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层组织理论的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组织低效率的成因与对策研究(附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明显,商贸流通业发展不平衡现象非常严重。作为经济较为落后的淮安,这种现象尤为明显。淮安农村的现代化商贸流通体系存在着流通组织效率低、发展慢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抑制了消费水平的提高,成为淮安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目前我国的经济建设着力于解决“三农”问题,而作为城乡发展失衡的典型案例,在淮安农村构建新型的现代化商贸流通体系可以为我国实现城乡双向商贸流通提供现实依据,有助于提高农村的现代化水平,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关键词 商贸流通,低效率,现代化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研究目标及思路 1
2 相关理论概述 3
2.1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3
2.2 中间层组织理论 4
2.3 区域商贸流通 4
2.4 农产品流通体系 5
3 淮安农村现代化商贸业发展现状 5
3.1农村经济发展概况 6
3.2 淮安农村流通的农产品类型 6
3.3 农产品流通模式 7
3.4 商贸流通的物流基础设施条件 7
4 淮安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组织发展状况及困境分析 9
4.1淮安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组织的类型与形成 9
4.2 淮安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组织的运行困境分析 11
4.3 淮安农村商贸流通效率低下造成的影响 13
5 基于中间层组织理论的淮安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组织的优化 13
5.1基于中间层组织理论的农村流通组织的治理对策 13
5.2推广使用新技术 14
5.3政策支持 16
结论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商贸流通业发展不平衡现象非常严重,农村商贸业与城市商贸业相比,在消费水平、贸易市场、流通技术、业态结构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发展差距。随着江苏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体制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但是在经济相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落后的淮安,农村的现代化商贸流通体系存在着流通组织低效率的问题。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可分为农产品商贸流通、农村日常消费品商贸流通、农业生产资料商贸流通。当前淮安农村的这三类商贸流通组织面临着效率低、发展慢的问题,严重延缓了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阻碍了农民的增收与消费,成为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1.1.2研究意义
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是指各种涉农商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整体运动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农产品商贸流通是从农村到城市的转移过程;而农村日用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流通是自城市进入农村。而农产品商贸流通的中间层组织就是连接农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枢纽,中间层组织的发展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提供了新的市场交易方式,促进商贸流通市场的发展。
本文以淮安农产品流通市场为代表,分析当前淮安农村商贸流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农村商贸流通低效率的原因。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建立以现代化流通商为主的中间层组织理论模型,论证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组织对商贸流通体系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根据研究及分析的结果提出突破流通组织低效率困境的治理机制。
本文利用中间层组织理论结合淮安农村商贸流通的具体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农产品流通市场的体系,有助于对农村商贸流通更深入的理解。深入研究了农村流通组织低效率的原因,有助于找到解决淮安农村商贸流通低效率的方法。对淮安农产品流通组织的运行模式的研究有助于对构建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组织提供现实依据。
1.2研究目标及思路
1.2.1研究目标
根据淮安流通产业组织的演变发展以及未来的趋势,研究在经济体制和流通体制转型的背景下,淮安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组织低效率困境的体制根源。对比现存流通业的相关理论,研究中间层组织理论在解决商贸流通效率问题上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根据淮安农村的现代化商贸流通产业的实际发展现状,对中间层组织理论进行改进,引入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配送体系等,构建适合淮安农村现代化商贸组织运行的理论模型。对政策、机制、体制等方面,研究突破目前淮安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组织低效率困境的治理机制。
1.2.1研究思路
本文首先根据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以及流通业发展的背景论述本文研究的必要性,总结国内外对商贸流通的研究现状,对比国内外专家提出的商贸流通相关理论,引出中间层组织理论对解决城乡商贸流通问题的优势。
阐述淮安农村商贸流通业总体的现状,根据淮安农村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情况,分析其商贸流通体系存在的问题。目前淮安存在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状况;流通产品类型单一,规模较小;农产品流通模式存在结构不对称、权利不平衡、专业能力较低的现象,现代化流通方式发展不足;缺少流通标准制度,存在市场失序现象;流通信息化程度低,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
利用中间层组织理论对淮安农村商贸流通组织低效率的原因进行讨论,对中间层组织理论进行改进,结合淮安农村商贸流通的实际情况,提出发展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组织的方法,针对农村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以及农产品流通的不同购销体系,将目前的流通体系改造成适合淮安农村的商贸流通体系。
针对传统流通渠道单一的问题,提出建立网络信息平台,促进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针对传统物流运输方式的局限性,提出建设适合淮安农村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根据农村居民的需求,制定相应的物流模式。
研究思路图如图11:
图11 研究思路图
2 相关理论概述
2.1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我国“三农”问题存在二元结构的特点,传统落后的农村经济与现代经济发展不适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日益加剧导致城乡发展的差距变大,严重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农村商贸流通业发展相对于城市商贸业来说,在商业网点建设、业态结构、空间布局、消费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相对落后的农村商贸流通业已经严重阻碍了农村的市场化进程,抑制了农民的消费,成为农村发展面临的新瓶颈[6]。我国的二元经济发展结构导致城市与农村流通市场呈现二次发展的局面,从而导致商贸流通组织体系单向流通局面的形成,单向流通的贸易流通组织体系不符合我国市场流通的需求。我国城市和农村商贸流通组织体系在规模报酬、进入壁垒、集中度和技术创新四个维度存在严重的分割[2]。商贸流通组织体系在分工协作水平、过度竞争和地方行政垄断上存在分歧。从构建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的必要性出发,指出以构建城乡双向流通的物流体系、市场体系、商贸组织体系、商贸服务体系、商贸流通现代业态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城乡双向流通商贸体系战略,能够促使城乡之间由各自分割和封闭的单向流通模式转变为相互连接的双向流通模式[10]。在城乡商贸专业化分工协作效率低方面,贸易流通组织运用的资金具有专业性,如果运用到其他地方会产生较高的经济成本。由于流通产业的技术和流通资本受到限制,农村商贸流通尤其是传统商贸流通缺乏信息化和创新能力[3]。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研究目标及思路 1
2 相关理论概述 3
2.1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3
2.2 中间层组织理论 4
2.3 区域商贸流通 4
2.4 农产品流通体系 5
3 淮安农村现代化商贸业发展现状 5
3.1农村经济发展概况 6
3.2 淮安农村流通的农产品类型 6
3.3 农产品流通模式 7
3.4 商贸流通的物流基础设施条件 7
4 淮安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组织发展状况及困境分析 9
4.1淮安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组织的类型与形成 9
4.2 淮安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组织的运行困境分析 11
4.3 淮安农村商贸流通效率低下造成的影响 13
5 基于中间层组织理论的淮安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组织的优化 13
5.1基于中间层组织理论的农村流通组织的治理对策 13
5.2推广使用新技术 14
5.3政策支持 16
结论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商贸流通业发展不平衡现象非常严重,农村商贸业与城市商贸业相比,在消费水平、贸易市场、流通技术、业态结构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发展差距。随着江苏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体制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但是在经济相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落后的淮安,农村的现代化商贸流通体系存在着流通组织低效率的问题。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可分为农产品商贸流通、农村日常消费品商贸流通、农业生产资料商贸流通。当前淮安农村的这三类商贸流通组织面临着效率低、发展慢的问题,严重延缓了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阻碍了农民的增收与消费,成为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1.1.2研究意义
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是指各种涉农商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整体运动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农产品商贸流通是从农村到城市的转移过程;而农村日用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流通是自城市进入农村。而农产品商贸流通的中间层组织就是连接农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枢纽,中间层组织的发展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提供了新的市场交易方式,促进商贸流通市场的发展。
本文以淮安农产品流通市场为代表,分析当前淮安农村商贸流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农村商贸流通低效率的原因。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建立以现代化流通商为主的中间层组织理论模型,论证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组织对商贸流通体系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根据研究及分析的结果提出突破流通组织低效率困境的治理机制。
本文利用中间层组织理论结合淮安农村商贸流通的具体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农产品流通市场的体系,有助于对农村商贸流通更深入的理解。深入研究了农村流通组织低效率的原因,有助于找到解决淮安农村商贸流通低效率的方法。对淮安农产品流通组织的运行模式的研究有助于对构建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组织提供现实依据。
1.2研究目标及思路
1.2.1研究目标
根据淮安流通产业组织的演变发展以及未来的趋势,研究在经济体制和流通体制转型的背景下,淮安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组织低效率困境的体制根源。对比现存流通业的相关理论,研究中间层组织理论在解决商贸流通效率问题上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根据淮安农村的现代化商贸流通产业的实际发展现状,对中间层组织理论进行改进,引入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配送体系等,构建适合淮安农村现代化商贸组织运行的理论模型。对政策、机制、体制等方面,研究突破目前淮安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组织低效率困境的治理机制。
1.2.1研究思路
本文首先根据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以及流通业发展的背景论述本文研究的必要性,总结国内外对商贸流通的研究现状,对比国内外专家提出的商贸流通相关理论,引出中间层组织理论对解决城乡商贸流通问题的优势。
阐述淮安农村商贸流通业总体的现状,根据淮安农村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情况,分析其商贸流通体系存在的问题。目前淮安存在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状况;流通产品类型单一,规模较小;农产品流通模式存在结构不对称、权利不平衡、专业能力较低的现象,现代化流通方式发展不足;缺少流通标准制度,存在市场失序现象;流通信息化程度低,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
利用中间层组织理论对淮安农村商贸流通组织低效率的原因进行讨论,对中间层组织理论进行改进,结合淮安农村商贸流通的实际情况,提出发展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组织的方法,针对农村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以及农产品流通的不同购销体系,将目前的流通体系改造成适合淮安农村的商贸流通体系。
针对传统流通渠道单一的问题,提出建立网络信息平台,促进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针对传统物流运输方式的局限性,提出建设适合淮安农村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根据农村居民的需求,制定相应的物流模式。
研究思路图如图11:
图11 研究思路图
2 相关理论概述
2.1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我国“三农”问题存在二元结构的特点,传统落后的农村经济与现代经济发展不适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日益加剧导致城乡发展的差距变大,严重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农村商贸流通业发展相对于城市商贸业来说,在商业网点建设、业态结构、空间布局、消费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相对落后的农村商贸流通业已经严重阻碍了农村的市场化进程,抑制了农民的消费,成为农村发展面临的新瓶颈[6]。我国的二元经济发展结构导致城市与农村流通市场呈现二次发展的局面,从而导致商贸流通组织体系单向流通局面的形成,单向流通的贸易流通组织体系不符合我国市场流通的需求。我国城市和农村商贸流通组织体系在规模报酬、进入壁垒、集中度和技术创新四个维度存在严重的分割[2]。商贸流通组织体系在分工协作水平、过度竞争和地方行政垄断上存在分歧。从构建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的必要性出发,指出以构建城乡双向流通的物流体系、市场体系、商贸组织体系、商贸服务体系、商贸流通现代业态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城乡双向流通商贸体系战略,能够促使城乡之间由各自分割和封闭的单向流通模式转变为相互连接的双向流通模式[10]。在城乡商贸专业化分工协作效率低方面,贸易流通组织运用的资金具有专业性,如果运用到其他地方会产生较高的经济成本。由于流通产业的技术和流通资本受到限制,农村商贸流通尤其是传统商贸流通缺乏信息化和创新能力[3]。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wlgc/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