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电商地区末端物流服务模式创新驱动研究【字数:23355】
摘 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升,推动城市末端物流市场规模的壮大;在资本大量投入和互联网技术升级的推动下,末端物流配送行业也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涌现很多新模式;零售电子商务逐步深入发展,客户体验要求日渐提高,出现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零售”业态。在这种形势下,对于城市末端物流配送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在现实运作中,末端物流也逐渐暴露出很多问题,如服务水平低、配送时效慢成本高、自提点覆盖范围有限等均影响着企业的形象和利益。因此,零售电商和物流企业作为末端物流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需要对末端物流服务模式进行不断创新,才能获得竞争优势。本论文选取部分在常熟地区有末端物流业务的零售电商和物流企业作为调研对象,通过发放问卷收集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相关企业对常熟地区末端物流服务模式创新的驱动因素及因素与创新能力的相关关系,得出结论为调研企业进行末端物流服务模式创新的内部驱动因素有文化资源、创新激励战略及企业利益;外部驱动因素有市场竞争环境、政府政策、技术变革速度和产业市场结构。服务模式创新的内部和外部驱动因素对创新能力均有积极影响作用,且内部大于外部,创新外部驱动因素对于内部驱动因素也有一定积极影响作用。最后结合分析结果和现实情况,从常熟市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对末端物流服务模式创新提供建议。
目 录
1.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
1.2.1研究目的 1
1.2.2研究意义 2
1.3研究内容和方法 2
1.3.1研究内容 2
1.3.2研究方法 3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4
2.1末端物流概述 4
2.2企业创新理论概述 4
2.2.1 熊彼特创新理论 4
2.2.2 企业创新驱动理论 4
2.3文献综述 5
2.3.1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5
2.3.2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5
2.3.3创新点 6
3. 常熟零售电商末端物流服务模式创新驱动的研究设计 7
3.1 创新驱动因素分析 7
3.1.1内部创新驱动因素分析 7
3.1.2外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创新驱动因素分析 8
3.1.3创新能力分析 9
3.1.4内部和外部创新驱动因素与创新能力相关性分析 9
3.2理论模型构建 10
3.3调查问卷设计 11
3.3.1量表与问卷题项设计 11
3.3.2问卷的初测与修改 11
3.4调查问卷的发放与收集 12
3.4.1问卷的发放与收集 12
3.4.2数据分析方法 12
4.实证结果分析 13
4.1样本描述性分析 13
4.1.1调查对象描述性分析 13
4.1.2企业性质描述性分析 14
4.1.3创新驱动因素与创新能力描述性分析 16
4.2信度与效度检验 17
4.2.1信度检验 17
4.2.2效度检验 18
4.3探索性因子分析 19
4.3.1内部驱动因子分析 19
4.3.2外部驱动因子分析 21
4.3.3创新能力因子分析 23
4.4相关性分析 24
5.常熟末端物流服务模式创新驱动对策 27
5.1 研究结果 27
5.2对策建议 28
5.2.1企业角度 28
5.2.2政府角度 29
5.3研究不足 29
5.4研究展望 30
结论 31
参考文献 32
附录:调查问卷 34
致谢 37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常熟市是长江沿岸新兴的港口工业城市,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共同发展,经济发展水平与综合竞争力相对较强,多年位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和县域经济百强县前列;地区居民经济水平提高,消费需求也不断提升,常熟市一直活跃在各大电商双十一等促销活动中,地区网购需求量与成交额非常高,由此带来常熟市日益增长的末端快递配送量。同时,常熟市现有末端配送能力与需求间的差异也不断加大。因此,常熟市末端物流配送服务模式需要不断升级创新来适应地区现状。
现如今,在常熟市有末端物流业务的大多数零售电商及物流配送企业仍维持原有末端物流配送服务模式,缺乏相应创新,很难满足常熟市居民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物流需求。零售电商企业及物流的末端物流网点分布较广泛,民营物流企业如顺丰以自助投递柜和外部商超合作点为主;圆通、韵达、百世汇通、天天等快递公司多以设立地区物流分部门为主;京东以设立城市自提点、校园营业厅和自助提货柜为主;苏宁以设立自提站和直营点为主;国营物流企业如中国邮政有校园网点和大量社区网点,网点分布广泛深入,但一些物流企业的网点选址合理性有待优化。末端物流运作过程中,丢件少件、节日快递件激增以致于暴力分拣、配送超时、物流信息更新不及时、配送员服务态度差等问题屡见不鲜,顾客物流体验差导致了配送投诉率较高,影响企业形象和利益。因此,在常熟地区有末端物流业务的零售电商与物流企业要找出驱动常熟市末端物流创新的影响因素,针对性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去改善现状,构建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益于企业发展的末端物流服务模式。
1.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研究目的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与网络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电子商务发展势头依旧迅猛,与其密切相关的物流行业亟需不断创新发展,以此来满足消费者日益提高的物流服务需求。末端物流作为零售电商与终端消费者直接接触的环节,其物流配送模式与服务水平对于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现目前,大多数零售电商企业的末端物流配送环节仍局限于送达服务,对于物流服务的及时性、完好性与便利性等要求不够高,极大地影响了终端消费者的客户体验,不利于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研究零售电商末端物流服务模式的创新驱动,一方面,可以引发零售电商及物流企业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并为其末端物流配送模式创新提供针对性建议,推动企业创新能力的转化;另一方面,丰富对零售电商业态下末端物流服务模式创新驱动理论的研究。
1.2.2研究意义
1.实践意义
(1)推动社会末端物流问题的进一步解决。近年来,我国零售电子商务发展驶入快车道,网络购物大众普及,使得终端快递业务量逐年上升。社会物流系统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但“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却日益增多且难以解决。末端物流网点的分散化、难以控制与配送环节的复杂化,使物流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末端配送人员的服务效率和态度也影响着客户的评价与服务再购买率。通过对末端物流服务模式创新驱动的研究,利用企业内部与政府外部创新去有效地改善社会物流服务水平,控制物流成本,具有一定社会意义。
目 录
1.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
1.2.1研究目的 1
1.2.2研究意义 2
1.3研究内容和方法 2
1.3.1研究内容 2
1.3.2研究方法 3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4
2.1末端物流概述 4
2.2企业创新理论概述 4
2.2.1 熊彼特创新理论 4
2.2.2 企业创新驱动理论 4
2.3文献综述 5
2.3.1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5
2.3.2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5
2.3.3创新点 6
3. 常熟零售电商末端物流服务模式创新驱动的研究设计 7
3.1 创新驱动因素分析 7
3.1.1内部创新驱动因素分析 7
3.1.2外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创新驱动因素分析 8
3.1.3创新能力分析 9
3.1.4内部和外部创新驱动因素与创新能力相关性分析 9
3.2理论模型构建 10
3.3调查问卷设计 11
3.3.1量表与问卷题项设计 11
3.3.2问卷的初测与修改 11
3.4调查问卷的发放与收集 12
3.4.1问卷的发放与收集 12
3.4.2数据分析方法 12
4.实证结果分析 13
4.1样本描述性分析 13
4.1.1调查对象描述性分析 13
4.1.2企业性质描述性分析 14
4.1.3创新驱动因素与创新能力描述性分析 16
4.2信度与效度检验 17
4.2.1信度检验 17
4.2.2效度检验 18
4.3探索性因子分析 19
4.3.1内部驱动因子分析 19
4.3.2外部驱动因子分析 21
4.3.3创新能力因子分析 23
4.4相关性分析 24
5.常熟末端物流服务模式创新驱动对策 27
5.1 研究结果 27
5.2对策建议 28
5.2.1企业角度 28
5.2.2政府角度 29
5.3研究不足 29
5.4研究展望 30
结论 31
参考文献 32
附录:调查问卷 34
致谢 37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常熟市是长江沿岸新兴的港口工业城市,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共同发展,经济发展水平与综合竞争力相对较强,多年位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和县域经济百强县前列;地区居民经济水平提高,消费需求也不断提升,常熟市一直活跃在各大电商双十一等促销活动中,地区网购需求量与成交额非常高,由此带来常熟市日益增长的末端快递配送量。同时,常熟市现有末端配送能力与需求间的差异也不断加大。因此,常熟市末端物流配送服务模式需要不断升级创新来适应地区现状。
现如今,在常熟市有末端物流业务的大多数零售电商及物流配送企业仍维持原有末端物流配送服务模式,缺乏相应创新,很难满足常熟市居民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物流需求。零售电商企业及物流的末端物流网点分布较广泛,民营物流企业如顺丰以自助投递柜和外部商超合作点为主;圆通、韵达、百世汇通、天天等快递公司多以设立地区物流分部门为主;京东以设立城市自提点、校园营业厅和自助提货柜为主;苏宁以设立自提站和直营点为主;国营物流企业如中国邮政有校园网点和大量社区网点,网点分布广泛深入,但一些物流企业的网点选址合理性有待优化。末端物流运作过程中,丢件少件、节日快递件激增以致于暴力分拣、配送超时、物流信息更新不及时、配送员服务态度差等问题屡见不鲜,顾客物流体验差导致了配送投诉率较高,影响企业形象和利益。因此,在常熟地区有末端物流业务的零售电商与物流企业要找出驱动常熟市末端物流创新的影响因素,针对性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去改善现状,构建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益于企业发展的末端物流服务模式。
1.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研究目的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与网络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电子商务发展势头依旧迅猛,与其密切相关的物流行业亟需不断创新发展,以此来满足消费者日益提高的物流服务需求。末端物流作为零售电商与终端消费者直接接触的环节,其物流配送模式与服务水平对于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现目前,大多数零售电商企业的末端物流配送环节仍局限于送达服务,对于物流服务的及时性、完好性与便利性等要求不够高,极大地影响了终端消费者的客户体验,不利于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研究零售电商末端物流服务模式的创新驱动,一方面,可以引发零售电商及物流企业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并为其末端物流配送模式创新提供针对性建议,推动企业创新能力的转化;另一方面,丰富对零售电商业态下末端物流服务模式创新驱动理论的研究。
1.2.2研究意义
1.实践意义
(1)推动社会末端物流问题的进一步解决。近年来,我国零售电子商务发展驶入快车道,网络购物大众普及,使得终端快递业务量逐年上升。社会物流系统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但“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却日益增多且难以解决。末端物流网点的分散化、难以控制与配送环节的复杂化,使物流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末端配送人员的服务效率和态度也影响着客户的评价与服务再购买率。通过对末端物流服务模式创新驱动的研究,利用企业内部与政府外部创新去有效地改善社会物流服务水平,控制物流成本,具有一定社会意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wlgc/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