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扬镇三市货运量预测比较研究

当代物流业在中国迅速的发展,随着国家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物流业在各地区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物流业的发展进程中难免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各地区物流业发展发展状况悬殊。用以评价物流业发展的理论研究在国内的应用并不是很多。货运量预测作为物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准确的货运量研究计算,来判断未来物流业的发展趋势,规划物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有一些政府经济投资的重点方向都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灰色预测法来研究货运量,通过对南京,扬州,镇江三市的货运量进行研究,充分显示三地货运量的特点 ,并且通过对比研究得出相应的结论。灰色预测法具有研究数据量小、信息量少的特点,非常实用于对货运量的预测研究。通过研究得到的结果及总结的结论可以作为城市未来规划建设的参考。关键词货运量,预测,灰色预测, 组合预测
目 录
1 绪论 2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研究方法 2
2 宁扬镇三市物流业的发展概况 2
2.1长江流域物流业的发展概况 1
2.2 宁扬镇三市各自物流业的发展概况 1
3 灰色系统理论概述 7
3.灰色模型预测模型概述 2
3.2灰色GM(1,1)模型建模步骤 2
4 十三五期间宁扬镇三市物流货运量预测比较研究 5
4.1十二五期间宁扬镇三市物流货运量概况 5
4.2十三五期间宁扬镇三市物流货运量预测建模比较研究 6
结论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1世纪,作为信息时代,信息的交流与货物的流通变得越来越快。物流业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下正显示出蓬勃的生机。物流业的发展,宏观层面,它推动了大的地区的经济发展,物流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以生产为主的传统工业的发展,同时也为以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的不断上升的空间。微观层面,它大大的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使物品可以在空间上得到更加合理的分配并且大大满足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了人们的生活需求。从 “十一五”到“十二五”的政府的发展规划中不难看出,国内物流业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相信 “十三五”期间,物流业仍然是政府发展的重中之重。
然而,物流业的发展过程中遇到众多问题,国内对于物流业发展建设的理论研究还不够完善,很多地区的发展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悬殊巨大。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规范化、合理化,路线规划的重点划分是否能满足不同地区的发展需求,方便不同地区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这些都是物流业要面对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物流业的发展。比如重复的基础设施建设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浪费、降低物流业的运转效率、限制企业地区的发展速度,同时使市场上的物品分配失去平衡,从而降低地区间的交流合作。道路建设的不合理也会阻碍货物的流通。
规范合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道路建设离不开数据的预测与研究,货运量是反映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对物流货运量的预测分析可为区域未来物流业发展的重要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早在17世纪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时候,国外的物流就已经奠定了发展的基础,
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西方国家的物流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开启奠定了物质基础。到后来中国的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虽然中国人也在力求改变中国的经济现状,但是由于不断的侵略战争,中国的物流业不得不在分裂中放弃前进的脚步。西方国家在经过二战的洗礼后,经济上并没有受到大的创伤,保留了原先发展的基础,同时二战后导致物资的供需关系更加紧密化,推动了二战后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而21世纪是一个国与国之间经济发展不断
紧密的时代,信息的交流与物品的流通,加强了各国的联系与交流。可以说21世纪是一个经济发展的和平年代,在保留了原先发展基础的西方国家,对于物流业的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国内相比有很大的领先,国外对于物流系统有着比较完善的体系。各地区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很密切,货物运输的流程和手续更加的简便,快捷。高效的管理为许多外国企业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缩短了工作时候,同时为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增加了优势。西方国家的物流业已经步入成熟期,短时间内的物流业并不会取得长足的进步。近年来许多西方国家的经济都爆出负增长的趋势,更能说明西方经济已经趋于稳定,物品在西方是供大于求的局面。而国内市场并没有完全被开拓,许多地区的发展并没有赶上当今物流业发展的步伐。物流系统建立的不完善,比较国外相关物流业的理论研究也比较少。国内的物流业发展基本上是从改革开放时期开始的,一些重要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物流理论也随着发展的步伐应运而生。1982年,我国的邓聚龙教授创造了灰色系统理论。该理论可通过对数据少,信息缺乏的不确定性物流状况进行研究,预测物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
1.3 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收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全面了解课题相关研究现状,总结取得的研究成果,分析其不足,为本文开展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灰色建模法。基于累加生成的准指数规律,借助灰微分方程构建GM(1,1)模型,求解其时间响应函数并进行预测建模。
3、案例分析法。通过江苏省统计年鉴,收集十二五期间苏锡常三市物流货运量相关数据,借助GM(1,1)模型构建十三五期间苏锡常三市物流货运量灰预测模型,揭示其演变规律,为苏锡常地区政府管理部门制定物流产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2 宁扬镇三市物流业发展概况
2.1 长三角地区物流业发展概况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大型经济带,与珠江三角洲相比它的发展时间比较短。其地区囊括了江苏、浙江、上海地。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大量的轻重工业的迁入,到如今的第三产业的发展。长江三角州地区的经济水平已经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从产生到发展再到最后的成熟阶段。长三角地区的地理位置优势带动了该地区一大批城市的发展。譬如上海、南京、无锡、杭州、宁波。自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作为一个与海外的通商口岸,依托珠三角的地理位置优势和航空运输,充分显示了以海路运输、陆路运输、航空运输相结合的优势。上海利用其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其贸易范围涵盖了全球,是全球经济网的一个重要的枢纽地带。南京的城市物流建设突出,发达的道路交通网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南京的城市物流奠定了基础。发达的道路交通和信息技术的结合,是南京物流业高速发展的催化剂。无锡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中部,是多条高速公路的交汇处,并且无锡位于苏锡常三地的中心区,向南通过江阴大桥可以直达南方的经济带,向北有京杭大运河以及多条铁路公路的交通干线,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成为无锡物流业发展的优势。杭州市在江苏省市是经济发展标杆市,杭州市近年来对物流业的发展紧随着长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潮流,通过建立多个物流基地,将杭州市与周边的物流产业相连。可以说,完善的物流业将是杭州未来的发展方向。宁波作为一个沿海经济城市,其经济优势不言而喻。其经济腹地延伸我国近整个的南方经济区。近年来物流业的兴起,宁波的物流业可以说是该市的经济命脉。物流业在长三角的发展显示出蓬勃的生机,可以说未来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必定是我国物流业发展的范点地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wlgc/63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