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困境和对策研究中国农村卫生协会的调查
改革开放以后,全国经济的发展实现了重大突破,在此背景下,农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也有了巨大改变。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紧跟经济发展步伐,切实保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有效运行,对于实现中华民族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在基于对中国农村卫生协会的调查、农村地区公共产品供给现状的分析及参考相关资料等基础上,首先,明确了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优势条件,其次,着重分析了参与过程中的主要困境,最后,综合多方面因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
1.研究背景 1
2.研究意义 2
(二)国内外研究概述 2
1.国外研究现状 2
2.国内研究现状 2
3.国内外文献综述 2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2
1.研究目标 2
2.研究思路 2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 3
1.研究方法 3
2.研究创新 3
二、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概述 3
(一)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相关概念 3
1.社会组织 3
2.公共产品 3
(二)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新机遇 3
1.参与机会的增加 3
2.资金支持主体的扩充 3
3.主体之间的合作 4
(三)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优势 4
1.非营利性禁止私有化 4
2.贴近目标,提高满意度 4
3.个性化服务,提高效率 4
4.提高素质,巩固成效 5
三、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分析——以中国农村卫生协会为例 5
(一)中国农村卫生协会发展概况 5
(二)农村地区公共产品供给的基本概况 5
1.总体改善,总量不足 5
2.政府主导,供求失衡 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3.重建设,轻管理 6
(三)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实困境 6
1.资格受限,难获信任 6
2.人员不足,工作不便 6
3.缺乏支持,发育迟缓 6
四、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困境分析 7
(一)社会组织自身的局限性 7
1.门槛过高,过程繁杂 7
2.需求增加,培训不足 7
3.数量不足,规模偏小 7
4.缺乏约束,公信不强 7
(二)政府缺乏政策引导和政策支持 7
1.政府职能转移无序 7
2.政府引导扶持不足 8
五、优化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对策建议 8
(一)政府层面: 转变职能,引导支持 8
1.明确职能转变中的角色定位 8
2.改革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 8
3.加大财政的持续支持 9
4.完善政策的配套供给 9
(二)社会组织层面: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9
1.社会组织拓宽服务领域,加强品牌建设 9
2.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团队素质 9
3.增强内部治理,提高社会公信力 9
(三)社会层面:积极促进公众与企业参与 10
1.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10
2.拓宽社会参与方式 10
3.鼓励社会持续参与 10
结语 10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困境和对策研究
——基于中国农村卫生协会的调查
引言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伴随中国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农村地区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数量、种类、质量都有了进一步的要求,而与农民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公共产品供给需求相比,政府公共财政投入相对较少、社会资源配置失当、公共服务体制改革迟缓等问题不断突出,这些都使政府公共服务供给面临严峻挑战。
2.研究意义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社会组织的参与,对于社会组织本身而言,可提高其发展活力,督促其践行社会义务与责任;对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参与机制而言,可以促进中国多元化公共服务治理的改革创新,突破以往政府部门主导的供给机制,提升供应商的多元化组织性,促进各组织的协调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概述
1.国外研究现状
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产品供给困境。“志愿失灵”现象普遍存在于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中,组织对于慈善方面的供给不足、存在家长作风、具有业余性、服务对象存在局限性,萨拉蒙(1998)指出。另外,萨拉蒙也强调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应该是彼此依赖、合作分工,而不是相互竞争的关系1。
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产品供给方式。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具有四种合作表现形式——公共服务社区化、签订承包合同、特许经营、政府财税政策扶持,盖布勒(1996)在其文章中指出2。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需要更多的政府支持,在利用政府官方行政权威的基础上,借助一些官办、半官办社团的行政网络进入政府网络,以此提高支持率,米格达尔(2001)强调3。
2.国内研究现状
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产品供给方式。陈天祥(2013)提出自己的观点,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主要形式应该由合同承包、政府补助、凭单等部分组成6。陆明远(2010)从国外已有经验出发,指出非公益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表现形式为——合同外包、特许经营、特定补助、凭单制等7。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
1.研究背景 1
2.研究意义 2
(二)国内外研究概述 2
1.国外研究现状 2
2.国内研究现状 2
3.国内外文献综述 2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2
1.研究目标 2
2.研究思路 2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 3
1.研究方法 3
2.研究创新 3
二、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概述 3
(一)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相关概念 3
1.社会组织 3
2.公共产品 3
(二)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新机遇 3
1.参与机会的增加 3
2.资金支持主体的扩充 3
3.主体之间的合作 4
(三)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优势 4
1.非营利性禁止私有化 4
2.贴近目标,提高满意度 4
3.个性化服务,提高效率 4
4.提高素质,巩固成效 5
三、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分析——以中国农村卫生协会为例 5
(一)中国农村卫生协会发展概况 5
(二)农村地区公共产品供给的基本概况 5
1.总体改善,总量不足 5
2.政府主导,供求失衡 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3.重建设,轻管理 6
(三)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实困境 6
1.资格受限,难获信任 6
2.人员不足,工作不便 6
3.缺乏支持,发育迟缓 6
四、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困境分析 7
(一)社会组织自身的局限性 7
1.门槛过高,过程繁杂 7
2.需求增加,培训不足 7
3.数量不足,规模偏小 7
4.缺乏约束,公信不强 7
(二)政府缺乏政策引导和政策支持 7
1.政府职能转移无序 7
2.政府引导扶持不足 8
五、优化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对策建议 8
(一)政府层面: 转变职能,引导支持 8
1.明确职能转变中的角色定位 8
2.改革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 8
3.加大财政的持续支持 9
4.完善政策的配套供给 9
(二)社会组织层面: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9
1.社会组织拓宽服务领域,加强品牌建设 9
2.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团队素质 9
3.增强内部治理,提高社会公信力 9
(三)社会层面:积极促进公众与企业参与 10
1.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10
2.拓宽社会参与方式 10
3.鼓励社会持续参与 10
结语 10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困境和对策研究
——基于中国农村卫生协会的调查
引言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伴随中国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农村地区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数量、种类、质量都有了进一步的要求,而与农民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公共产品供给需求相比,政府公共财政投入相对较少、社会资源配置失当、公共服务体制改革迟缓等问题不断突出,这些都使政府公共服务供给面临严峻挑战。
2.研究意义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社会组织的参与,对于社会组织本身而言,可提高其发展活力,督促其践行社会义务与责任;对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参与机制而言,可以促进中国多元化公共服务治理的改革创新,突破以往政府部门主导的供给机制,提升供应商的多元化组织性,促进各组织的协调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概述
1.国外研究现状
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产品供给困境。“志愿失灵”现象普遍存在于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中,组织对于慈善方面的供给不足、存在家长作风、具有业余性、服务对象存在局限性,萨拉蒙(1998)指出。另外,萨拉蒙也强调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应该是彼此依赖、合作分工,而不是相互竞争的关系1。
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产品供给方式。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具有四种合作表现形式——公共服务社区化、签订承包合同、特许经营、政府财税政策扶持,盖布勒(1996)在其文章中指出2。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需要更多的政府支持,在利用政府官方行政权威的基础上,借助一些官办、半官办社团的行政网络进入政府网络,以此提高支持率,米格达尔(2001)强调3。
2.国内研究现状
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产品供给方式。陈天祥(2013)提出自己的观点,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主要形式应该由合同承包、政府补助、凭单等部分组成6。陆明远(2010)从国外已有经验出发,指出非公益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表现形式为——合同外包、特许经营、特定补助、凭单制等7。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xzgl/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