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延伸的德邦物流企业发展策略研究
业务延伸的德邦物流企业发展策略研究[20191231213427]
本文以物流的基本理论和业务延伸相关知识为指导,对德邦物流企业业务延伸的发展策略进行研究,提出可行性的改善方案。文章分析了德邦物流企业的经济发展的现状、逐年的业务延伸发展具体内容;在此基础之上,对逐年的业务延伸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详细的调查与分析,从而发现德邦物流企业在业务延伸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其业务延伸的因素,对其进行详细的解说。最后,根据德邦在业务延伸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提出合理的改善方案。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物流企业,业务延伸,发展策略,改善方案
目 录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 2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2 物流的业务延伸相关理论 2
2.1 物流的基本理论 2
2.2 国内外物流业务延伸研究成果 3
2..3 物流在业务延伸的发展趋势 4
2.4 基础物流的延伸发展 5
3 德邦物流企业发展现状与策略 6
3.1 德邦物流企业简介 6
3.2 德邦物流企业逐年业务延伸的发展 7
4 德邦物流企业业务延伸的SWOT分析 8
4.1 自营货运业务--毛衣空运业务,托运电器业务 8
4.2 承包中国南方航空公司老干客货运处、汽车运输和卡车航班业务 9
4.3 开通网络派送业务、全国免费服务热线和网上营业厅 10
4.4 电子商务平台 11
4.5 德邦快递业务 11
5 对德邦物流企业在业务延伸下的发展策略研究 13
5.1 影响德邦物流企业业务拓展的因素 13
5.2 德邦物流企业业务延伸存在的问题 16
5.3 德邦物流企业对于业务延伸的改善方案 18
结 论 20
致 谢 21
参 考 文 献 22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就发达国家中的美国、日本和欧洲国家物流业发展来说,在美国,民间物流行业组织在美国物流管理体制中占一席之地,美国的物流体系各组成部分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其中尤以配送中心、速递、企业物流等最为突出。而身在亚洲的日本,1968年日本通产省、运输省制定政策措施,对流通的概念、商流、物流、信息流的具体内容进行规定;自1984年实施机构改革后 , 由直接管理和指挥纳入交通运输综合政策的设计和组织。在欧洲国家,良好制度的环境形成来自两个层次的努力:一是欧盟在促进欧洲统一市场形成的过程中,制定和大力推行的统一贸易政策、运输政策、关税政策、货币政策等,极大地促进了商品在欧洲自由流动,这是欧洲物流业快速发展的最重要的制度基础;其次,欧洲各国政府积极地营造属于自己的领地。由此可见,物流业在发达国家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1]
自我国加入WTO以后,国际化跨国物流公司的涌入,对我国的物流业造成极大的挑战。业务延伸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物流业发展初期,投资者基于风险防范的需要,基本是从物流业部分的业务着手,发展自己的物流产业;同时,人们对物流服务的认识与接受也需要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这必然也制约着物流业务的过快扩张;物流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相关技术的支撑,技术进步必然要求物流业及时融入最新科技成果,基于技术发展的业务延伸成为物流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多年来我国十分重视这一问题,先后多次召开国家级和省市级的高层次专题会议。物流业从最初的仓储配送到流动加工,到信息化的不断拓展都是业务延伸所带来的成果。企业通过业务延伸,采用新技术和设备,提高工作效率,缩短产品交货周期,提升定制产品的品质,然后再在改进产品的质量的基础之上,提供一项崭新的服务。因此,基于业务延伸的物流企业发展策略是我国现阶段物流服务企业普遍采用的主要发展方式,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德邦物流企业作为是一家国家5A级的专业物流企业,主要营运国内零担运输,近年来,不断地进行业务拓展,以跨国企业为榜样,准确定位,打造属于拥有自己特色的物流服务,,做他人提供不来的业务,从而得到更高的利润,使企业能够在竞争中百战不殆。
1.2 研究目的
全面调查和研究分析德邦物流企业发展策略,对德邦物流企业的业务延伸改善方案的研究,能对物流的业务延伸要素的构成、影响物流的业务延伸提升的主要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便于物流企业及时发现物流在业务延伸的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为物流企业提升自身业务延伸提供理论依据和有效方案。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德邦物流企业发展的现状、逐年的业务拓展状况
调查分析德邦物流企业的历史和经济发展的现状、逐年的业务延伸发展状况。
2)德邦物流企业业务延伸的SWOT分析
德邦物流企业逐年的几大业务延伸对其进行详细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分析。
3)德邦物流企业在业务延伸下的发展策略的方案设计
从影响德邦物流企业业务延伸的因素、在业务延伸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发展业务、业务拓展等方面的改善方案研究,便于物流企业及时发现物流在业务延伸的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为德邦物流企业提升自身业务延伸提供理论依据和有效方案。
2 物流的业务延伸相关理论
2.1 物流的基本理论
要对物流业有一定的了解,首先从概念开始。“物流”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当时部分西方国家呈现出生产过剩和供不应求的经济危机,因此,企业针对销售和物流的问题提出建议。1935年,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对物流进行详尽地界说:“物流是销售之中的物资和服务,从生产到消费这一流动过程中伴有的各种活动。”目前,关于物流的定义有很多,对物流的认识及定义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提出完善的定义:物流在供应链运行中,为达到客户需求,对物品、服务和有关讯息在生产地和贩卖地之间,通过有效的计划、控制和实施,来兑现高功效和低成本的正反向活动和储存。我国将物流的进行国标定义:货品从供应地向承受地的实体流通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和物流相关信息处理等进行合理化结合。对于物流的定义,由模糊到清晰,但是主旨没变:物流一定是物质实体的流动,物流包括空间和时间位置的转移,以及外形性质的变更,并且作为一种经济活动,物流在社会经济中普遍存在。
2.2 国内外物流业务延伸研究成果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现代物流活动已渗透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为各行各业提供全方位物流服务已成为物流企业的经营宗旨,物流业的变革与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相关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2.2.1 国外研究成果
Vrinda Kadiyalidui对业务延伸概念进行总结,是基于产品线延伸和服务增强概念的综合,是产品创新和服务差异化的互动与融合。从“完全产品”的角度分析,无论是产品线延伸概念还是服务增强概念,都只考虑了某一个方面。 [2]
John T.Mentzer等人指出应对物流服务的客户进行市场细分,从而可以提高物流服务的质量,这是拓展业务的重要手段。 [3]
Jukka Korpela等认为制造企业在拓展业务的同时要想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应该深刻地理解客户的物流流程,并据此设计物流系统以满足客户的需要。同时,利用层次分析法提出了一种对物流服务进行战略管理的方法。 [4]
Quinn和Hilmer指出,在一个物流运作效率较低的企业中,管理者想拓展企业的业务从而让本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通常会考虑将物流业务进行外包,一旦进行外包后,企业管理者就必须学习怎样有效管理与供应商的关系和如何管理契约和,由于这种企业本来自身运作能力就不高,而这时还要其来管理一个外部的物流供应商,这就很有可能导致失控。 [5]
本文以物流的基本理论和业务延伸相关知识为指导,对德邦物流企业业务延伸的发展策略进行研究,提出可行性的改善方案。文章分析了德邦物流企业的经济发展的现状、逐年的业务延伸发展具体内容;在此基础之上,对逐年的业务延伸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详细的调查与分析,从而发现德邦物流企业在业务延伸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其业务延伸的因素,对其进行详细的解说。最后,根据德邦在业务延伸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提出合理的改善方案。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物流企业,业务延伸,发展策略,改善方案
目 录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 2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2 物流的业务延伸相关理论 2
2.1 物流的基本理论 2
2.2 国内外物流业务延伸研究成果 3
2..3 物流在业务延伸的发展趋势 4
2.4 基础物流的延伸发展 5
3 德邦物流企业发展现状与策略 6
3.1 德邦物流企业简介 6
3.2 德邦物流企业逐年业务延伸的发展 7
4 德邦物流企业业务延伸的SWOT分析 8
4.1 自营货运业务--毛衣空运业务,托运电器业务 8
4.2 承包中国南方航空公司老干客货运处、汽车运输和卡车航班业务 9
4.3 开通网络派送业务、全国免费服务热线和网上营业厅 10
4.4 电子商务平台 11
4.5 德邦快递业务 11
5 对德邦物流企业在业务延伸下的发展策略研究 13
5.1 影响德邦物流企业业务拓展的因素 13
5.2 德邦物流企业业务延伸存在的问题 16
5.3 德邦物流企业对于业务延伸的改善方案 18
结 论 20
致 谢 21
参 考 文 献 22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就发达国家中的美国、日本和欧洲国家物流业发展来说,在美国,民间物流行业组织在美国物流管理体制中占一席之地,美国的物流体系各组成部分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其中尤以配送中心、速递、企业物流等最为突出。而身在亚洲的日本,1968年日本通产省、运输省制定政策措施,对流通的概念、商流、物流、信息流的具体内容进行规定;自1984年实施机构改革后 , 由直接管理和指挥纳入交通运输综合政策的设计和组织。在欧洲国家,良好制度的环境形成来自两个层次的努力:一是欧盟在促进欧洲统一市场形成的过程中,制定和大力推行的统一贸易政策、运输政策、关税政策、货币政策等,极大地促进了商品在欧洲自由流动,这是欧洲物流业快速发展的最重要的制度基础;其次,欧洲各国政府积极地营造属于自己的领地。由此可见,物流业在发达国家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1]
自我国加入WTO以后,国际化跨国物流公司的涌入,对我国的物流业造成极大的挑战。业务延伸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物流业发展初期,投资者基于风险防范的需要,基本是从物流业部分的业务着手,发展自己的物流产业;同时,人们对物流服务的认识与接受也需要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这必然也制约着物流业务的过快扩张;物流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相关技术的支撑,技术进步必然要求物流业及时融入最新科技成果,基于技术发展的业务延伸成为物流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多年来我国十分重视这一问题,先后多次召开国家级和省市级的高层次专题会议。物流业从最初的仓储配送到流动加工,到信息化的不断拓展都是业务延伸所带来的成果。企业通过业务延伸,采用新技术和设备,提高工作效率,缩短产品交货周期,提升定制产品的品质,然后再在改进产品的质量的基础之上,提供一项崭新的服务。因此,基于业务延伸的物流企业发展策略是我国现阶段物流服务企业普遍采用的主要发展方式,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德邦物流企业作为是一家国家5A级的专业物流企业,主要营运国内零担运输,近年来,不断地进行业务拓展,以跨国企业为榜样,准确定位,打造属于拥有自己特色的物流服务,,做他人提供不来的业务,从而得到更高的利润,使企业能够在竞争中百战不殆。
1.2 研究目的
全面调查和研究分析德邦物流企业发展策略,对德邦物流企业的业务延伸改善方案的研究,能对物流的业务延伸要素的构成、影响物流的业务延伸提升的主要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便于物流企业及时发现物流在业务延伸的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为物流企业提升自身业务延伸提供理论依据和有效方案。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德邦物流企业发展的现状、逐年的业务拓展状况
调查分析德邦物流企业的历史和经济发展的现状、逐年的业务延伸发展状况。
2)德邦物流企业业务延伸的SWOT分析
德邦物流企业逐年的几大业务延伸对其进行详细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分析。
3)德邦物流企业在业务延伸下的发展策略的方案设计
从影响德邦物流企业业务延伸的因素、在业务延伸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发展业务、业务拓展等方面的改善方案研究,便于物流企业及时发现物流在业务延伸的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为德邦物流企业提升自身业务延伸提供理论依据和有效方案。
2 物流的业务延伸相关理论
2.1 物流的基本理论
要对物流业有一定的了解,首先从概念开始。“物流”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当时部分西方国家呈现出生产过剩和供不应求的经济危机,因此,企业针对销售和物流的问题提出建议。1935年,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对物流进行详尽地界说:“物流是销售之中的物资和服务,从生产到消费这一流动过程中伴有的各种活动。”目前,关于物流的定义有很多,对物流的认识及定义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提出完善的定义:物流在供应链运行中,为达到客户需求,对物品、服务和有关讯息在生产地和贩卖地之间,通过有效的计划、控制和实施,来兑现高功效和低成本的正反向活动和储存。我国将物流的进行国标定义:货品从供应地向承受地的实体流通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和物流相关信息处理等进行合理化结合。对于物流的定义,由模糊到清晰,但是主旨没变:物流一定是物质实体的流动,物流包括空间和时间位置的转移,以及外形性质的变更,并且作为一种经济活动,物流在社会经济中普遍存在。
2.2 国内外物流业务延伸研究成果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现代物流活动已渗透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为各行各业提供全方位物流服务已成为物流企业的经营宗旨,物流业的变革与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相关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2.2.1 国外研究成果
Vrinda Kadiyalidui对业务延伸概念进行总结,是基于产品线延伸和服务增强概念的综合,是产品创新和服务差异化的互动与融合。从“完全产品”的角度分析,无论是产品线延伸概念还是服务增强概念,都只考虑了某一个方面。 [2]
John T.Mentzer等人指出应对物流服务的客户进行市场细分,从而可以提高物流服务的质量,这是拓展业务的重要手段。 [3]
Jukka Korpela等认为制造企业在拓展业务的同时要想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应该深刻地理解客户的物流流程,并据此设计物流系统以满足客户的需要。同时,利用层次分析法提出了一种对物流服务进行战略管理的方法。 [4]
Quinn和Hilmer指出,在一个物流运作效率较低的企业中,管理者想拓展企业的业务从而让本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通常会考虑将物流业务进行外包,一旦进行外包后,企业管理者就必须学习怎样有效管理与供应商的关系和如何管理契约和,由于这种企业本来自身运作能力就不高,而这时还要其来管理一个外部的物流供应商,这就很有可能导致失控。 [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wlgc/1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