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物流产业集群协同演化建模与仿真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相关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2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重点 4
2 江苏物流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5
2.1 江苏物流产业集群定义及组成 5
2.2 江苏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6
2.3 江苏物流产业集群发展趋势 7
3 江苏省区域物流产业集群演化模型 8
3.1 相关理论分析 8
3.2 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的协同学适用性分析 9
3.3 区域物流系统序参量识别 10
3.4 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系统演化模型及分析 11
4 物流产业集群系统协同度测定 16
4.1 协同度定义 16
4.2 测定指标 17
4.3 模型构建 17
4.4 产业集群系统协同度测定案例分析 18
5 江苏区域物流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对策建议 22
5.1 加强两业联动实施,促进江苏省物流业一体化发展 22
5.2 发挥江苏省政府在区域物流规划中的协同作用 22
5.4 以集聚集约为目标,优化物流发展空间布局 23
5.5 物流信息技术的运用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23
结 论 24
参 考 文 献 26
附 录 28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世界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和谐共进理念已经渐渐深入人心,协同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同追求。区域物流在我国的物流行业中是必不可缺的一个分支,其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辅助作用不可忽略。产业集群化发展能够让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竞争过程中处于上风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物流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刚兴起的服务类群体,自身便有着与众不同的运行方式和创新模式,各种环境对其发展的影响作用都不可小觑。处于不同环境中,也会对各种产业集群产生各种影响。协同理论中的“有序态”认为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一种与混乱状态相对应的最佳状态,只有将外部环境变化特征有效引入系统内部,系统内部管理才有意义。演化是以有限理性为前提的,群体系统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系统只有在环境中及时反应,不断学习演化,才能长久发展下去。同时,集群又不断影响着周边的环境,从而使二者之间不断进行信息的交流与融合, 产生协同效应。
“十二五”以来,江苏加快了建设区域协调发展方针的步伐,坚持把增强发展的协调性作为重要取向;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响应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重大部署,为江苏区域协调发展增加了不一样的动力;“一带一路”与“3+3”新格局的构建,都为江苏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从改革开放到现在,经济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浙东南地区等区域形成了一批产业集群区,以及扬州之类的各城市都纷纷提出了产业集群以后的发展计划。然而目前的状况是,产业集群内的物流发展进程不能很好的与其中的企业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这就阻碍了两者向前发展。
江苏区域经济这几年来不断发展近,为了使物流业不阻碍发展,有必要使物流产业集群协同稳定发展,同时结合实际情况,以及通过可收集到的数据合理预测未收集数据,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区域物流产业集群间的相关性及协调性,分析其协同演化进程,促进产业均衡发展。对其研究,有利于政府对物流业做出宏观规划,从而能够创建出快速有效的区域物流体制;有利于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还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能使江苏省经济总体运行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
1.2 相关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我国对物流理论的研究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其中早先时期研究的大多为供应链管理在企业中的运用或区域物流、物流中心的整体设计等。区域物流作为促进区域经济甚至国民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兴产业,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促进发展作用,近几年来对其的研究才开始成为热点。开始对区域物流进行关注至今,已经在实践过程中了解了许多知识从而做出了一定的成果。而区域物流的协调发展更是成为当代物流发展不可阻挡的一种发展动向。本章从区域物流相关发展研究与协调发展理论方面的研究着手,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总结。
1.2.1 区域物流相关文献研究
近年来长三角等的建立,使得区域物流这一概念逐渐被研究人员提到研究的前沿。区域物流能够将区域资源融合利用,使资源的分配与安置路径得到优化,这对于区域经济和社会的长久发展计划来说十分关键。同时商品流通过程中所产生的的成本和效益也直接取决于区域物流发展状况,从而对整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这个原因,国家及地区领导人都变得越来越重视对区域物流的发展。国内外近几年来对于区域物流方面的探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区域物流概念界定。比如说张丽立、海峰等人在其期刊文献中提出区域物流是在一定的区域地理环境中,让大中型城市作为重点,以区域经济所拥有的范畴大小作为奠基,将区域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内以及区域外的各种物品在买卖物品的双方之间进行有效的移动[1]。
(2)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够彼此督促,共同进步,相辅相成。国外美国经济学家彼得杜拉克对于物流的预言[2]过后,学者们开始将区域物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列入研究范畴。如:胡佛,E.M.,唐纳德J鲍尔索克斯等阐述了经济全球化情况下所展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供应链以及区域物流业发展之间所存在的关系[3-4]。中国对区域物流及区域经济之间有何关系这个问题的探讨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如周俊颖,程国平通过对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结果,指出:区域物流产业与其他产业具有相似性,其都会经历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或蜕变期[5]。
(3)区域物流需求预测。物流需求的大小能够反映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对于物流需求的预测,各个研究者都采用各自的方法对其进行了估计。国内主要的研究有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物流预测模[6],非线性支持向量机、小波包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等预测[7-8],以指数平滑法预测为基础,再对物流需求的多种方法进行组合预测[9]等。
(4)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的演化。王仙雅,慕静等认为群外环境对区域物流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并利用Repast仿真平台对多个物流产业集群与4 个区域环境的协同演化进行仿真模拟,得出了群体协同演化的稳态[10];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的覃一冬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利用自组织耗散理论和协同学理论分别剖析了区域经济系统自组织演化的条件和动力机制[11].
1.2.2 协同理论相关研究
群体之间的协同演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外国的学者们主要对协同演化的涵义、特征和类型等进行探讨,而对于如何应用协同演化定理,其探讨一开始存在于生物学范畴中,随后逐渐往社会经济范畴发展,最重要的一点在于物流系统与环境的协同演化以及技术和个体与制度的协同演化等。如Liliya Sarach对于产业集群间的协作分析[12];Elisa Giuliani在德鲁伊夏季会议上做出的关于领土组织与新经济的主题报告中提到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集群进化方法[13]。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wlgc/154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