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园区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物流园区评价指标体系设计[20200105145135]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物流企业也在蓬勃的发展,现代物流业被誉为当代的朝阳行业。物流园区是物流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产物。目前物流园区在我国发展迅猛,但同时存在很多问题如规划不科学,闲置率较高等现象。本文主要将物流园区在发达国家的发展情况与物流园区在我国的发展情况相对比,发现当下我国物流园区的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我国物流园区的存在的问题,研读相关材料给出优化方案。针对上述的问题对我国物流园区存在的问题设计出一套物流园区的评价指标体系,以用来对我国的物流园区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物流园区,存在问题,优化方案,物流园区评价指标体系
目 录
1 引言1
2 国内外物流园区发展概况1
2.1 国外物流园区发展概况1
2.2 国内物流园区发展概况2
3 我国物流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异化建议3
3.1 我国物流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3
3.2 针对我国物流园区发展中的问题提出的优化方案5
4 物流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7
4.1 物流园区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7
4.2 物流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8
4.3 物流园区评价指标权重确定13
4.4 物流园区评价打分17
5 结论18
致谢19
参考文献20
1 引言
伴随着我国物流业的日益发展,愈来愈多的物流园区从初始的规划建设逐渐步入生产运营,物流园区的营运效果和发展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总的来说,近些年物流园区的营运日益成熟,收益也日益增加,一些比较著名的物流园区收入每年都是成倍增长,物流园区内入驻的物流企业也越来越多,很多知名的大型物流企业也入驻其中。但是绝大多数的物流园区还是不能跟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等大型物流园区相对比,他们实际的营运管理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另外与经济发达的欧洲、美国、日本等国相比,我国物流园区的发展起步晚,但是其发展速度较快,因此我国的物流园区明显存在着规划不合理,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软硬件水平也相差很大。
由于以上情况,我们必须对物流园区做深入的研究,对物流园区存在的问题分析研究,探讨物流园区评价方法,提出物流园区的评价指标体系。
2 国内外物流园区发展概况
2.1 国外物流园区发展概况
(1)作为最早建设物流园区的国家,日本有其必然的需求条件。早在20世纪中期,日本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国家之一,土地资源严重匮乏,城市里更是拥挤不堪。日本政府为了改善交通和环境情况,同时也为了降低物流成本,便着手在东京的东西南北部分别建设葛西,和平岛,板桥和足立四个物流园区,收到了良好效果。
日本政府发展物流园区,一开始的目的是想要通过建设物流园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日本政府在上个世纪中期就开始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全国物流产业调查,至今为止已经建成二十多个物流园区。为了能吸引物流企业,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包括将规划的物流园区用地出售给物流行业协会,由协会以股份制的形式向其会员企业融资,用来购买土地和建设物流设施,不足的部分政府可提供财政贷款支持。这样就把企业、协会和政府就形成了一个整体,物流园区的绩效与企业息息相关,这样使得企业既是物流园区的客户也是物流园区的股东。物流园区是物流企业的集聚地,物流设施资源相对集中,园区内的企业可以通过彼此之间的合作形成资源的互补,提高物流园区内的资源的使用率。东京和平岛物流园区内的30多家物流企业共同租用了12.7万平方米的仓库,40多家企业共同租用了8.6万平方米的货运站台,相互协调,非常方便[2]。这样使得社会分工更加明确,这样也为社会专业分工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让企业可以专注于自己的领域。
(2)德国物流园区的建设起步虽然不早,但其在物流园区的建设运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德国建成的物流园区共有33个。其中不莱梅物流园区经过十多年的经营后,其投入产出比已达到l :6,投资1.02亿欧元,而实现的效益为6.1亿欧元[2]。物流园区对德国物流的发展、改善交通情况、环境的保护和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至关巨大的作用。
德国在规划物流园区时,有一个必要的条件,就是园区一定要有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可供选择,其目的就是通过交通方式的联运来提高物流效率,提高物流资源的使用效率,使物流效率效益最大化。德国物流园区建设采用“联邦政府统筹规划、州政府扶持建设、企业自主经营”的发展模式。物流园区的规划,综合考虑了园区周围的交通情况、园区周围的市场,以及环境问题等因素。
(3)韩国于1995-1996年分别在富谷和梁山建立了两个物流园区,占地规模都是三十三公顷;根据荷兰统计的14个物流园区的数据显示,荷兰物流园区平均占地44.8公顷;比利时的cargovil物流园区占地75公顷,而其在1988年建设的第一个物流园区占地还不到1公顷。一般说来,国外物流园区用地大多在7公顷以上,最大1平方千米左右[2]。
2.2 国内物流园区发展概况
物流园区是我国现代物流行业发展中展现出的新的业务形态。上世纪末,随着物流业在我国飞速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开始制订有关政策以推动物流园区在我国的发展,并在一些发达地区建设物流园区。第1个物流园区是深圳平湖物流基地,始建于1998年12月1日。经过十多年的不断发展,物流园区的建设在我国已初具规模。2006年我国物流园区数量已经发展到207个,2008年475个。
从数量上看,我国物流园区数量较多,从其区域分布来看,物流园区的布局与产业的布局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根据2006年调研报告中按照全国“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新的经济区域划分构想,将全国划分为八大经济区域:东部沿海经济区、南部沿海经济区、北部沿海经济区、西南经济区、东北经济区、黄河中游经济区、长江中游经济区以及西北经济区[2]。根据2008年调研报告,东部沿海经济区物流园区有97个,占20.4%;南部沿海经济区96个,占20.2%;北部沿海经济区67个,占14.1%;西南经济区56个,占11.8%;东北经济区48个,10.1%;黄河中游经济区47个,占9.9%;长江中游经济区43个,占9.1%;西北经济区21个,占4.4%。已基本形成了全国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的全面建设发展局面[8]。
物流园区作为现代物流业发展中的必然产物,其发展与物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物流园区的发展对有利于改善交通状况,保护环境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推进作用,近些年,我国政府对物流园区的建设发展给予了大力的政策支持。
目前,从我国物流园区建设情况来看,物流园区的数量增长速度非常迅猛。经过十三年的逐步发展,我国各类物流园区的总数已超过一千家,很多园区的发展非常迅速,如普洛斯苏州物流园区、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上海西北综合物流园区江桥基地、义乌国际物流中心、昆山平谦国际现代产业园、成都国际集装箱等等[8]。但与此同时大部分物流园区存在着物流园区的物流设施落后、营运水平低、网络信息化程度低、管理水平落后等问题,导致闲置率高、入驻率低等现象。要想我国的物流行业的发展得到提升,就一定要做好物流园区的规划与设计。
3 我国物流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优化建议
3.1 我国物流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第一个物流园区至今,物流园区在我国的发展只有八、九年的时间,但己经有两百多个或在运营,或在建设,或在规划中,在我国物流水平普遍还不高的情况下,物流园区的发展如此迅猛,其中必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资料和调研结果的整理分析,总结出以下几个主要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物流企业也在蓬勃的发展,现代物流业被誉为当代的朝阳行业。物流园区是物流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产物。目前物流园区在我国发展迅猛,但同时存在很多问题如规划不科学,闲置率较高等现象。本文主要将物流园区在发达国家的发展情况与物流园区在我国的发展情况相对比,发现当下我国物流园区的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我国物流园区的存在的问题,研读相关材料给出优化方案。针对上述的问题对我国物流园区存在的问题设计出一套物流园区的评价指标体系,以用来对我国的物流园区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物流园区,存在问题,优化方案,物流园区评价指标体系
目 录
1 引言1
2 国内外物流园区发展概况1
2.1 国外物流园区发展概况1
2.2 国内物流园区发展概况2
3 我国物流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异化建议3
3.1 我国物流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3
3.2 针对我国物流园区发展中的问题提出的优化方案5
4 物流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7
4.1 物流园区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7
4.2 物流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8
4.3 物流园区评价指标权重确定13
4.4 物流园区评价打分17
5 结论18
致谢19
参考文献20
1 引言
伴随着我国物流业的日益发展,愈来愈多的物流园区从初始的规划建设逐渐步入生产运营,物流园区的营运效果和发展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总的来说,近些年物流园区的营运日益成熟,收益也日益增加,一些比较著名的物流园区收入每年都是成倍增长,物流园区内入驻的物流企业也越来越多,很多知名的大型物流企业也入驻其中。但是绝大多数的物流园区还是不能跟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等大型物流园区相对比,他们实际的营运管理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另外与经济发达的欧洲、美国、日本等国相比,我国物流园区的发展起步晚,但是其发展速度较快,因此我国的物流园区明显存在着规划不合理,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软硬件水平也相差很大。
由于以上情况,我们必须对物流园区做深入的研究,对物流园区存在的问题分析研究,探讨物流园区评价方法,提出物流园区的评价指标体系。
2 国内外物流园区发展概况
2.1 国外物流园区发展概况
(1)作为最早建设物流园区的国家,日本有其必然的需求条件。早在20世纪中期,日本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国家之一,土地资源严重匮乏,城市里更是拥挤不堪。日本政府为了改善交通和环境情况,同时也为了降低物流成本,便着手在东京的东西南北部分别建设葛西,和平岛,板桥和足立四个物流园区,收到了良好效果。
日本政府发展物流园区,一开始的目的是想要通过建设物流园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日本政府在上个世纪中期就开始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全国物流产业调查,至今为止已经建成二十多个物流园区。为了能吸引物流企业,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包括将规划的物流园区用地出售给物流行业协会,由协会以股份制的形式向其会员企业融资,用来购买土地和建设物流设施,不足的部分政府可提供财政贷款支持。这样就把企业、协会和政府就形成了一个整体,物流园区的绩效与企业息息相关,这样使得企业既是物流园区的客户也是物流园区的股东。物流园区是物流企业的集聚地,物流设施资源相对集中,园区内的企业可以通过彼此之间的合作形成资源的互补,提高物流园区内的资源的使用率。东京和平岛物流园区内的30多家物流企业共同租用了12.7万平方米的仓库,40多家企业共同租用了8.6万平方米的货运站台,相互协调,非常方便[2]。这样使得社会分工更加明确,这样也为社会专业分工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让企业可以专注于自己的领域。
(2)德国物流园区的建设起步虽然不早,但其在物流园区的建设运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德国建成的物流园区共有33个。其中不莱梅物流园区经过十多年的经营后,其投入产出比已达到l :6,投资1.02亿欧元,而实现的效益为6.1亿欧元[2]。物流园区对德国物流的发展、改善交通情况、环境的保护和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至关巨大的作用。
德国在规划物流园区时,有一个必要的条件,就是园区一定要有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可供选择,其目的就是通过交通方式的联运来提高物流效率,提高物流资源的使用效率,使物流效率效益最大化。德国物流园区建设采用“联邦政府统筹规划、州政府扶持建设、企业自主经营”的发展模式。物流园区的规划,综合考虑了园区周围的交通情况、园区周围的市场,以及环境问题等因素。
(3)韩国于1995-1996年分别在富谷和梁山建立了两个物流园区,占地规模都是三十三公顷;根据荷兰统计的14个物流园区的数据显示,荷兰物流园区平均占地44.8公顷;比利时的cargovil物流园区占地75公顷,而其在1988年建设的第一个物流园区占地还不到1公顷。一般说来,国外物流园区用地大多在7公顷以上,最大1平方千米左右[2]。
2.2 国内物流园区发展概况
物流园区是我国现代物流行业发展中展现出的新的业务形态。上世纪末,随着物流业在我国飞速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开始制订有关政策以推动物流园区在我国的发展,并在一些发达地区建设物流园区。第1个物流园区是深圳平湖物流基地,始建于1998年12月1日。经过十多年的不断发展,物流园区的建设在我国已初具规模。2006年我国物流园区数量已经发展到207个,2008年475个。
从数量上看,我国物流园区数量较多,从其区域分布来看,物流园区的布局与产业的布局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根据2006年调研报告中按照全国“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新的经济区域划分构想,将全国划分为八大经济区域:东部沿海经济区、南部沿海经济区、北部沿海经济区、西南经济区、东北经济区、黄河中游经济区、长江中游经济区以及西北经济区[2]。根据2008年调研报告,东部沿海经济区物流园区有97个,占20.4%;南部沿海经济区96个,占20.2%;北部沿海经济区67个,占14.1%;西南经济区56个,占11.8%;东北经济区48个,10.1%;黄河中游经济区47个,占9.9%;长江中游经济区43个,占9.1%;西北经济区21个,占4.4%。已基本形成了全国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的全面建设发展局面[8]。
物流园区作为现代物流业发展中的必然产物,其发展与物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物流园区的发展对有利于改善交通状况,保护环境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推进作用,近些年,我国政府对物流园区的建设发展给予了大力的政策支持。
目前,从我国物流园区建设情况来看,物流园区的数量增长速度非常迅猛。经过十三年的逐步发展,我国各类物流园区的总数已超过一千家,很多园区的发展非常迅速,如普洛斯苏州物流园区、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上海西北综合物流园区江桥基地、义乌国际物流中心、昆山平谦国际现代产业园、成都国际集装箱等等[8]。但与此同时大部分物流园区存在着物流园区的物流设施落后、营运水平低、网络信息化程度低、管理水平落后等问题,导致闲置率高、入驻率低等现象。要想我国的物流行业的发展得到提升,就一定要做好物流园区的规划与设计。
3 我国物流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优化建议
3.1 我国物流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第一个物流园区至今,物流园区在我国的发展只有八、九年的时间,但己经有两百多个或在运营,或在建设,或在规划中,在我国物流水平普遍还不高的情况下,物流园区的发展如此迅猛,其中必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资料和调研结果的整理分析,总结出以下几个主要的问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wlgc/1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