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冷链物流配送模式的优化选择以顺丰优选为例

目 录
1 引言 1
2 食品冷链物流概述 1
2.1 食品冷链物流的内涵 1
2.2 食品冷链物流的特点 1
3 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现状分析 2
3.1 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2
3.2 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存在问题 3
4 食品冷链物流配送模式分析 4
4.1 自营物流模式 4
4.2 自营物流+第三方物流模式 5
4.3 自营物流模式+消费者自提/自营配送模式 6
5 食品冷链物流配送模式优化研究 7
5.1 食品冷链物流配送模式优化的思路 7
5.2 食品冷链物流配送模式优化选择常用的方法 7
6 以顺丰优选为例对食品冷链物流配送进行分析 8
6.1 顺丰优选冷链物流现状分析8
6.2 顺丰优选的SWOT分析模型8
6.3 顺丰优选物流配送模式的优化选择 10
7 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 11
7.1 加快完善我国食品冷链物流体系11
7.2 加强冷链物流硬件设施建设11
7.3 快速构建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整体规划 12
7.4 积极发展食品冷链物流中的软件技术12
7.5 大力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 12
结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15
1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断深入,居民收入稳定,消费水平提高,人们逐渐开始追求高品质生活。诸如肉类、水产、蔬菜、水果等“小批量、多品种、高保鲜”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生鲜食品已成为消费的主导趋势,因此人们对冷链物流运作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专业冷链技术的发展,推动食品冷链物流行业的建立,从而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在社会中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冷链物流已是当前全球热门的一种重要技术,在产品的流通、质量、附加值以及市场竞争力等方面都有应用。生鲜食品的配送业务与其他配送的差别在于作为食品冷链物流运作下的关键环节,其时效性、配送速度、易腐性、温度控制、包装的完整性等因素都对配送的绩效水平直接造成影响,因此浅析食品冷链物流配送模式,对其做出优化选择尤为重要。
2 食品冷链物流概述
2.1 食品冷链物流的内涵
冷链按照对象特征或属性来分,可以分为药品冷链、食品冷链、化工产品冷链、鲜花冷链以及其他产品冷链等。食品冷链是冷链的一种类型,是冷链理论在食品中的应用,是以食品为研究对象的特殊供应链系统[1]。
食品冷链物流是指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 直到最终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 将易腐、生鲜食品始终保持在规定的低温环境下, 以最佳物流手段保证食品质量, 减少食品损耗的一种系统工程[2]。通过调整仓储和运输过程中各环节的关系来确保产品品质。
2.2 食品冷链物流的特点
食品冷链物流以保持低温环境作为核心,通过低温技术的使用来确保产品的质量,比其他一般的物流要求更高,并具备一些独有的特征,具体表现在:
a)建立完善的冷链物流系统投入大,技术含量较高
在食品冷链物流模式运作下,冷链物流对温控能力、储运设备设施、配送效率等都有较高的要求,这便使冷链物流中心建设初期投资比较大,具有严格的技术要求,各项物流成本比常温物流系统更多。所以一般中小型企业独自建立符合企业长远发展规划的冷链物流系统并不合适。
b)冷链配送及时性的特点要求其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时效性强就在于其对流通和储运条件具有较高要求,因此必须协调好冷链物流中的各个环节,从而达到保证产品品质降低损耗的目的。必须用专业的运输设备配送对温度要求严格的产品,而对鲜度要求较高的产品,运输线路的实时路况、送至目的地、天气条件以及店面的营业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冷链物流的时效性。
c)冷链食品安全防护要求高
冷链配送整个过程将产品的质量安全放在首位。冷链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包括产品使用有效期限、周围环境的清洁、装运器具的杀菌消毒以及工作人员的卫生状况和身心健康等。因此以保证食品质量为根本,除了对温度、湿度、鲜度要严格控制,同时必须加强对生鲜食品在整个冷链配途中的安全管理与监督。
3 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现状分析
3.1 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食品冷链物流”的概念较“物流”引入国内的时间晚,从十年前初步发展到现在的特殊专业供应链,机遇和挑战并存。随着社会需求量的增大,市场规模的扩大,依靠冷链物流运作的产品种类增多,使规模大、专业性强的食品冷链物流的公司不断兴起。据统计,仅食品行业冷链物流的易腐食品将近10亿吨,需要冷链保障的食品超过50%,只要是奶制品、饮料行业的低温产品、速冻食品、冰激凌以及蔬菜、水果、肉、水产品等,以速冻食品为例,远高于全球9%的增长速度[3]。总之,我国食品冷链物流正在快速发展,并加快专业化冷链物流系统的建立,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1.1 冷链流通率方面的差距??
冷链流通率就是指在物流过程中,采用冷链物流占所有物流的比重,目前我国的综合冷链流通率仅为19%,其中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为5%、15%、23%,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冷链流通率达到85%,肉禽冷链流通率已经达到100%,蔬菜、水果冷链流通率也达95%以上,而且我国果蔬的损耗率达到30%,欧美国家却不到5%,仅果蔬一项,全国每年损失上千亿元[3]。在国内庞大的生鲜食品市场下的冷链物流行业与发达国家地区之间存在的差距显而易见。
3.1.2 冷链物流的专业运输设备??????
在国内的配送方面,严重缺乏例如冷藏运输车、火车车厢这些冷链物流所需的运输设备,尤其是专业储运设施过于陈旧,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而由于对基础建设的约束条件过多,导致难以形成系统化和一体化的物流信息化管理。有数据显示,我国冷库库容量1500万吨,机械冷藏列车近7500辆,机械冷藏汽车4万辆,冷藏船吨位10万吨,年集装箱生产能力100万标准箱,但是以人均拥有量计算,每人拥有的冷库库容量仅为12公斤,冷藏保温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也只有0.3%;美国是我国人口的1/6,冷藏容量却是我国的3.5倍,日本人口是我国的1/10,冷藏容量是我们的2倍[3],可见,不管哪一方面,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地区之间仍然存在相当大的距离。
3.1.3 冷藏车方面的差距??
由于在制冷技术、监控系统、安全性能等冷藏车的关键技术缺乏研究,又因为我国冷链起步较晚,从而导致冷藏车运输设备与发达国家或地区仍存在较大的差距。美国早在1939年便已拥有2000~2500辆机械冷藏车,相比较而言,我国的冷藏车市场滞后了很多年。据统计,我国现有大约9万辆冷藏运输车,90%的冷藏运输车辆在个体和小公司手里,国内冷藏运输企业约400家,除双汇、荣庆、安得3家较大,自有车辆约3000台;天津康新、北京三新、河南众品、重庆雪峰、温州菜篮子等约10家,属于第二大规模,自有车辆约1000台;其余公司拥有量更少[3]。
有业内人士透露,在装备设施、生产技术及产量等方面,国内冷藏车产品仍存在很大不足,存在巨大进步空间。与此同时,国内冷链物流行业过于依赖国外的冷藏车产品,导致国内冷藏车市场开发缓慢,细分程度不够,无法完全满足社会和客户需求。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wlgc/147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