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电商物流地区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的创新绩效研究【字数:14459】
摘 要随着网上购物的便利和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高,零售电商物流发展十分红火。2018“双十一”交易额消费中常熟在所有县市中排行第三。但与之带来的巨大的订单包裹量也屡创新高,迟迟收不到包裹以及服务水平低等等问题。为此各大零售电商物流对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模式都进行了各种创新,来解决末端物流配送存在的种种问题。本文通过对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的创新绩效研究,对这产生的创新要素进行客观评价,有利于评估我国最后一公里创新驱动水平、探索零售电商末端物流的创新思路,为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的创新提供借鉴思路。
Key words: Retail ecommerce logistics; Last kilometer; Innovative performance目 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现实背景 1
1.1.2理论背景 1
1.2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1
1.2.1研究方法 1
1.2.2研究内容 2
2. 零售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的界定及其相关研究 3
2.1零售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的界定 3
2.1.1零售电商物流 3
2.1.2 最后一公里 3
2.2零售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的相关研究 3
3.零售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的分析 5
3.1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 5
3.2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存在的问题 5
4. 基于AHP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创新绩效指标分析 7
4.1AHP基本原理及其模型 7
4.1.1基本原理 7
4.1.2 AHP模型 7
4.2“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创新及其绩效分析 7
4.2.1“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的创新 7
4.2.2“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创新的绩效分析 9
4.3基于AHP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的创新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10
4.3.1评价指标体系 10
4.3.2评价指标分析 10
5. 基于AHP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创新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1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5.1问卷的设计与分析 11
5.1.1量表设计 11
5.1.2样本选择与数据设计收集 13
5.2数据分析 13
5.2.1描述性统计 13
5.2.2信度与效度分析 13
5.3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5
5.3.1聚类分析 15
5.3.2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 19
5.4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19
5.4.1专家评估 19
5.4.2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19
6.研究结论及局限 24
6.1研究结论 24
6.2局限 24
参考文献 26
致 谢 27
附录一 28
附录二 31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现实背景
2018年上半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8001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9.4%;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40810亿元,同比增长30.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2.7%[1]。但是每年的包裹量都在挑战快递“最后一公里”,特别是“双十一”,末端配送问题给电商快递带来巨大的麻烦,集中爆发的物流给成城市拥堵造成了巨大困扰。为此各大零售电商物流企业都对“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模式进行了创新,看到了苏宁京东天猫线上线下结合,在积极推进网购店配的模式。但是这些模式能否真正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有效的提高末端配送服务绩效,亟待解决的就是是否拥有“最后一公里”模式的创新绩效评价体系对此进行科学的评价。
1.1.2 理论背景
王之泰指出,认为中国把物流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这是非常重要的创新[2]。零售电商物流作为物流的一部分,并且现在零售电商物流的末端配送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的同时,更加需要我们去发展和创新。Lin 等将影响物流创新的因素归纳为技术层面因素、组织层面因素、环境层面因素[3]。关于零售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的创新,这些影响因素同样适用,将为构建“最后一公里”创新绩效评价体系提供借鉴和指导。
1.2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1.2.1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利用图书馆书籍收集和分析相关文献,关于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的创新绩效研究。然后进行引用和借鉴。
问卷调查法。本课题研究的调查对象主要是电商和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设计问卷,抽选人员,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的方法,能更好的了解影响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创新及绩效研究的实际情况。
统计分析法。本课题主要运用SPSS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以考察相关数据对于理论模型的支持情况以及相关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1.2.2 研究内容
(1)零售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研究的意义
(2)常熟零售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3)本文针对提出的问题,是如何研究的,研究内容有哪些?
(4)研究结论(主要是绩效评估模型)
(5)绩效评估模型对末端物流发展的意义
2. 零售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的界定及其相关研究
2.1 零售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的界定
2.1.1零售电商物流
目前零售电商物流没有明确的定义,因为电商在这几年迅速崛起,网购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首选。零售电商物流不同于传统商品物流,它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硬件设备,针对客户需求,通过分炼、编码、整理配货等一系列活动,最终实现物品从生产线末端到消费者手中的配送过程[4]。
Key words: Retail ecommerce logistics; Last kilometer; Innovative performance目 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现实背景 1
1.1.2理论背景 1
1.2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1
1.2.1研究方法 1
1.2.2研究内容 2
2. 零售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的界定及其相关研究 3
2.1零售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的界定 3
2.1.1零售电商物流 3
2.1.2 最后一公里 3
2.2零售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的相关研究 3
3.零售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的分析 5
3.1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 5
3.2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存在的问题 5
4. 基于AHP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创新绩效指标分析 7
4.1AHP基本原理及其模型 7
4.1.1基本原理 7
4.1.2 AHP模型 7
4.2“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创新及其绩效分析 7
4.2.1“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的创新 7
4.2.2“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创新的绩效分析 9
4.3基于AHP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的创新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10
4.3.1评价指标体系 10
4.3.2评价指标分析 10
5. 基于AHP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创新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1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5.1问卷的设计与分析 11
5.1.1量表设计 11
5.1.2样本选择与数据设计收集 13
5.2数据分析 13
5.2.1描述性统计 13
5.2.2信度与效度分析 13
5.3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5
5.3.1聚类分析 15
5.3.2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 19
5.4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19
5.4.1专家评估 19
5.4.2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19
6.研究结论及局限 24
6.1研究结论 24
6.2局限 24
参考文献 26
致 谢 27
附录一 28
附录二 31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现实背景
2018年上半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8001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9.4%;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40810亿元,同比增长30.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2.7%[1]。但是每年的包裹量都在挑战快递“最后一公里”,特别是“双十一”,末端配送问题给电商快递带来巨大的麻烦,集中爆发的物流给成城市拥堵造成了巨大困扰。为此各大零售电商物流企业都对“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模式进行了创新,看到了苏宁京东天猫线上线下结合,在积极推进网购店配的模式。但是这些模式能否真正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有效的提高末端配送服务绩效,亟待解决的就是是否拥有“最后一公里”模式的创新绩效评价体系对此进行科学的评价。
1.1.2 理论背景
王之泰指出,认为中国把物流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这是非常重要的创新[2]。零售电商物流作为物流的一部分,并且现在零售电商物流的末端配送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的同时,更加需要我们去发展和创新。Lin 等将影响物流创新的因素归纳为技术层面因素、组织层面因素、环境层面因素[3]。关于零售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的创新,这些影响因素同样适用,将为构建“最后一公里”创新绩效评价体系提供借鉴和指导。
1.2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1.2.1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利用图书馆书籍收集和分析相关文献,关于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的创新绩效研究。然后进行引用和借鉴。
问卷调查法。本课题研究的调查对象主要是电商和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设计问卷,抽选人员,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的方法,能更好的了解影响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创新及绩效研究的实际情况。
统计分析法。本课题主要运用SPSS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以考察相关数据对于理论模型的支持情况以及相关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1.2.2 研究内容
(1)零售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研究的意义
(2)常熟零售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3)本文针对提出的问题,是如何研究的,研究内容有哪些?
(4)研究结论(主要是绩效评估模型)
(5)绩效评估模型对末端物流发展的意义
2. 零售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的界定及其相关研究
2.1 零售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的界定
2.1.1零售电商物流
目前零售电商物流没有明确的定义,因为电商在这几年迅速崛起,网购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首选。零售电商物流不同于传统商品物流,它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硬件设备,针对客户需求,通过分炼、编码、整理配货等一系列活动,最终实现物品从生产线末端到消费者手中的配送过程[4]。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wlgc/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