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乡镇政府机构改革路径研究
:改革开放后经济迅猛发展日新月异,城镇化进程不断地发展旧的行政体制逐渐适应不了迅速变化的经济形势,国家也早已认识到政府机构改革势必推进,经过七次机构改革基层乡镇政府改革不断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中。乡镇政府是我国行政体制的末梢,是改革的最基础也是最艰难的地方。乡镇政府的改革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我国全面小康、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伟大目标的建设。本文通过对乡镇政府的运转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分析其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所在,再结合对分路口镇的走访调查结合实例分析出我国基层乡镇政府机构改革路径并提出建议。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2
(一)研究背景 2
(二)研究意义 2
1.理论意义 2
2.现实意义 2
二、当前乡镇政府机构基本情况分析 3
(一)乡镇政府机构运转现状 3
(二)乡镇政府机构存在的弊端 4
1.机构设置庞大臃肿、在编人员严重膨胀 4
2.乡镇机构政府职能定位模糊 4
3.机构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4
4.乡镇政府工作方式和传统的科层式结构不相匹配 4
三、分路口镇机构改革的具体路径 4
(一)分路口镇基本概况 4
(二)分路口镇机构改革概况 4
(三)分路口镇2006年机构改革所取得的成效 5
1.机构得到了优化,人员精简许多 5
2.政府职能得到转变 5
3.大幅降低了行政成本 5
4.政府工作人员素质进一步提升 5
四、目前分路口镇政府改革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6
(一)政府职能转变不彻底 6
(二)机构设置仍不合理 6
(三)机构人员分流难度大成本高 7
(四)上级政府配套改革措施不全面 7
五、城镇化背景下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建议 7
(一)明确界定乡镇政府职能 7
(二)拓宽人员分流的渠道 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1.实行公正公开的竞争上岗机制。 7
2.完善保障制度并给予离职补偿 8
3.充分挖掘分流人员价值 8
(三)充分发挥农村社会力量 8
1.确定农民在农村建设和机构改革中的作用 8
2.鼓励支持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8
(四)定编立法,维系改革成果 8
(五)推行科学的绩效考核模式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城镇化背景下我国乡镇政府机构改革路径研究以安徽省六安市分路口镇为例
引言
引言
研究背景及意义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30年,经济的发展带动着社会结构和人民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政府结构和弊端也逐渐显现,进而对政府机构的设置和管理方式也不断提出新的挑战[1]。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农村人逐渐流向城市,城镇化不断加快,农村环境发生变化,深化乡镇政府改革,这样也符合我国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经济的不断发展就必然会带来城镇化进程加快,在当如今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旧的体制和政府设置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情形。因此从1982年开始至2013年我国总共进行了7次政府机构改革,大概每5年进行一次,每一次改革都是在不同的背景提出的,取得了一些成效,同时也体现出一些问题来。基层乡镇政府是我国行政体系的根基,党和国家所有面向农村社会的方针政策最终都由乡镇政府执行和实施,在农村社会扮演着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公共设施建设的执行者和策划者身份。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就显得更加的迫切。[2]乡镇政府因其特殊的存在环境,使得其存在职能就是区域内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样其社会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3]。乡镇政府直接面向人民群众,也代表着群众眼中的政府形象,同时任何一项国家政策方针都是由乡镇政府执行实施。而一直以来的乡镇政府改革,总是取得短暂成效之后再陷入困境中,深入研究乡镇政府改革的进程以及存在问题对其进行分析,从其身处的特殊环境下手,摸索出乡镇政府机构改革的有效实现路径[4],对以后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国家政策制定都有很大的意义。从大的方面来说,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和三农问题的解决。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乡镇政府改革在我国机构改革中意义重大,是最基础的最艰难的环节。只要处理好乡镇政府改革中的问题,我国机构改革的进程也就基本完成。我国现行研究对于乡镇政府改革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宏观层面上,对于微观层面上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乡镇政府改革总是有着短暂的成效后来有膨胀回来,本文通过对于乡镇政府改革中的存在问题,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原因分析,从理论上提出对于改革路径的对策和建议。丰富了目前对于乡镇政府改革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理论依据,从根源路径着手去改革,对于解决基层政府改革问题会有很大的意义。
2.现实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六十一条规定,乡、镇人民政府要执行上级国家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发布决定和命令,以及办理上一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5]所以国家任何一项政策的出台和颁布实施,都最终通过基层政府来实施。这是国家权力的实施机关,基层政府不像上级机关,是直接对口接触广大群众的,人民群众的关注点在哪,每一项政策的真实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基层政府都可以获得最直接的一手信息。基层政府改革是国家推行的整个政府机构改革中最艰难最困难的环节,如若是将基层乡镇政府改革深入推行,那么整个国家的政府改革进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目标也就基本上成熟了。为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6]那么不断推进乡镇政府机构改革研究就有重大的意义了,具体有以下几点:
(1)深化基层政府改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客观条件
党的十六大就提出了到2020年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完成这一伟大目标就必须让农民这一群体达到全面小康的水平,完成全面小康的目标那就必须让农民享受到更多的公共产品,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基层乡镇政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所以,要想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那就必须不断地深化基层政府机构改革加强其公共服务职能来满足广大群众对公共产品的需求。
(2)深化基层政府改革为完善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系提供了保障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2
(一)研究背景 2
(二)研究意义 2
1.理论意义 2
2.现实意义 2
二、当前乡镇政府机构基本情况分析 3
(一)乡镇政府机构运转现状 3
(二)乡镇政府机构存在的弊端 4
1.机构设置庞大臃肿、在编人员严重膨胀 4
2.乡镇机构政府职能定位模糊 4
3.机构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4
4.乡镇政府工作方式和传统的科层式结构不相匹配 4
三、分路口镇机构改革的具体路径 4
(一)分路口镇基本概况 4
(二)分路口镇机构改革概况 4
(三)分路口镇2006年机构改革所取得的成效 5
1.机构得到了优化,人员精简许多 5
2.政府职能得到转变 5
3.大幅降低了行政成本 5
4.政府工作人员素质进一步提升 5
四、目前分路口镇政府改革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6
(一)政府职能转变不彻底 6
(二)机构设置仍不合理 6
(三)机构人员分流难度大成本高 7
(四)上级政府配套改革措施不全面 7
五、城镇化背景下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建议 7
(一)明确界定乡镇政府职能 7
(二)拓宽人员分流的渠道 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1.实行公正公开的竞争上岗机制。 7
2.完善保障制度并给予离职补偿 8
3.充分挖掘分流人员价值 8
(三)充分发挥农村社会力量 8
1.确定农民在农村建设和机构改革中的作用 8
2.鼓励支持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8
(四)定编立法,维系改革成果 8
(五)推行科学的绩效考核模式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城镇化背景下我国乡镇政府机构改革路径研究以安徽省六安市分路口镇为例
引言
引言
研究背景及意义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30年,经济的发展带动着社会结构和人民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政府结构和弊端也逐渐显现,进而对政府机构的设置和管理方式也不断提出新的挑战[1]。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农村人逐渐流向城市,城镇化不断加快,农村环境发生变化,深化乡镇政府改革,这样也符合我国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经济的不断发展就必然会带来城镇化进程加快,在当如今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旧的体制和政府设置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情形。因此从1982年开始至2013年我国总共进行了7次政府机构改革,大概每5年进行一次,每一次改革都是在不同的背景提出的,取得了一些成效,同时也体现出一些问题来。基层乡镇政府是我国行政体系的根基,党和国家所有面向农村社会的方针政策最终都由乡镇政府执行和实施,在农村社会扮演着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公共设施建设的执行者和策划者身份。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就显得更加的迫切。[2]乡镇政府因其特殊的存在环境,使得其存在职能就是区域内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样其社会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3]。乡镇政府直接面向人民群众,也代表着群众眼中的政府形象,同时任何一项国家政策方针都是由乡镇政府执行实施。而一直以来的乡镇政府改革,总是取得短暂成效之后再陷入困境中,深入研究乡镇政府改革的进程以及存在问题对其进行分析,从其身处的特殊环境下手,摸索出乡镇政府机构改革的有效实现路径[4],对以后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国家政策制定都有很大的意义。从大的方面来说,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和三农问题的解决。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乡镇政府改革在我国机构改革中意义重大,是最基础的最艰难的环节。只要处理好乡镇政府改革中的问题,我国机构改革的进程也就基本完成。我国现行研究对于乡镇政府改革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宏观层面上,对于微观层面上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乡镇政府改革总是有着短暂的成效后来有膨胀回来,本文通过对于乡镇政府改革中的存在问题,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原因分析,从理论上提出对于改革路径的对策和建议。丰富了目前对于乡镇政府改革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理论依据,从根源路径着手去改革,对于解决基层政府改革问题会有很大的意义。
2.现实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六十一条规定,乡、镇人民政府要执行上级国家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发布决定和命令,以及办理上一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5]所以国家任何一项政策的出台和颁布实施,都最终通过基层政府来实施。这是国家权力的实施机关,基层政府不像上级机关,是直接对口接触广大群众的,人民群众的关注点在哪,每一项政策的真实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基层政府都可以获得最直接的一手信息。基层政府改革是国家推行的整个政府机构改革中最艰难最困难的环节,如若是将基层乡镇政府改革深入推行,那么整个国家的政府改革进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目标也就基本上成熟了。为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6]那么不断推进乡镇政府机构改革研究就有重大的意义了,具体有以下几点:
(1)深化基层政府改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客观条件
党的十六大就提出了到2020年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完成这一伟大目标就必须让农民这一群体达到全面小康的水平,完成全面小康的目标那就必须让农民享受到更多的公共产品,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基层乡镇政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所以,要想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那就必须不断地深化基层政府机构改革加强其公共服务职能来满足广大群众对公共产品的需求。
(2)深化基层政府改革为完善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系提供了保障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xzgl/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