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苏北新分拨中心优化方案设计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框架 3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5
2.1 快递的定义及其行业特点 5
2.2 快递网络及快递作业流程 5
2.3 分拨中心概述 7
3 顺丰苏北新分拨中心现状分析 7
3.1 顺丰公司网络结构简介 8
3.2 苏北新分拨中心宏观现状 8
3.3 苏北新分拨中心微观分析 10
3.4 顺丰苏北新分拨中心存在的问题 11
4 分拨中心优化 16
4.1 顺丰苏北新分拨中心货流交通组织优化 16
4.2 苏北新分拨中心的流程优化 17
4.3 分拨中心低碳发展建议 23
4.4 分拨中心信息及人员管理优化 23
结 论 25
致 谢 26
参 考 文 献 27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快递兼有邮递 功能的门对门物流 活动,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日趋激烈的市场需要社会快捷并且安全的物品传递服务,由此中国快递行业营运而生[1]。经过30多年发展,快递已经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我国的快递业的发展环境还在进一步提升,优势政策继续延续,快递市场高速增长。
2010年由十二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的二五规划详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阐述了当下整个邮政快递业的发展形势。随着互联网普及生产消费方式转变,国家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国际经济贸易往来愈加密切,社会对快递服务产生了巨大的、多元化需求,由此快递成为一个重要的增长点,在社会的链条中发挥着愈发明显的作用,如个性精细化的生产需要快递服务来配送零部件样品等原材料,商业活动需要快递每天传递大量商务文件、标书、合同、账单等。虽然快递服务正融入社会生产消费的各个环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力,但快递行业尚未发展到完美无缺的地步,有一系列发展问题尚待解决。十二五规划中指出,要提高行业的服务质量与效率就要以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2]。网点已经正式成为快递企业竞争和发展的核心问题[1],而整个网络的水平取决于快递服务网络关键物流节点——集散中心,因此要大力推进快递服务网点等集散中心建设,增强快件处理与集散能力。
顺丰作为国内行业前端的优秀快递企业,在变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下,面对变化的政策和同质化竞争,要在行业竞争中成功突围就要不断发展优化自身,强化物流基础设施和网络的建设,以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客户和市场的需求。顺丰苏北区新分拨中心是顺丰的二级中转场,起到集散苏北四市快件的作用。同时是苏北唯一的中转场,运行流畅与否关系到顺丰苏北无快递网络的服务水平。
在此背景之下,顺丰苏北分拨中心需要整合外部资源,优化改造内部资源。来提高分拨中心的分拣效率,减少时间成本。优化点而进一步提升网络的服务水平。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快递业在我国发展时间尚且短暂,关于快递企业分拨中心的研究文献有所欠缺,多为方向性的发展战略展望,或者为整个园区的规划方案。
1.2.1 国内现状
对于分拨中心优化设计,多数文献研究物流中心规划优化和配送中心路线优化规划,或者是探讨物流行业未来发展战略研究。对于快递企业的分拨中心而言,学者研究更侧重信息系统和分拣流程等技术方面,以下是相关文献:
倪玲霖,王姣娥,胡浩(2012)分析顺丰快递的网点布局规律,从组织模式和快递流量等方面探讨空间组织网络,以此来研究中国快递企业的空间组织[3];
迟晶(2013)在分析识别现状问题点和需求量的基础上,设计集散中心功能流程和平面布局方案。提出自动化、人工化混合分拣方法,建立分拣控制系统,对设备选型进行分析,并对设备投资进行经济效益分析。文章研究结论对其他快递或物流企业的集散中心优化升级有一定的借鉴价值[4];
陈东(2007)提出了基于自动识别技术的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其中包括原材料和计划管理模块,生产和仓储数据采集模块。并详细探讨将自动识别技术应用于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关键技术[5];
王荣花(2014)从低碳的角度出发对物流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顺丰快递的实际情况,提出电子单据和信封包装二次利用的低碳物流设计策略,快递低碳物流发展具有借鉴意义[6];
汤念念(2012)以快递企业的技术和信息系统等角度为切入点,深刻剖析快递企业背后所隐藏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可行优化方案,为发展中的快递企业提供理论指导[7]。
1.2.2 国外现状
对于分拨中心,西方有较少文献,多数是关于厂区的规划设计和仿真设计:Soemon Takakuwa和Hiroki Takizawa(2000)使用ARENA仿真软件对非自动化配送仓库的布局和流程设计进行了仿真研究[8];MohsenM.D.Hassan(2002)对仓库的布局进行了流程优化设计,将其应用于有模块化、适应性、柔性化等特性的仓库布局之中[9];
国外研究者对于分拨中心的优化设计,除了理论还借助于计算机,R.缪瑟提出用软件进行系统的仿真,系统仿真和计算机技术已得到成熟发展,物流各个环节都可进行仿真优化,仿真工具主要是Witness和Flexsim Demo软件。
以上国内外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设施布局、分拣、信息系统等理论的发展,同时为优化分拨中心奠定了基础。一些研究成果需要结合顺丰苏北新分拨中心的实际情况而进行检验和修正,并且完成论文仍需要细微、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因此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仔细分析分拨中心现状,为分拨中心优化提供建议与简单方案。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框架
1.3.1 研究内容
本文以顺丰苏北新分拨中心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顺丰苏北区分拨中心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分拨中心现状,如区域分布、作业流程、货运量等相关信息。分析其不足之处,提出关于该研究对象的优化方案。
第一部分:绪论简单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目标以及研究的意义,罗列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明确本文的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主要概述本文关于快递行业的中分拨中心所涉及的理论和研究对象的特点,阐述概念的同时为后文奠定理论基础。
第五部分:对前文所做工作以及优化方案进行全面总结。
1.3.2 研究框架
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将流程设计、新理论成果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使用推理、文献分析等方法,从车流重组、分拣流程、低碳效能和管理四个层面对顺丰苏北新分拨中心进行优化设计,具体研究路线如图1.1所示。
图1.1 研究框架图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快递的定义及其行业特点
快递是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货物运输代理企业在收取客户托运的快件之后,以最快的速度,通过自身构建的网络或代理网络,将快件按承诺时限递送到寄件人指定地点,获得签收。掌握派送过程中全部情况,提供即时信息查询的“门到门”服务。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wlgc/131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