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老年电动代步车交通安全改善策略研究

目 录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 研究思路 3
2 改善老年电动代步车交通安全的必要性分析 4
2.1 使用人群分析 4
2.2 老年电动代步车质量问题分析 5
2.3 基础交通设施及国家政策支撑问题 6
3 老年电动代步车交通事故特性及机理分析 8
3.1 代步车交通事故特性分析 8
3.2 老年代步车交通事故发生机理分析 10
4 老年电动代步车交通安全改善策略 16
4.1 针对人员的改善策略 16
4.2 针对老年电动代步车自身的改善策略 17
4.3 针对道路的改善策略 17
结论 19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1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老年电动代步车又称老年代步车、老年电动车,有四轮和三轮两种车型。近年来老年代步车在城市车辆的比例越来越高,这些车虽然挂着代步车的牌子,但刹车、油门、挡位一应俱全,给人一种机动车的感觉,40-50公里/小时的速度与机动车也没什么区别。而国际上真正的老年代步车是一种医疗器械,速度在5-10公里/小时以下,以速度低、刹车灵、安全可靠、方便为标准,且不能在机动车道上行驶。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代步车凭借节能环保,轻便价廉的优势很快的在老年人群体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的市场。可是随着数量的激增带来的是极为严峻的交通安全问题。2013年5月8日,江苏省淮安市,一辆红色老年代步车因为闯红灯与一辆轿车相撞。2013年12月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4日,山东省济南市一位老人的老年代步车在行驶过程中自燃。据北京市交管局统计:从2011年至2013年10月,北京市涉及代步车的交通事故已发生757起,伤858人,死亡136人。由此可见,电动代步车的安全问题已经不容忽视。
道路交通系统是由参与交通的人、车、路以及交通环境这四个要素组成的相互关联又相互影响的复杂系统。老年电动代步车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必须随时掌握电动代步车、道路、环境及交通流变化特征,不断作出正确的判断与反应,通过加速、制动和龙头,控制行车速度,改变行车方向,从而适应整个交通大系统的动态变化过程。但是这些代步车的驾驶员一般都是老人或者残疾人,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很难第一时间做出安全准确的操作。而且这些电动代步车自身速度很快,冲击力大,但大多数的代步车没有经过碰撞测试,安全性能非常差,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会造成极大的人员伤亡。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从城市老年电动代步车的安全现状出发,结合道路交通系统中人、车、路以及交通环境这四个要素分析电动代步车的特性,老年驾驶员的特性和发生电动代步车交通事故的原因和机理。并以此提出适合本国国情的城市老年电动代步车交通安全改善策略。意义在于:
(1)提高城市居民的出行安全;
(2)对推进我国老年电动代步车规范化管理有积极意义;
(3)对我国老年电动代步车生产的标准化起到促进作用。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老年电动代步车是从原先的归属于医疗器械类的电动轮椅车演变而来,产品的设计更适合老年人、残疾人的驾驶习惯。而且适用人群从原先电动轮椅车的残疾人群扩展到了广大腿脚不便的老年人。产品的设计生产均参照国家电动自行车的国家标准及电动轮椅车的国家标准,在某些参数指标方面甚至更严格于以上的2个国家标准,车速设计在10公里/小时之内,整车底盘高度在8cm,刹车制动距离在0.5米之内,从各个方面均优于原先的电动轮椅车,是电动轮椅车的演化升级车型,能够符合广大老年朋友的出行代步的需求,同时提供更全面的安全保障。
首先对电动代步车设计与生产执行规范化标准,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发展电动车的国家,K-car是日本政府推广小排量城市用车所设置的一种自动车级别,即轻自动车。目前日本警视厅对于该级别有着明确细致的规定:首先K-car外形尺寸的长/宽/高分别不能超过:3400mm/1480mm/2000mm。在美国有一种邻里电动车和我国的老年代步车类似,邻里电动车的动力来自电池和电动机,但有别于可以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普通电动汽车,美国联邦车辆安全标准要求邻里电动车符合一系列安全测试规定,包括:温度测试、风速测试、摩擦测试、爬坡测试、爆胎测试、载重测试和电量测试等。在联邦政府规定的基础上,纽约州要求邻里电动车必须配备有挡风雨刷、车速表、里程器和除霜器等。通常,州政府都要求邻里电动车驾驶员具有驾驶证,车辆也需注册登记。
对电动代步车的排量与速度进行限制,例如K-car的排气量必须控制在660cc之内,发动机最高功率必须在63匹马力以下,最高时速也不能超过100km/h(日本高速最高限速100km/h)。另外,根据各州法规不同,这种电动车通常只能在时速限制为72公里的路面上行驶。邻里电动车的最高时速一般为48公里,最大载重量为1400千克。同时,根据美国联邦法律规定,邻里电动车经销商销售的车辆最高时速不能高于40公里,但购买者改装后,很容易能这些车辆的时速提至56公里甚至以上。如果最高时速高于40公里,这些经改装的邻里电动车必须符合国家对普通乘用车的安全要求。
我国台湾省目前有不少厂家涉足电动助力车,他们消息来源广,经营头脑灵活,在技术开发、商品化上有一定的优势。例如中广公司、美利达公司、爱地雅公司,都是起步较早的公司。其中中广公司、美利达公司已经和大陆的有关厂家联合开发电动代步车市场。而在我国内地,目前来说对于老年电动代步车还没有一个很好的规范管理,因为在国内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这些电动代步车需要上牌照,且驾驶这些代步车并不需要驾驶证。由于法律方面的空缺,所以在这些电动代步车的生产过程中,也没有相关的规定来要求厂家在生产代步车的时候遵循什么样的生产规范,产品需要符合和满足什么样的安全标准。所以在内地的很多欠发达地区,有许多的黑作坊,小厂家在生产代步车时粗制滥造,很多类似作坊一样的工厂,进行所谓老年代步车生产、销售等工作。这些车间无任何资质,对所售商品也不能提供任何安全相关保障,甚至连发票都不能开具。其生产的产品也是五花八门,各种山寨形象看都看不完。它们或是最高限速超标,或是直接安装其他摩托车发动机,有的商家声称还能上到牌。与之对应的,自然就是我国生产的老年电动代步车在安全方面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这些生产出来的电动代步车并没有经过相关的一系列安全性能测试,而且这些粗制滥造的所谓的代步车往往为了吸引消费者购买还会将这些车进行提速。在有了高速度和等同于无的安全防护,这些在道路上行驶的老年电动代步车就成为了道路上一颗颗定时炸弹,成为了道路安全系统中的不稳定因素。
本文研究思路如图1-1所示:
2 改善老年电动代步车交通安全的必要性分析
2.1 使用人群分析
城市老年电动代步车的使用者一般为50-70岁的老年人,这些老年人往往对于交通规则不是特别了解,对于机动车驾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操作问题也不清楚。所以,这些购买了代步车的老人们往往在驾驶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违规问题。比如:很多老年人在驾驶这类车辆时,仍然带着一种自己是驾驶非机动车的心态和意识,导致了逆行,闯红灯等等违反交通规则的驾驶行为,给自己以及他人的安全带来隐患。同时,由于老年人的意识和反应能力比较差,往往在遇到突发状况的时候不能第一时间采取避让或者刹车等动作,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而且,很多老年人买这种代步车大部分的目的是方便自己接送孙子孙女或者方便自己买菜,这就导致了这些老年人需要把车开到学校,菜场这种人流和车流相对密集的地方。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wlgc/143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