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建超市配送系统优化设计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2 节约算法的理论 3
3 仓建超市现状 4
3.1 仓建超市概况 4
3.2 仓建超市配送系统简介 6
4 仓建超市配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4.1 仓储的问题12
4.2 车辆装载的问题12
5 仓建超市配送系统优化设计 13
5.1 仓储方案优化设计13
5.2 分拣方式优化设计13
5.3 配装方案优化设计14
5.4 配送路线优化设计14
6 加强仓建超市配送中心管理的对策 17
6.1 合理进行仓储管理17
6.2 合理配置配送中心设施设备19
6.3 合理进行员工培训19
结论 20
致谢 21
参考文献22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在迈入新时代的15年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金融活动受物流的影响日益明显,但凡需要货物流通的都会意识到物流对企业经营成本及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影响。在市场竞争中,物流行业的发展也给其他行业提供了发展契机,然而企业经济的发展也会离不开物流的依托,企业规模的发展也离不开完善的物流服务体系和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将是必然的。
现代物流业已不再仅仅只是服务性行业,而是集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多方面的知识理论为一体,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优化的一种综合物流系统。目前,连锁企业、物流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配送与电子商务成为我国流通行业三大重要发展方向。但是现阶段我国很多连锁企业具有规模不大,组织化程度低、经营运作不规范等问题,为使得其自身在市场经济宏观背景下更具有竞争力,就需要不断完善其物流配送体系,来减少企业在物流方面所消耗的不必要的损失。
仓建超市是太仓市一家本土连锁超市,2001年成立,发展至今已有经营稳定的20多家门店分布在太仓的各个区域内。本文主要以仓建超市配送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在配送过程中的货物装配、行驶路线进行研究,并结合节约算法的应用,提出适合太仓市仓建超市的配送系统优化方案。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货物拣选优化研究
马士华、文坚(2004年)提出延迟制造思想利用至配送中心拣选系统中,在《基于时间延迟的订单分批策略研究》中提出基于时间延迟的动态时窗分批策略,用于消除系统等待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分拣系统的运行效率。
范启印、马俊骑(2004年)使用“虚拟视窗”算法来优化成品烟自动拣选系统,利用虚拟容器确定条烟在输送带上的真实位置,以此计算每条烟的开始完成时间,提高了系统控制的灵活性。
冯华威、李云军(2007年)提出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配送中心拣选系统的作业流程进行定量分析,将拣选过程的每个步骤、操作都进行量化处理,为设备选型提供量化的理论支持。
吴颖颖(2008年)提出将压缩虚拟视窗算法对到至分区自动拣选系统进行建模,使其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仿真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1.2.2 货物装配优化研究
刘小群、马士华、徐天亮(2004年)在《装载能力有限下多品种货物配装的容重比平衡法》一书中根据待装货物的大小和数量设计了静态和动态容重比发来解决不同种类的货物的装车问题。
陈一永、钟江、龚严城(2005年)在《带时问窗约束的配载车辆调度问题研究》通过运用改进的C-K节约算法考虑时间窗和车辆容量约束来求解相关车辆配载问题。
孙黎宏(2007年)在《多车型配载问题的研究综合》分析了多车型配载的七大制约因素,建立了多目标模型,利用层析分析法来求解装配问题。
1.2.3 货物配送优化设计
高自友、孙会君(2002年)在《现代物流与交通运输系统》中的运输规划一章针对合理运输作了具体的论述并给出复合运输模型。
秦进(2004年)在《物流企业配送网络设计的优化模型及算法》—文里,利用了模拟退火算法等建立了针对一般物流企业的配送网络优化模型。
谢如鹤、罗荣武(2007年)在《物流系统规划原理与方法》一书介绍了物流系统的理论、库存的决策模型、运输模型与算法、物流规划方法模型及应用等。
李军(2010年)在《物流配送:车辆优化调度理论与方法》中不但提出了一种利用节约法的启发式算法,而且他还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企业的配送模式进行了设计,讨论了物流配送系统的拓扑结构和结点设计方法并对物流配送运作模式的设计要点进行了阐述,最后,在其研究中以烟草销售物流配送网络为例,具体说明了配送系统设计与实现的过程和方法。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以太仓市仓建超市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仓建超市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其配送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结合节约值算法寻找适合其营运模式的配送系统。然后以太仓市仓建超市为研究对象,从物流配送的角度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物流配送模式方面,研究该超市在本地市场限制其发展的原因,相应地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论文的主要结构如下:
第一章绪论,阐述了论文选题的背景、国内外物流配送研究现状和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第二章节约算法的相关理论,介绍了启发式算法的相关理论,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三章对仓建超市系统的分析,详细的介绍了仓建超市以及仓建超市配送中心的具体情况,为第五章的设计提供基础。
第四章分析仓建超市配送系统的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超市配送系统优化,基于节约算法对仓建超市的配送线路进行建模优化,得出最佳配送路线。
第六章对仓建超市配送中心的建议,主要对于仓建超市在货物的拣选和装配提出一些建议。
2 节约算法的理论
节约算法是由Clarke和Wright在1964年最早提出的,节约算法是传统启发式算法中的一种类型优化方法,该算法主要是解决车辆路径问题,但由于当时的研究车辆路径问题还具体一定的约束条件,故传统的节约算法无法直接应用于现今的车辆路径问题。
1)节约算法的基本原理
节约算法的基本原理是:假设只有两个送货点a和 b 和配送中心o,如图所示如果配送中心对每个送货点都单独配送,且送货后是空车返回,则总运输路程为:C=2Coa+2Cob。但如果把 a 和 b 联合起来进行配送,即派一辆车从配送中心 o 出发,先到 b 再到a,最后回到o 进行巡回送货,则运输里程为C′=Cob+Cba+Cao。对应的变化值,叫做节约里程数ΔC,用式ΔC=C-C′=Cao+Cob-Cba来所示。
图2.1 调整过程图
调整过程如图2.1所示。显然,节约里程数越大,将两个送货点一起送货的总路程就越少。实际情况下,配送中心往往给多个客户送货,在车辆载重和容积都允许的情况下,可根据节约里程的大小将它们依次的加入至巡回路线,直到加满为止,这样,就可以形成一条配送线路。然后以同样的方法形成第二条配送线路。由此得出,这样每一次计算都能使总距离得到最大的节约,也就是使行程值最小化,最终缩短了运输里程数。节约算法被广泛应用于物流配送中,它主要是依据配送中心的配送能力和配送中心到各个客户之间的距离来确定相应的配送路线,将配送中心的车辆运输能力发挥到最佳。运用节约里程法需要的条件:配送中心的运输能力要有一定的保障;每次配送类型一致的货物;客户的需求量和相应的客户地理位置为已知条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wlgc/140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