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c2b2f的物流模式研究(附件)【字数:13804】

摘 要摘 要本文在现有农产品C2B2F物流模式的基础之上,对当前冷链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方式进行研究,以此为背景,分析现有市场固定式自提柜存在的问题,创新提出运用可移动式自提柜取代固定式自提柜的解决方案。基于smile的设计理念对可移动式自提柜进行设计,重造基于可移动式自提柜的流程设计。通过可行性分析论证模式可行,能够解决市场“最后一公里”自提柜周转率低的现状,优化农产品“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模式,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降本增效。关键词农产品;C2B2F;可移动式自提柜;最后一公里
目 录
1绪论 1
1.1项目背景及意义 1
1.2文献综述 2
1.3方案框架 3
2固定式自提柜发展综述 4
2.1市场需求分析 4
2.1.1目标市场分析 4
2.1.2消费者需求分析 4
2.1.3需求分析结论 5
2.2固定式自提柜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6
2.2.1自提柜发展现状 6
2.2.2自提柜存在的问题 7
2.3对策 8
3可移动式自提柜方案设计 9
3.1可移动式冷藏自提柜设计理念 9
3.2可移动式冷藏自提柜设计 9
3.2.1可移动式冷藏自提柜结构设计 10
3.2.2自提柜的调拨管理 11
3.2.3生鲜产品出入柜管理 12
3.2.4基于产品特性的保鲜方案 13
3.2.5智能预警系统 15
4基于可移动式自提柜的C2B2F模式设计 16
4.1C2B2F模式介绍 16
4.1.1 C2B2F模式概述 16
4.1.2电商企业到消费者(B2C)发展的具体对象 16
4.2具体流程分析 18
4.2.1四流流程图 18
4.2.2四流概述 19
5可行性分析 22
5.1盈利模式 22
5.2优势分析 22
5.3财务对比 23
5.3.1设备制造成本 23
5.3.2电费 2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5.3.3管理费用 24
5.3.4地面租金 24
5.3.5损失费用 25
5.3.6总费用对比 25
总结与展望 26
致谢 27
参考文献 28
附录 29
基于农产品C2B2F的物流模式研究
1绪论
1.1项目背景及意义
近几年,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农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企业也在不断地创新农产品的物流模式。农产品物流的配送经历了3个阶段:一是消费者自行前往快递站取货,较为传统,发展时间不长;二是派件员送货上门,目前很多生鲜企业仍在采用这种方式,成本高,管理不便;三是企业使用生鲜自提柜存放产品,保障了生鲜产品的安全,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时间取货,现在农产品C2B2F发展处于初级阶段。
生鲜企业越来越多,如何在市场站稳脚跟并获取利润才是关键所在。2016年以来,生鲜电商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态势:一种是果食帮、美味七七、青年菜君等企业由于资金链断裂等原因破产;另一种则是易果生鲜、食行生鲜获得上亿元融资[1]。生鲜电商的发展经历总结如下所示:
表11 生鲜电商发展历程统计表
阶段
市场搜索期
市场启动期
高速发展期
时间
20052009
20102012
2013至今
企业
易果生鲜、多利农庄、莆田网、菜馆网、天天果园
沱沱工社、优菜网、中粮我买网、淘宝生鲜频道、顺丰优选、京东生鲜
一号生鲜、光明菜管家、食行生鲜、许鲜、一米鲜、我买网、百果园
特征
食品安全事件频发,食材质量提升,生鲜电商兴起
网购认可度和用户粘性提升,生鲜电商迅速崛起,模式逐渐成熟
模式转型,自提柜出现
企业运用智能化设备,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提高市场占有率。消费者在自提柜扫码取货的方式已经开始推广使用,然而自提柜覆盖范围有限、利用率低等问题一直困扰着生鲜企业,固定式自提柜亟需改革。
本文采取文献分析、调查问卷与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当前冷链最后一公里配送方式进行研究,分析现有固定式自提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此为背景,创新提出以可移动式自提柜取代固定式自提柜的方式,对可移动式自提柜进行设计,解决“最后一公里”的自提柜周转率低等问题,优化农产品“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模式。
1.2文献综述
当前农产品C2B2F自提柜的应用与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以下是结合国内外文献对自提柜发展过程以及“最后一公里”配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研究:
罗明和陈勇在《智能自提柜应对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的对策研究》[2]中,从盈利模式、投资成本、设备故障追责和选址规划四个方面,分析了目前智能自提柜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情况提出解决措施。
喜崇彬[3]在《末端物流中自提柜的发展》中,介绍了自提柜的情况,并从成本、盈利模式、其他自提模式三个方面分析了自提柜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周冬娥 [4]探讨 “最后一公里”配送风险的来源和类型,构建"最后一公里"配送风险的指标评价体系,阐述比较相应的配送风险综合评价方法。然后结合顺丰优选生鲜商品物流配送实际,基于AHPOWA算子的评估模型进行“最后一公里"配送风险评估,找出物流配送中关键的风险因素并对其进行排序,进而对配送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提出建议。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wlgc/15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