务内容的创新构想上,也缺少针对性、层次化,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3)老年照顾对子女照顾者的影响
在传统家庭照顾中,子女劳动参与程度与老年照顾责任间的冲突日渐显著。经济学理论上一般存在两种假设来解释老年照顾对子女照顾者工作的影响,分别是通过减少工作时间来获得更多时间来照顾老人,或者是通过将更多时间的投入工作从而能够实现购买正式照顾资源(蒋承、赵晓军,2009)[7]。老年照顾对女性照顾者的就业的影响是负面的。据统计,提供照顾帮助的女性的劳动参与率相比不需要承担照顾责任的子女下降了23.8%(范红丽、陈璐,2015)[8]。马焱和李龙(2014)以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为基础,探讨城镇已婚中青年女性度老年父母的照顾活动与其就业状况的关系。结果显示,若城镇已婚中青年女性同时也是老年照料提供者,则更难以进入劳动力市场[9] 。.黄枫(2012)利用19912009年"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CNHS)数据及面板数据分析和工具变量方法研究发现,长时间、高强度的照料活动对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更大,劳动参与率将下降69.5%[10]。老年照顾对于子女的劳动参与率和工作时间都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
照顾父母的妇女每周的工作时间越长,而空闲时间越少,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她们的压力,影响身体和心理健康。顾和军和刘云平(2012)在分析CLHLS数据的基础上,对照顾父母对农村已婚妇女健康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照料父母的妇女较不照料父母的子女而言,自评健康状况好或非常好的概率低7.4%,已婚妇女自评健康与照顾父母情况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11]。刘岚,陈功(2010)在研究后发现,在中国城镇地区,照顾父母的妇女和不照顾父母的妇女作比较,健康状况好或非常好的自评概率分别降低2.6%、3.3%,但后者在统计上不显著,说明照料父母对中国农村已婚妇女健康的不利影响要大于城镇妇女[12]。老年照顾不仅对老年人自身有影响,对照顾者也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老年照顾对子女就业和照顾者健康的研究成为热点,除已有的计量分析外,还需要更加直观的描述和统计。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xzgl/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