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研究【字数:13369】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提升,农业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我国农产品的供需结构发生的明显变化,逐渐出现了农产品阶段性、区域性、结构性的过剩,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农业的发展受到农产品流通不畅的制约,加上近几年来,我国频频发生关于食品安全的事故,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成为打破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瓶颈的重要途径。本文立足于常熟市,首先对所研究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概念做了阐述,接着对“第三方利润源泉”理论进行阐述,再对常熟市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常熟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机遇和存在的问题。针对常熟市当地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政策、企业、人才等多角度提出建议,希望能对苏州市常熟市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有所裨益。
目 录
1. 绪论1
1.1 研究背景1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1
1.3.1 研究内容1
1.3.2 研究方法2
1.4 文献综述2
2. 相关概念及理论4
2.1 农产品的概念与特点4
2.1.1 农产品的概念4
2.1.2 农产品的特点4
2.2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概念与内涵5
2.2.1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概念5
2.2.2 农产品冷链物流流程的构成5
2.2.3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特点5
2.3 第三利润源理论6
3. 常熟市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分析7
3.1 常熟市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7
3.2 常熟市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机遇8
3.2.1常熟市居民购买力增强8
3.2.2资本向冷链市场聚集9
3.2.3第三方物流中小企业抱团发展9
3.3 常熟市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存在的问题9
3.3.1 政策法规不能满足产业的需要9
3.3.2 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滞后10
3.3.3 缺乏相关专业技术人才11
4. 常熟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建议1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1 加大政策优势13
4.2 大力扶持第三方企业的发展13
4.3 加大冷链物流人才培养力度14
结语15
参考文献16
附录:调查问卷17
致谢21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农业是中国的一个重要产业部分,也是提供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因此农业是否能保持飞速发展,农产品流通是否能保持便利通畅,对农业科技和农业现代化都有深刻影响。
2017年8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公报发表了《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实施意见》[1],公报中明确地将冷链物流放在工作重要首位,尤其对其在保障食品安全和促进消费升级的作用予以了高度重视。在公报中,结合江苏省的实际情况,要求发挥政府在规划、标准、政策方面的引导、扶持和监管作用,为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时培养一批有实力、有带动作用的冷链物流企业,提高生鲜农产品的冷藏流通率和运输率,降低腐损率,有效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本文通过调查常熟市农产品冷链的市场现状,对其中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行分析,针对目前常熟市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弱项和欠缺的地方,提出处理的有效方法,希望通过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物流质量。
1.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以常熟市为例,重点分析常熟市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引起对冷链物流的认识和重视,充分认识到发展冷链物流可以为社会带来显著经济效益,本次研究主要基于第三利润源理论,结合当地的实际发展现状,利用政策,第三方物流等方式促进当地冷链行业发展,帮助建设更高效率、高质量、低腐损的农产品冷链物流。
农产品冷链物流已被江苏省列为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常熟市在经济发展中,突显了物流优势,当地农产品的运输依赖于冷链物流的发展。目前,常熟市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也不断增加,该地区的冷链物流亟需得到升级与发展。
1.3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1研究内容
本研究共分为四部分对常熟市农产品冷链物流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是阐述本篇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说明研究内容和方法,综述与农产品冷链物流相关的研究文献。
第二部分主要是通过查阅各类书籍、期刊、网络,了解并阐述关于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为本次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主要是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常熟市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并找出常熟当前存在的发展机遇,指出存在的发展短板。
第四部分主要是结合常熟市的实际情况,从政府、企业、人才等方面,提出促进当地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建议。
1.3.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利用网络和各类书籍、期刊,查阅有关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文献资料,了解与农产品冷链物流相关的概念和理论,分析常熟市现存的问题,提出建议。对此进行学习和借鉴。
(2)问卷调查法。本课题主要是以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和消费者为研究的调查对象,通过设计调查问卷,抽选人员,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的方法,能更好的了解常熟市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实际情况。
(3)统计分析法。本课题主要运用SPSS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以考察相关数据对于理论模型的支持情况。
1.4文献综述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起步晚,技术也落后于国外先进国家,在我国农业产量不断增加、农村城镇化不断加快的情况下,市场对农产品冷链物流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迫在眉睫。目前,国内的学者在不断加强对这一新领域的关注,并积极的对此展开研究。整体来看,国内研究者在农产品冷链物流开展及探索以后,并没有得到统一的结论,通过归纳提炼,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从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方面来看,童楠从主体角度对冷链物流模式进行分类,然后必须综合考虑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技术条件和发展水平、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和战略重点、不同农产品的自然属性和供需状况等多种因素,选择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2]。杨钧提出了以资源整合为基础的冷链物流模式,使分散的物流资源得以集中使用,具备了一些第四方物流的特征[3]。
从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技术方面来看,汪旭晖、张其林指出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中,有助于破解当前冷链物流中断频发的难题[4]。沈倩针对现阶段江苏省果蔬冷链物流运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适应当前绿色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发展果蔬物流绿色供应链[5]。李作聚针对生鲜电商,提出更需要通过数据的搜集分析,制定有针对的营销模式,提供增值服务,提升管理水平,降低运营成本[6]。易海燕、张峰也表示基于电子商务的特性,各类生鲜电商可以从高中端型模式、社区模式、综合模式、同城宅配模式中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定位的模式[7]。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wlgc/12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