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华宇物流企业公路运输成本优化设计

天地华宇物流企业公路运输成本优化设计[20191231213440]
本文以物流成本管理、会计学和统计学等学科知识为理论指导,首先,系统的分析了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构成和特点,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原理和一般核算程序。在对作业成本法运用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适用性分析的基础上,将作业成本法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管理中,得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实用成本性态核算模型及其相应的分配模型,同时构建以作业为基础的物流成本控制模型,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有效信息。以天地华宇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案例研究,运用实用成本性态核算模型计算物流服务产品的成本,并通过建立成本控制模型进行价值链分析,最后得出相应的成本控制方法。本文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期望能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管理工作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和参考模型。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物流成本,运输,作业成本,第三方物流
目 录
1 绪论 1
2 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与作业成本法的理论概述 1
2.1 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概述 1
2.2 作业成本法的相关概述 2
3 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及作业成本法的适用性分析 4
3.1 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4
3.2 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应用的适用性分析 5
4 物流服务产品的成本核算模型与成本控制模型的建立 5
4.1 物流服务产品的作业成本核算模型 5
4.2 作业成本法下企业成本控制模型的建立 9
5 作业成本法在天地华宇中案例研究 11
5.1 案例背景 11
5.2 作业成本法下物流成本核算过程分析 13
5.3 作业成本下成本控制模型的建立 21
结 论 26
致 谢 27
参 考 文 献 28
1 绪论
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高效的物流系统对各企业提高竞争优势起到关键性作用。在美国,历经现代物流的成长,物流成本从1995年占GDP的10.4%下降到2004年的8.6%;而在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约20%,久居不下。如何降低物流成本已成为我国第三方中小型物流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物流成本优化的分析和研究对于加速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和提高我国第三方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都有重大意义。
目前在我国,第三方中小型物流企业是物流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关系到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中小型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物流设施落后,物流管理方式和水平偏低,物流作业技术含量低,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程度不足,使得物流成本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居高不下。运输作为物流企业的一个中心环节,是物流的一个主要功能要素,通常运输成本在物流总成本中占50%左右。因此优化运输成本是物流总成本节约的关键所在,这将很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竞争力。
本篇文章以物流成本管理和统计学等学科知识为理论指导,首先,分析了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的构成和特征,作业成本法的定义、原理和核算程序。对作业成本法运用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适用性分析的基础上,将作业成本法引进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管理中,得出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实用成本性态核算模型及其相应的分配模型,同时构建以作业为基础的物流成本控制模型,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并以天地华宇物流公司为研究对象来进行案例研究,运用实用成本性态核算模型计算物流服务产品的成本,并通过建立成本控制模型进行价值链的分析,最后得出相应的成本控制方法。本文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期望能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管理及优化工作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2 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与作业成本法的理论概述
2.1 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概述
2.1.1 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分类
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又称为物流费用,是指第三方物流企业所服务的商品、物资在进行空间移动时所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支出。具体来说,它是指商品、物资在诸如包装、装卸、运输、仓储、加工等环节中所支出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3】。目前,运输、仓储、装卸搬运、配送、包装、流通加工、信息服务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所提供的物流服务七个基本环节,如代理报关、财务结算等更多的针对不同客户提供的具有特色的个性化物流服务,可以看作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生产的一些无形的产品【7】。
2.1.2 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特点
与制造企业生产的有形产品不同,第三方物流企业所提供的是无形产品,即物流服务链,它一般具有如下特征:(1)无形性。(2)多样性。(3)即时性 。
在接下来的内容钟,将第三方物流企业简称为物流企业。
2.2 作业成本法的相关概述
2.2.1 作业成本法的概念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和管理系统,它以作业为中心,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动态反映和分析,对各种作业所发生的间接费用采用不同的成本动因进行分配以计算成本”【4】。作业成本法就是以作业这一基本概念为核心,通过会计账户记录企业所有作业消耗的资源费用数据,选择适当的资源动因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合理的作业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
2.2.2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法根据“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生产导致作业的产生,作业导致成本的产生”的思想,指以作业或活动为基础,首先将消耗的资源按资源动因分配到作业中,再依据把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中的一种核算方法。其基本原理可以由图 2-1 表示。
图 2-1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2.2.3 作业成本法的一般核算程序
作业成本法的一般核算程序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5】:
(1)分析和确定资源,建立资源成本库
在企业生产经营中,要进行作业成本核算首先就是要分析和确定资源费用,通常企业会计明细账中清楚的记录各种资源的成本费用。资源确认之后,企业应该设立资源成本库,核算期间涉及的费用归集到成本库中。
分析和确定作业,建立作业成本库
作业成本法下,作业是连接资源耗费与成本计算对象之间的桥梁,此时的企业经营的每道环节都可以视为一项作业,根据企业的实际运行状况,分析工作流程以此来确定作业。作业确定之后,要建立作业成本库,然后将资源费用分配到作业成本库总,将作业和资源联系起来。
(3)确定资源动因,分配资源耗费至成本库
作业成本法下,如果某项资源耗费从最初耗费上呈混合状态,即此时某项资源的耗费由多项作业引起,则需要选择合适的量化依据将资源分配至各作业,而这个量化依据就是资源动因。按照资源动因将费用分配到各个作业成本库中。
(4)汇确定成本动因,分配作业成本至成本计算对象
成本动因是作业被最终成本计算对象消耗的方式和原因,它是作业成本库将成本分配到成本计算对象的标准。成本动因的选择应该考虑作业动因与实际作业之间的相关性和成本动因核算过程的合理性,一般取得成本动因的方法有观察、记录、问卷和访谈等。
3 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及作业成本法的适用性分析
3.1 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上个世纪 80 年代,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物流领域的逐步开放,我国的物流产业发展迅速,现代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我国的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地作用。尽管如此,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相比较,还是暴露出太多的问题,尤其是在物流企业成本管理方面。一个国家的物流产业发展状况的宏观经济指标一般是指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值。表3-1汇总了与我国2006至2010年这五年来物流业发展状况相关的统计数据。
表3-1 我国物流业近五年发展现状分析
年份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中国GDP(亿元) 209407 246619 300670 335353 397983
GDP增长率 10.7% 11.4% 9.0% 8.7% 10.3%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wlgc/165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