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b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2016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大力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对于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从主观规范、行为态度以及感觉行为控制三个角度来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通过开展实地调研的形式,运用二元logistics模型分析发现三者中均存在对其创业意愿显著性影响的变量,且影响方向均为正负兼有。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培养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创业主动性、提高该群体的的创业兴趣、保障该群体的创业发展前景等建议。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 1
一、相关概念和理论2
(一)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定义2
(二)关于创业意愿概念的定义2
(三) 计划行为理论 2
二、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3
(一)行为态度对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意愿的影响 3
(二)主观规范对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意愿的影响 4
(三)感知行为控制对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意愿的影响 4
三、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5
(一)方案设计 5
1. 样本的确定5
2. 问卷设计5
3. 数据收集和处理5
(二)样本的描述性分析5
(三)回归模型6
(四)结果与分析7
1.回归分析7
2.结果讨论8
四、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的政策建议9
(一)行为态度方面9
(二)主观规范方面9
(三)感知行为控制方面9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10
(一)研究结论10
(二)研究展望11
致谢11
参考文献12
附录A 新生代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调查问卷 13
TPB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
引言
引言
2014年12月,“新常态”一次被首次提出并逐渐公众的关注视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中国经济新常态伴随着新问题、新矛盾,并存在一定的潜在的风险,对劳动关系的各个领域都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这将对我国超过两亿的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将会产生影响巨大的冲击。因为他们大多是“80后”、“90后”,他们的受教育的程度更高、市民化倾向更强、生活期望值更高、创业意愿更为强烈。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他们越来越不甘于通过辛苦的体力劳动来换取低额的收入,而是选择通过创业来寻求突破,表现出强烈的创业愿望。2016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就业创业作为共享发展的重要内容,提出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要适应城镇化建设的需要,深入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由此可见,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可以有效应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难问题。
在学界,学者们逐渐把“新生代农民工”当做热点研究对象,国内外的学者在此研究范围从不同的视角、运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众多的研究,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方面,目前相关的研究大多紧随“返乡创业”的潮流,但是“返乡”并非只是农民工选择创业的唯一途径,仍有很多新生代农民工选择在务工本地创业或者去更发达的异地创业;另一方面,已有实证研究大多缺少坚实的理论基础,多从主观角度来选取自变量,从计划行为理论的角度分析问题的研究仍然比较匮乏。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特殊性,对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意愿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证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基于此,本研究将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注重研究视角的拓展,继续深化对该群体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一、相关概念和理论
(一)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定义
作为目前我国庞大农民工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状况对中国的将来的进步与发展都具有关键作用。来自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显示,在2013全国农民工的总人数约为2. 69亿,其中新生代农民工约占全国农民工总数的46.6%,几乎达到半数[1]。王春光第一次提出“新生代农民工”这一新定义,他认为新生代农民工是年龄在 25 岁左右,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外出务工的,与第一代农民工在社会阅历和务工经历上有明显的差别。相关学者对其界定也较多,但大都以年龄作为界定标准[2]。比如刘美玉将新生代农民工的年龄界定为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城市中打拼的户籍为农村的人员。这其中还包括在父辈在城市打工的青年农民工,他们虽然在城市环境下出生或成长,但是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已经完全脱离了农村[3]。
经过以上学者的研究,本研究将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定义为:第一在年龄方面,他们是年龄在37岁以下的年轻一代的农民;第二在职业方面,他们主要从事低技能要求的体力或者半体力非农业生产的外出务工经商者;第三在社会身份方面,上一辈是农民或者农民工,他们为拥有农村户籍的农民。
(二)关于创业意愿概念的定义
Bird把创业意愿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对创业行为进行预测进而引导创业者采取行动来完成既定的目标[4]。Krueger认为创业意愿是一种潜在创业者选择创业与否的主观态度,它既包括人们与创业者的特点与品质的相像程度,也包括对创业态度和能力的普遍描述[5]。基于以上研究,Thompson在提出了“创业意愿有助于人们去研究开办新的公司、企业并且降低了排斥的可能性,这种特征将个体具有创业意愿与具有创业特质区分开来[6]。归纳上述的观点,本研究将创业意愿界定为,在充分了解外部环境因素的情况下,潜在创业者对于从事创业活动与否的一种多方面的主观立场,并且预测其创业行为。
(三)计划行为理论
计划行为理论(TPB)的前身是Ajzen和Fishbein在1973年提出的理性行动理论(theory ofreasoned action, TRA)。TPB认为,行为态度(behavioral attitude)和主观规范(subjective norms)直接作用于行为意向((behavioral intention),而行为意向则直接决定实际行为[7]。但Ajzen研究发现人的行为并非全部出自本意,而是处在控制之下,所以TRA不能适用于所有的情况,因此他增加了对自我“行为控制认知”(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将TRA予以扩充完善,由此产生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 1
一、相关概念和理论2
(一)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定义2
(二)关于创业意愿概念的定义2
(三) 计划行为理论 2
二、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3
(一)行为态度对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意愿的影响 3
(二)主观规范对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意愿的影响 4
(三)感知行为控制对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意愿的影响 4
三、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5
(一)方案设计 5
1. 样本的确定5
2. 问卷设计5
3. 数据收集和处理5
(二)样本的描述性分析5
(三)回归模型6
(四)结果与分析7
1.回归分析7
2.结果讨论8
四、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的政策建议9
(一)行为态度方面9
(二)主观规范方面9
(三)感知行为控制方面9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10
(一)研究结论10
(二)研究展望11
致谢11
参考文献12
附录A 新生代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调查问卷 13
TPB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
引言
引言
2014年12月,“新常态”一次被首次提出并逐渐公众的关注视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中国经济新常态伴随着新问题、新矛盾,并存在一定的潜在的风险,对劳动关系的各个领域都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这将对我国超过两亿的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将会产生影响巨大的冲击。因为他们大多是“80后”、“90后”,他们的受教育的程度更高、市民化倾向更强、生活期望值更高、创业意愿更为强烈。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他们越来越不甘于通过辛苦的体力劳动来换取低额的收入,而是选择通过创业来寻求突破,表现出强烈的创业愿望。2016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就业创业作为共享发展的重要内容,提出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要适应城镇化建设的需要,深入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由此可见,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可以有效应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难问题。
在学界,学者们逐渐把“新生代农民工”当做热点研究对象,国内外的学者在此研究范围从不同的视角、运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众多的研究,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方面,目前相关的研究大多紧随“返乡创业”的潮流,但是“返乡”并非只是农民工选择创业的唯一途径,仍有很多新生代农民工选择在务工本地创业或者去更发达的异地创业;另一方面,已有实证研究大多缺少坚实的理论基础,多从主观角度来选取自变量,从计划行为理论的角度分析问题的研究仍然比较匮乏。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特殊性,对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意愿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证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基于此,本研究将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注重研究视角的拓展,继续深化对该群体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一、相关概念和理论
(一)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定义
作为目前我国庞大农民工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状况对中国的将来的进步与发展都具有关键作用。来自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显示,在2013全国农民工的总人数约为2. 69亿,其中新生代农民工约占全国农民工总数的46.6%,几乎达到半数[1]。王春光第一次提出“新生代农民工”这一新定义,他认为新生代农民工是年龄在 25 岁左右,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外出务工的,与第一代农民工在社会阅历和务工经历上有明显的差别。相关学者对其界定也较多,但大都以年龄作为界定标准[2]。比如刘美玉将新生代农民工的年龄界定为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城市中打拼的户籍为农村的人员。这其中还包括在父辈在城市打工的青年农民工,他们虽然在城市环境下出生或成长,但是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已经完全脱离了农村[3]。
经过以上学者的研究,本研究将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定义为:第一在年龄方面,他们是年龄在37岁以下的年轻一代的农民;第二在职业方面,他们主要从事低技能要求的体力或者半体力非农业生产的外出务工经商者;第三在社会身份方面,上一辈是农民或者农民工,他们为拥有农村户籍的农民。
(二)关于创业意愿概念的定义
Bird把创业意愿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对创业行为进行预测进而引导创业者采取行动来完成既定的目标[4]。Krueger认为创业意愿是一种潜在创业者选择创业与否的主观态度,它既包括人们与创业者的特点与品质的相像程度,也包括对创业态度和能力的普遍描述[5]。基于以上研究,Thompson在提出了“创业意愿有助于人们去研究开办新的公司、企业并且降低了排斥的可能性,这种特征将个体具有创业意愿与具有创业特质区分开来[6]。归纳上述的观点,本研究将创业意愿界定为,在充分了解外部环境因素的情况下,潜在创业者对于从事创业活动与否的一种多方面的主观立场,并且预测其创业行为。
(三)计划行为理论
计划行为理论(TPB)的前身是Ajzen和Fishbein在1973年提出的理性行动理论(theory ofreasoned action, TRA)。TPB认为,行为态度(behavioral attitude)和主观规范(subjective norms)直接作用于行为意向((behavioral intention),而行为意向则直接决定实际行为[7]。但Ajzen研究发现人的行为并非全部出自本意,而是处在控制之下,所以TRA不能适用于所有的情况,因此他增加了对自我“行为控制认知”(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将TRA予以扩充完善,由此产生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xzgl/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