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地区物流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分析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1.3 文献综述 2
1.4 论文研究方法 2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3
2.1 物流产业集群概念 3
2.2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理论基础 5
3 苏南地区物流产业集群的现状分析 6
3.1 苏南地区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6
3.2 苏南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 14
4 苏南地区物流产业集群影响因素分析 15
4.1 影响苏南地区物流产业集群的优势分析 15
4.2 影响苏南地区物流产业集群的劣势分析 15
4.3 影响苏南地区物流产业集群的因素 16
4.4 用灰色关联法对苏南物流产业集群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7
5 苏南物流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分析及发展建议 22
5.1 影响苏南地区物流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因素 22
5.2 苏南地区物流产业集群竞争优势 23
5.3 苏南地区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建议 28
结 论 30
致 谢 31
参考文献 32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技术的稳步发展,我国产业结构有了巨大的变化,而物流产业也成为新兴产业中备受瞩目的行业,它也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而苏南所处的位置正是长三角城市群地带。苏南在产业结构转型中,形成了很多物流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集群这种模式,对苏南地区物流产业的竞争力有很大提高。而如何利用产业集群模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整合物流的整个产业资源,已然成为苏南物流发展的重要问题。
2009年,国务院颁布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物流业位列其中。而物流产业的集群是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物流发展中的一个必然产物。目前,我国的物流产业正向着产业化、一体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由此导致了我国物流产业集群的迅猛发展。苏南地区的物流产业在国内是非常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市场供需结构失衡、市场不规范、社会化程度低等。
物流产业集群是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核心,将物流产业中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和其他流通企业、相关制造业在空间上的集聚现象。而物流园区则是物流产业集群中最突出的表现形式。当前,全国物流园区大概有754个,江苏省内就有104个。江苏是全国物流集群的核心地带,而江苏的核心则在于苏南地区。所以,为了促进和提高我国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很有必要对苏南地区的物流产业集群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剖析。
1.2 研究意义
从理论上来说,对苏南地区物流产业集群进行研究,可以完善当前我国在物流产业理论研究中的缺陷,并试图将现有的物流产业集群研究领域进行扩大。目前,我国学者对物流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理论和物流园的规划上,但对物流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分析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通过分析苏南地区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集群产业的形成以及苏南地区存在何种优势的研究,对规范我国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以及提高区域物流的竞争力完善并提供相关的理论参考价值。
目前,虽然我国的物流产业发展还处于较初级的阶段,但城市化的发展也为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而物流产业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所以,分析苏南地区物流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本文就旨在通过研究苏南地区物流产业集群的现状,分析苏南物流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帮助苏南地区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并为其他地区的产业集群提供借鉴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物流产业集群国外研究现状
1990年,迈克尔波特就在《国家竞争优势》中首次提出产业集群的观点。如今,产业集群的相关研究已经越来越受到海外学者的重视。具体来说,国外研究物流产业集群有如下几类:
(1)J.Vernon Henderson等人根据经济发展和地域发展的角度,具体分析了产业集群形成的过程及原因。并通过实证研究了脱离集群的企业的不良影响。
(2)Philippe Martin等人则结合了新经济地理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对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建立了经济增长和产业空间集聚的自我强化的模型,验证了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可以降低经济活动的成本,并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该理论奠定了产业集群理论的形成基础。
总的来说,国外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并不多,而且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主要是集中在理论定义和发展现状上,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
1.3.2 物流产业集群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有不少对产业集群的研究报告,但更多的还是处于对传统产业集群领域的研究。
(1)唐亚岚(2004)通过研究后得出产业集群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其不但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成为跨国公司的集结地。
(2)张铁林(2006)则指出,产业集聚就是同一条产业链上的机构和企业聚集在同一个地域内,形成了完整的产业系统。另外,还指出现代服务业形成产业集群,具有区域竞争优势、品牌优势、广告优势、提高资源利用率等诸多优势。
(3)蒋志明则更专注于研究物流产业集群在竞争中的优势所在,他认为产业集群会给物流产业带来效率、品牌等其他竞争优势。而韩翔则关注物流业的特性,认为物流产业集群在产业创新、产业效率、资源上都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1.4 论文研究方法
(1)文献查阅法。通过学校图书馆各类书、期刊以及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查阅与苏南地区物流产业集群竞争问题相关学术论文、专著等。
(2)理论研究与实际问题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收集整理和综述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苏南各区域物流企业运作方式进行调查以及考察分析。
(3)对已有的各项成果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最后结合其他物流企业的经验论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并提出更佳的优化方案。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物流产业集群概念
2.1.1 物流产业集群的概念
(1)产业集群概念
迈克尔波特在其论著《国家竞争优势》中首次提出了产业集群的概念,此后得到广泛的传播。很多学者也对“产业集群”的定义从不同的方面进行论述。porter(1998)指出,“产业集群”就是把特定行业间相互联系的企业和机构聚集在同一个地理位置上。这个集群还包括该行业中联系比较紧密的以及能够促进行业竞争的产业和企业。王缉慈(2001)则表示产业集群是同一个区域上的联系紧密的企业和机构,这些企业属于同一个产业或与该产业密切相关,他们聚集在一起就是因为有着诸多共性或能够互补。
一般来说,传统的产业集群具有区域聚合、专业化、知识溢出、产业创新等特点。除了这些,物流产业集群还有其不同的特征。
(1)特殊的区域选择
(1)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
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着重从外部经济来分析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他认为,产业集群最大的竞争优势就是产业位置的便利性,这种位置优势非常有利于产业技术、行业信息等在集群内进行传播,这也是技术或知识的外溢效应。继马歇尔后,克鲁格曼(1991)指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来自于报酬递增以及运输成本和需求之间的交叉。Schmitz (1999)则认为企业间的合作也可以形成集群竞争的优势。Roelandt等(2000)则强调,集群竞争优势的来源还包括集群内企业的技术互补、企业合作、技术研发等。魏守华(2002)指出,是市场规模扩大之后的外部性、劳动力市场信息的交流与行业技术传播构成了外部经济并形成了产业集群规模经济。魏后凯(2003)则指出外产业集群外部规模经济是由地理接近性、柔性专业化和知识溢出效应三者共同构成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wlgc/132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