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速运无锡中转场快件分拨流程优化设计

顺丰速运无锡中转场快件分拨流程优化设计[20200105150052]
快件分拨在整个快递物流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中转场的核心工作,把“分”和“拨”有机结合起来,使中转分拨到达一定的规模,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为企业降低成本。 本文首先对无锡顺丰速运有限公司进行了概述,接着对顺丰速运无锡中转场快件分拨现状进行分析,主要从快件分拨流程的构成要素入手,对包括运作员(人)、分拨设备(机)、分拨流程(物)等要素的属性进行系统分析,把运作员、分拨设备及分拨流程当成一个整体来考虑,接着依据快递物流系统的特点和要求,找出无锡中转场快件分拨流程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尝试对其快件分拨流程进行优化。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 中转场,快件,分拨,流程分析
目 录
1 绪论 1
1.1 选题的背景 1
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2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4 研究的内容及论文结构 4
2 顺丰速运企业概况 4
2.1 顺丰速运的简介 4
2.2 品牌理念 5
2.3 服务网络 5
2.4 发展战略 6
3 无锡中转场快件分拨中心现状分析 8
3.1 分拨中心人员现状分析 8
3.2 分拨中心设备现状分析 10
3.3 分拨中心岗位现状分析 12
3.4分拨中心模式现状分析 13
4 无锡中转场快件分拨流程存在的问题 16
4.1 分拨流程中人均分拨效能偏低 16
4.2 分拨流程作业模块分工不合理 17
4.3 分拨流程中作业设备布局不合理 17
5 无锡中转场快件分拨流程优化 17
5.1 减少人力瓶颈增加作业班次 17
5.2 优化分拨流程模块结构 18
5.3 合理规划分拨流程作业节点布局 19
结论 23
致谢 24
参考文献 25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随着现代物流技术在我国物流企业中的实践与运用,我国传统的物流行业—快递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快件分拨是快递物流系统中重要的作业环节,其效率水平直接影响快递物流系统的服务水平。对快件进行合理分拨,能够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中转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
快件分拨是指在业务区域范围内,根据要求,对快件进行装卸搬运、分拣、解建包、二次包装、暂存、集货、运输、信息交换和处理等作业,并按照规定时间送达到指定地点(二级中转场、机场货站等)的物流活动。
快件分拨是快件物流系统中一种特殊的、综合的一种活动模式,它把商流、物流、资金流紧密结合,是包含了物流中若干功能因素的一种物流活动。它不是消极地送货式的发货,而是把“分”和“拨”有机地结合起来,按快件种类、规格、数量、送达时间、目的地等各项要求,在中转场有效地运用分拣、配货、集装、合装整车、车辆调度、线路布置的优化等一系列工作,使分拨到达一定的规模,利用规模优势从而降低成本。
然而在目前的形势下,快递企业还是单纯以分拨谈分拨,就中转论中转,仅考虑到如何把快件运到,很少把快件分拨、中转车辆及其周边设备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没有将快件分拨与整个快递物流系统联系起来认识,导致企业运营成本居高不下、中转效率低以及运输质量也无法保障等潜在的问题。
本文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对国内外知名快递企业的现状有所了解,以及在顺丰速运集团的实践和细致的观察,最终了解顺丰速运集团无锡中转场快件分拨的现状和它存在的问题。在充分利用现有分拣设备的前提下,考虑重新布置皮带机,优化中转流程;其次,采用先进的网络计划图法,合理优化工作模块,提高快件分拨效率,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全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目前我国快递行业竞争日益严峻,其各个快递行业的服务基本相似,要想占有巨大的市场份额,必须体现快递的快的特点,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针对国内大多数快递企业的现状,通过分析最具代表的顺丰对其物流配送系统的关键环节进行业务流程再造,使之能够适应目前国内的快递需求,并能够具有广泛适用性。
本文从实际应用上讲,主要是对目前快递的现状有所改进。最近几年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但物流却成了制约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对一些时效性要求比较强的货品来说,自然是希望快递能够越快越好,同时也希望快递的服务能够物美价廉。本文从经济性与实用性着手,通过对目前问题的改进对快递企业进行业务流程的再造来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顺丰的成功优化也将为其他现代物流企业提供参考的依据。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动态
快递行业在我国兴起较晚,大部分研究侧重于快递企业发展。在我国,针对快递行业的蓬勃发展,以顺丰快递行业的现状为切入点,剖析了我国快递业 现存规模小、融资难、竞争强烈等问题,提出了增强监管、整合资源的对策。
王莲花使用GM模型对我国快递行业的整体收入进行预测;滕双春从法律的角度延伸出了如何优化快递企业的运作效率、解决实际所存在问题。
陈谊通过深入研究分析我国网购市场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民营快递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面对的困难,并且最后提出了民营快递企业在网购环境下应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10]。
沈敏德在自动分拣方面设计出一种能够消除传统分拣的弊端,使工艺中各工序之间的等待时间大大缩短的卷烟分拣系统,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分拣的效率。
陈文敬通过分析自动分拣系统的拣货区数量、品项分配以及缓冲区容量在拣选策略下系统效率的关系,从而建立了基于相似系数的品项分配聚类模型,同时也给出一种启发式的聚类算法[15]。
郑丽设计出了基于ARM的快递货物自动分拣系统,以LPC2368微控制器作为核心,该设计相比较传统方法而言具有体积小、成本低且效率高的优点,具有广泛的研究价值[1]。
曾祥培在对我国民营快递企业竞争力分析研究的过程中对我国快递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在此当中,分拨流程的再造是让企业具有竞争力的一大重要方式[6]。
赵凯针对CASS提出可以将输送皮带看作是一系列的容器,提炼出虚拟容器队列的概念模型,基于对概念分析与分拣时间的把握,建立了自动分拣控制算法的数学模型,并且利用分拣过程仿真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胡春颖针对自动分拣系统的订单间隔问题,提出了一种可压缩的虚拟窗口算法,虚拟窗口算法不仅继承了动态虚拟窗口算法所具有的窗口长度随订单量而变的特点,而且采用提前订单开始时间和合理分配订单收集空间的方法,压缩了虚拟容器的长度,提高了自动分拣系统的分拣效率[12]。
张申在快递企业快件操作流程和异常调度研究中提出了快递行业操作流程的综合性强的分拨流程,分拨流程在快递行业的重要性,以及提出了分拨流程再造要求整合操作流程,优化模块结构[11]。
1.3.2 国外研究动态
Dallari将拣货系统分为人到物、按订单拣取、分批拣取、物到人和全自动化五类拣货系统,通过分析总结68个配送中心拣货系统提出了一种根据经验数据指导拣货系统选择的方法,给出了应用案例[14]。
Liu利用补货成本是影响复合式自动分拣系统(CASS)分拣机组合的主要因素,从而建立了基于最小补货成本的分拣机选取模型。
Johnson建立了环状自动分拣系统的分拣过程数学模型,研究了固定优先级和可用两种分拣策略的性能,研究表明在没有明显阻碍的情况下,任何基于可用策略的订单指派方法都会明显地优于固定优先级策略的方法;在具有明显阻碍的情况下,可用策略和固定优先级策略的方法并不会有明显的差异[13]。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wlgc/157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