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中小型物流企业

目 录
引言 1
一、苏州高新区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1
(一)苏州高新区中小物流企业现状 1
(二)苏州高新区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的SWOT分析 2
1.优势分析 2
2.劣势分析 2
3.机会分析 3
4.威胁分析 3
二、苏州高新区中小物流业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
(一)企业规模偏小,信息化程度低 3
(二)缺乏服务营销理念 3
(三)物流设施落后,技术水平较低 4
(四)缺乏与具有国际竞争力大型物流企业的合作,布局不合理 4
三、苏州高新区中小企业发展物流的对策 4
(一)建立信息战略联盟,全面优化物流系统 4
(二)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运作效率 4
(三)加强物流服务创新,促进供应链整合 5
(四)大力培养物流专业人才 5
总结 5
参考文献 6
致谢 7
引言
苏州高新区现已处于物流化产业大发展发状态下,物流已经成为各个企业和商家关注的焦点。新区的物流业,是为了适应新区经济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在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物资分配和运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物流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苏州新区的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的陆运物流业占有物流市场总量70%,且陆运物流企业90%以上为中小型企业,甚至包括数量众多的微型企业,这些物流企业正是我国省际陆运物流市场的主力军。促进中小物流业健康发展是吸纳就业、促进生产、扩大内需以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力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仍存在诸多的不足,与经济的发展态势相比,明显表现出综合能力跟不上的迹象。苏州高新区的中小型物流企业亦有这样子的态势。本文通过对苏州高新区中小型物流的发展的一些基本情况,发展状态和所面对的问题来寻求不同的解决方法,通过对苏州新区中小型物流企业的SWOT的分析等来寻求相应的对策方法。从而让苏州高新区的中小型物流企业得到相应的帮助和发展。
一、苏州高新区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苏州高新区中小物流企业现状
目前,苏州高新区物流中心内已聚集了45家专业的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这些企业依托保税物流中心平台,凭借先进的仓库管理系统,为客户设计、协调和实施供应链策略,提供VMI、DC等综合物流服务。目前,苏州高新区物流中心正在引进著名的国际电子通路商,据介绍,原来中转分拨业务全部集中在香港,保税物流中心引进中转分拨业务后将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综合业务能力,提升苏州高新区的投资环境。
苏州高新区不断优化投资环境,为投资者提供便捷的物流服务,2011年,出口额为4302亿美元,占全市的23.2%、全省的11.2%。今年前10月,苏州高新区经济继续保持高开态势,高位运行,进出口总额为36.5亿美元,出口额为18.8亿美元,连续4年名列苏州市榜首。
苏州高新区具有中小物流企业300多家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问题。与发达的确比较思维观念落后。认为物流管理只是运输货运的管理或仓库的管理,偏重实物管理而忽略信息和体系的管理。缺少先进的物流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作为发展的后盾。特别是中小企业,仍是人工管理,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快速的变化。在企业物流管理上,很多企业还停留在纸笔时代,有些企业虽然配备了电脑,但还没有形成系统,更没有形成网络,同时在物流运作中也缺乏对MRP、个人电脑、人工智能/专家系统、通信、条形码和扫描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专业物流人员不足。现代化的管理必须靠有现代化知识的人才,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和知识的竞争。
(二)苏州高新区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的SWOT分析
1.优势分析
苏州高新区的经济优势更是有目共睹.以2011年数据为例,全区生产总值228.91亿元,列全国物流中心第五位;完成货运量1.34亿t,货物周转量123.74亿t;港货物吞吐量3.3亿t,集装箱运量364.4万TEU;实现社会物流总额39 081亿元,同比增加24%;实现工业品物流总额26 239亿元,同比增加20%;实现社会物流总费用1 421亿元,同比增加15.9%
第一,优越的区位优势,利于引进高级物流专业人才
苏州高新区靠近全国重要的物流中心上海,上海具有各种经验丰富的物流专业人才,其特点为具备不同层次和知识技能结构,以及成熟的中外物流机构,具有全国优秀的高等院校,有物流、财务、企业管理、科技、经济、法律等综合性知识的高级专业人才,这些为苏州高新区发展物流产业的带来了青春的活力。
第二,具有充裕的民间资本
民间充裕的资本为苏州高新区物流产业发展提供了资金来源。苏州高新区的物流发展模式是一种外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几十年的民营企业发展,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实力,民间资本丰裕。这极大地拓展了创业投资机构的资金来源,有利于物流产业做大做强。
2.劣势分析
由于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与国外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苏州高新区的中小物流企业也不可避免受到大环境制约,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信息化程度不高
苏州高新区物流集聚区中的保税物流园因货物都受海关监控,信息化水平较高,均配置了企业网站、信息系统、条形码系统,绝大部分保税物流园配置了交易系统.然而,各保税物流园的网站建设水平高低不一,维护更新也不及时,还未发挥出信息化的优势.而更多的物流集聚区连企业网站都没有,仅在政府网站上有宣传.整个物流集聚区统一的信息系统更是缺乏。
第二,物流公司的专业化程度不高
现有的物流运输、仓储的现代化水平还不高,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综合建设以及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还比较缓慢,不少中小物流企业专业化程度较低,特别是协调运行能力较弱,直接导致了物流作业过程效率较低、成本较高,很难适应未来涌入的大规模合资企业或外资企业的综合性物流服务需求。
第三,经营管理粗放
苏州高新区经营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转让地块模式,如望亭国际物流园仅负责征用地块,修建道路,完成配套设施,然后将地块转让给物流公司或工业地产商,由客户根据需要建造仓库等物流设施,自行使用或出租;二是租赁、转让物流设施模式,如普洛斯物流园主要开发仓库、集装箱堆场及办公室附属设施,然后租赁给其他企业.而太仓国际物流城则将物流设施售卖给投资者、物流企业或相关企业.
3.机会分析
第一,国家政策支持
目前,苏州高新区保税物流中心等七家单位被授予“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称号,对此省政府将给予政策扶持,优先安排省级服务业引导资金.此外,有常熟国际物流园、望亭国际物流园、传化公路港—苏州物流基地等单位被确认为苏州市级服务业集聚区,市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也将给予相应政策支持和服务。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wlgc/116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