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公路货运市场的运作模式研究
现代物流业占据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为适应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作为物流业支柱型、基础型产业的公路货运的高效运作,成为我国公路货运市场的主要发展动向。为提高我国公路货运的运作效率,对我国公路货运发展“互联网+”创新模式的研究,可以改善我国当前公路货运市场信息不对称和货运空载率高的问题,提高公路货运市场生产效率。本文首先从传统公路货运市场运作模式分析角度入手,了解和总结当前公路货运市场运作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再分析发展“互联网+”公路货运模式的优势和前景,最后围绕“互联网+”创新思维特点,运用文献借鉴、对比分析和走访调查的方法,从公路货运市场的车货源,车货匹配模式,盈利模式以及信誉机制几个角度分析提出发展“互联网+”公路货运的对策模式。关键词 公路货运,“互联网+”,车货匹配,盈利模式,信誉机制
目 录
1 绪论 2
1.1 公路货运市场的发展背景及研究意义 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5
2 公路货运概述 7
2.1 公路货运系统 7
2.2 公路货运作业流程 9
2.3 传统公路货运运作模式 10
2.4 我国公路货运存在的问题 11
2.5 我国公路货运的发展趋势 12
2.6 公路货运市场由传统向“互联网+”发展的动因分析 12
3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公路货运市场研究 14
3.1 “互联网+”公路货运概述 14
3.2 “互联网+”公路货运车货来源 15
3.3 “互联网+”公路货运运作的理论模式研究 16
3.4 “互联网+”背景下公路货运市场盈利模式 29
3.5 公路货运市场的信誉机制 32
结 论 35
致 谢 36
参 考 文 献 37
1 绪论
1.1 公路货运市场的发展背景及研究意义
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下,现代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传统的公路货运市场一直以来都是物流业的运营主体。如何适应当前物流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市场发展要求,是当前公路运输业面临的迫切需求和挑战。
公路运输是一种机动灵活、方便快捷的运输方式,在短途货物集散和承揽运输上,相比铁路、航空等运输更具灵敏性,可以实现“门到门”专业运输。公路运输业是物流业的基础性产业,据统计,近10年以来,公路里程从2007年的358.37万公里增加到2016年469.63万公里,完成货运量3341259万吨,货物周转量61080.10亿吨公里,是2007年1639432亿吨和11354.69亿吨公里的2倍和5.4倍。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公路货运整体周转量已达61080亿吨公里,重型卡车保有量超500万辆,轻中型卡车保有量超1400辆,市场规模超过5万亿人民币。2016年,中国交通运输货物运输量为438.7亿吨,其中,公路货运量为334亿吨,占比76.1%,水路、铁路以及航空运输量合计占比23.9%。公路货运运输量占据货物运输量的绝大部分份额,足以说明公路货运的重要地位。
表1.1 20072016年中国公路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统计
年份
公路货运量(万吨)
公里货物周转量(亿吨公里)
2016年
3341259
61080.10
2015年
3150019
57955.72
2014年
3113334
56846.90
2013年
3076648
55738.08
2012年
3188475
59534.86
2011年
2820100
51374.74
2010年
2448052
43389.67
2009年
2127834
37188.82
2008年
1916759
32868.19
2007年
1639432
11354.69
然而,作为物流业的基础性、支柱型产业,公路货运却面临严重的不足和滞后。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对我国80万家公路货运企业调查显示,真正运营的车辆只有约为60%,平均每家货运企业仅匹配拥有2.5辆车,空驶率高达40%以上。说明传统的公路货运企业分布零散化,规模较小,经营松散,信息滞后,基础设施缺乏,信息资源、货源局限,线路单一,运营领域小。公路货运市场主体“多、小、散、弱”,货运企业与企业之间信息分散,形成“孤立”的信息源,且价格混乱,导致严重的恶性竞争。存在的现象总结为集约化程度低、车货两端信息统一、缺少诚信等,导致资源浪费率高,空载率高,货运成本高及货运企业利润低。
2015年07月04日《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互联网+”高效物流的战略部署,物流业将进入以网络化、组织化服务为主的“新常态”。
伴随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运用,我国公路货运企业可以提升自主创新和资源整合能力。“互联网+”公路货运摒弃了传统货运运作模式的单一错乱,借助互联网技术手段建立新的物流货运平台和运营标准,“互联网+”通过配载专业信息平台,发布传递各个货运主体间的货物运输需求和车辆匹配信息,各企业主体间可达成匹配协议相互合作,减少车辆空载率,实现供需高效匹配。同时,互联网技术可以更加高效、智能的调度和管理车辆。通过信息化平台对信息的集中化处理和数据提炼,可以提高交易速度,运作流程简化,车辆运营速度,信息获取和资金流转速度,将明显降低信息交易、运作管理、安全、信用和资金等方面的成本,整体提升运作效率,降低成本。
“互联网+”公路货运使效率最大化,达到公路货运的组织化,网络化,集约化发展,整合传统的相对独立的个体,发挥公路货运独有的运输优势。为适应“互联网+”背景战略发展和市场需求,本文从车源、货源,车货匹配,信息匹配和盈利管理角度对“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公路货运的市场环境、供需结构和资源配置分析,具体研究“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公路货运市场的创新运作模式。运用现代物流理念和“互联网+”技术创新方法,可以改变传统公路货运运作模式,使我国公路货运业向现代高效物流战略调整,提高我国公路货运市场的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竞争力和生产力水平,实现公路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 录
1 绪论 2
1.1 公路货运市场的发展背景及研究意义 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5
2 公路货运概述 7
2.1 公路货运系统 7
2.2 公路货运作业流程 9
2.3 传统公路货运运作模式 10
2.4 我国公路货运存在的问题 11
2.5 我国公路货运的发展趋势 12
2.6 公路货运市场由传统向“互联网+”发展的动因分析 12
3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公路货运市场研究 14
3.1 “互联网+”公路货运概述 14
3.2 “互联网+”公路货运车货来源 15
3.3 “互联网+”公路货运运作的理论模式研究 16
3.4 “互联网+”背景下公路货运市场盈利模式 29
3.5 公路货运市场的信誉机制 32
结 论 35
致 谢 36
参 考 文 献 37
1 绪论
1.1 公路货运市场的发展背景及研究意义
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下,现代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传统的公路货运市场一直以来都是物流业的运营主体。如何适应当前物流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市场发展要求,是当前公路运输业面临的迫切需求和挑战。
公路运输是一种机动灵活、方便快捷的运输方式,在短途货物集散和承揽运输上,相比铁路、航空等运输更具灵敏性,可以实现“门到门”专业运输。公路运输业是物流业的基础性产业,据统计,近10年以来,公路里程从2007年的358.37万公里增加到2016年469.63万公里,完成货运量3341259万吨,货物周转量61080.10亿吨公里,是2007年1639432亿吨和11354.69亿吨公里的2倍和5.4倍。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公路货运整体周转量已达61080亿吨公里,重型卡车保有量超500万辆,轻中型卡车保有量超1400辆,市场规模超过5万亿人民币。2016年,中国交通运输货物运输量为438.7亿吨,其中,公路货运量为334亿吨,占比76.1%,水路、铁路以及航空运输量合计占比23.9%。公路货运运输量占据货物运输量的绝大部分份额,足以说明公路货运的重要地位。
表1.1 20072016年中国公路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统计
年份
公路货运量(万吨)
公里货物周转量(亿吨公里)
2016年
3341259
61080.10
2015年
3150019
57955.72
2014年
3113334
56846.90
2013年
3076648
55738.08
2012年
3188475
59534.86
2011年
2820100
51374.74
2010年
2448052
43389.67
2009年
2127834
37188.82
2008年
1916759
32868.19
2007年
1639432
11354.69
然而,作为物流业的基础性、支柱型产业,公路货运却面临严重的不足和滞后。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对我国80万家公路货运企业调查显示,真正运营的车辆只有约为60%,平均每家货运企业仅匹配拥有2.5辆车,空驶率高达40%以上。说明传统的公路货运企业分布零散化,规模较小,经营松散,信息滞后,基础设施缺乏,信息资源、货源局限,线路单一,运营领域小。公路货运市场主体“多、小、散、弱”,货运企业与企业之间信息分散,形成“孤立”的信息源,且价格混乱,导致严重的恶性竞争。存在的现象总结为集约化程度低、车货两端信息统一、缺少诚信等,导致资源浪费率高,空载率高,货运成本高及货运企业利润低。
2015年07月04日《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互联网+”高效物流的战略部署,物流业将进入以网络化、组织化服务为主的“新常态”。
伴随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运用,我国公路货运企业可以提升自主创新和资源整合能力。“互联网+”公路货运摒弃了传统货运运作模式的单一错乱,借助互联网技术手段建立新的物流货运平台和运营标准,“互联网+”通过配载专业信息平台,发布传递各个货运主体间的货物运输需求和车辆匹配信息,各企业主体间可达成匹配协议相互合作,减少车辆空载率,实现供需高效匹配。同时,互联网技术可以更加高效、智能的调度和管理车辆。通过信息化平台对信息的集中化处理和数据提炼,可以提高交易速度,运作流程简化,车辆运营速度,信息获取和资金流转速度,将明显降低信息交易、运作管理、安全、信用和资金等方面的成本,整体提升运作效率,降低成本。
“互联网+”公路货运使效率最大化,达到公路货运的组织化,网络化,集约化发展,整合传统的相对独立的个体,发挥公路货运独有的运输优势。为适应“互联网+”背景战略发展和市场需求,本文从车源、货源,车货匹配,信息匹配和盈利管理角度对“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公路货运的市场环境、供需结构和资源配置分析,具体研究“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公路货运市场的创新运作模式。运用现代物流理念和“互联网+”技术创新方法,可以改变传统公路货运运作模式,使我国公路货运业向现代高效物流战略调整,提高我国公路货运市场的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竞争力和生产力水平,实现公路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wlgc/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