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物流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改善设计以地区为例(附件)

无论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还是十三届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以及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在其报告及其文件内容上都有提及“三农”问题,并且高度重视 “三农”问题,加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调节农产品供需不平衡状况,满足人们对农产品多样化的需求。面对这样的情况,另外一个非常热点且无法绕开的一个议题“物流”同样为党和国家所重视。“要想富,先修路”,对于大力推动农村经济建设,促进农产品供给侧改革,必须加快构建比较完善地农产品物流体系。江苏省虽然农产品种类繁多、资源丰富、产量较高,但是在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农产品进入流通过程起到销售环节止,不难发现其中会有多方面因素造成农产品在数量、质量上的损坏。为了进一步明确相关影响因素,同时也是为了改善相关作业环节,本文将运用相关方法及手段予以相应的阐述说明,最终提出优化意见。本文通过导入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方法,进一步分析农产品物流过程中造成农产品损坏的原因,通过汇总相关专家的所给出严重度(Severity)、发生率(Occurrence)、难检度(Detection)等三个数值的主观评价,并根据相关计算方法得到风险系数,最终根据风险优先系数,设计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提供农产品物流业者作为相关流程改善之依据。关键词 农产品物流,失效模式,风险优先系数
目录
1 绪论 7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7
1.1.1研究背景 7
1.1.2研究意义 7
1.2国内外研究动态 8
1.2.1国外研究现状 8
1.2.2国内研究现状 8
1.3论文研究内容、方法和研究思路 9
1.3.1研究内容 9
1.3.2研究方法 10
1.3.3研究思路 11
2 农产品物流体系相关理论综述 12
2.1 农产品物流概述 12
2.1.1农产品物流概念 12
2.1.2农产品物流特性 12
2.2江苏省农产品物流概述 14
2.2.1农产品平稳增长 14
2.2.2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日益增加 14
2.3个案研究园区概述 15
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睢宁农批农产品物流相关流程 15
2.4.1进货系统 16
2.4.2仓储系统 17
2.4.3运输系统 17
3 FMEA研究方法 18
3.1 FMEA概述 18
3.2 FMEA发展过程 18
3.3基于三角模糊软集的FMEA方法 19 4农产品物流失效模式分析 20
4.1列举农产品物流失效模式 20
4.2分析农产品物流失效起因 20
4.3基于FMEA农产品物流的风险评价 21
4.4农产品物流的风险控制措施和规划设计方案 26
4.4.1分析市场环境 26
4.4.2加强企业设施设备建设 27
4.4.3合理规划各环节操作流程 27
4.4.4引入提供商间竞争合作机制 28
4.4.5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与个人素质 29
4.4.6实现信息共享 29
5结论与未来展望 30
致谢 32
参考文献 33
附 录 35
1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加快发展的步伐以及提高发展的质量已经成为新时代的要求。同时,党和政府提出系列关乎“三农”问题的方针政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1]。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2]。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产品则是一个无法避开的话题,而且农产品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我国地域辽阔,农产品种类繁多,为了便于让各地都能享受到不同地区的农产品,农产品的流通运输则随之产生。直到我国物流体系逐渐深化以及人们对农产品的不同需求,农产品物流才逐渐被大家所认识及了解。
无论是从国家基本国情出发,还是从党和国家系列方针政策出发,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国家非常重视“三农”问题。故此,农产品则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着手点,从而使农产品物流也则成为促使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
1.1.2研究意义
通过对农产品物流相关现状进行分析,才能了解农产品物流现存的一些问题,并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且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深度分析找到问题关键所在,运用针对性的理论及实践经验予以解决相应的问题并优化农产品物流流程。物流被称为“第三利润源”足以突显出物流所带来的效益是巨大的,同时对于农产品从生产地到供给地整个流程都是具有重大意义。要想深化农产品供给侧改革,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那么大力发展完善农产品物流体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所以针对农产品物流进行研究是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只有不断发现及分析问题,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才有可能进一步推动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完善农产品物流体系
1.2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国外研究现状
对农产品物流研究最早起源于美国的JohnCrowe[3],在1901年的美国政府报告《农产品流通产业委员会报告》中,他第一次论述了影响农产品配送成本的各种因素和费用,揭开了认识农产品物流的序幕。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众多理论专家学者以及践行者都对农产品物流领域进行了或多或少不同层次地研究。
通过对众多文献地阅读,我们不难发现国外对农业物流的理论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农业物流动态方面上的理论研究,而且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其在农业物流方面与其在工业物流方面在某些程度上并无太大的区别,而且一些发达国家在其农业生产、储运手段、信息传递等方面己经实现了现代化。同时,一些发达国家在物流动态理论研究上面,经历了从期初对物流懵懂的概念开始,通过不断实践与认识,逐渐认识物流所存在的意义,而且从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的方法开始,到研究运筹学及供应链管理以及其他优化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再到研究物流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等相关方面。
以美国、法国、荷兰、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其农产品物流经过长期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农产品物流模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农产品物流体系[4]。其中,美国是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都很发达的国家,其农产品的产量及贸易量均居世界领先地位,同时也是世界上物流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这就形成美国的产销一体化模式;法国是欧盟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也是世界主要的农产品和食品出口大国,同时也是欧盟国家中农产品物流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这就形成法国的公司制一体化模式;荷兰位于欧洲的西北部,两面临海,占据着较为优越的区位优势,能为欧洲地区巨大的食品、农产品需求市场提供物流服务。荷兰形成其以拍卖市场”为中心模式;日本自然资源有限,地少人多,土地分散,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较低,农业生产规模普遍较小,农村经济以小农经济为主,但农业现代化水平高、劳动生产率高、流通模式先进。从而使日本形成其以“农协”为主导的批发市场模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wlgc/56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