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产业集群生态位测度与适应度评价以南通为例

目 录
1 引言 1
1.1 课题研究背景 1
1.2 课题研究意义 2
2 南通市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 3
2.1 相关理论概述 3
2.2 南通市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 5
3 南通市物流产业集群生态位测度 9
3.1 生态位测度数据来源和指标选取 9
3.2 生态位宽度 10
3.3 生态位重叠度 12
4 南通市物流产业集群生态位适应度模型构建 15
4.1 生态位适应度数据来源和指标选取 15
4.2 生态位适应度模型构建 16
4.3 生态位适应度模型计算和结果分析 17
5 发展对策与建议 20
5.1 拓展市场资源,促进生态位分离 20
5.2 巩固现有生态位,扩大生态位宽度 21
5.3 充分开发和利用现有资源,扩大实际生态位 21
5.4 物流产业集群与其资源环境相互反馈 22
5.5 提高生态位适应度,物流产业集群与其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22
结 论 23
致 谢 24
参 考 文 献 25
附 录 27
1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社会技术的高速进步,国家的现代物流业也发展迅猛,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施展出了日益重要的作用。随着物流分工与协作能力的不断增强,更加趋于专业化,一种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名为物流产业集群的经济现象出现在了人们视野当中。物流产业集群指的是聚集在某一特定的区域之中,以交通运输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设施(譬如机场、港口、公路枢纽和铁路货运站等)、技术开发组织(如物流技术的培养研究和物流信息平台的研发等等)和管理组织部门为基础,以第三方物流集团或企业为焦点,运输、仓储、装卸、包装、配送加工、物流信息以及与其相关的供应商和流通企业等等各方各面的聚合现象。中国物流产业集群现象的产生离不开物流集团企业的自觉成分,同样也是政府合理的筹划建设以及政策支持的成果。物流产业集群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物流市场和企业集团自身成长到某个阶段的结果;另一个方面,是因为物流园区的基础设施设备投资较大、物流设备制度建设时间长、具有公共物流服务功能等特征。物流产业集群有以下优势:
(1)物流产业集群化带来的规模经济可以形成区域品牌,提高知名度,便于提供多层次、多形态、区域化的物流服务,并且有利于避免环境的不确定性造成的损失,从而减少企业的支出费用;
(2)可以实现对区域内信息和市场等资源的共享,使物流产业集群内的物流企业较易达成实时供货、高效运输、零库存、质量管理周全等物流管理目标,还有利于发展专业化分工和物流业务外包,促进建立一个极具竞争力的战略联盟;
(3)促进物流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实现知识互补、技术合作,以及相互配合,一同面对和抵御外来竞争,促进整个产业集群的优化和升级;
(4)物流产业集群内部及之间的相互了解加强它们之间的互相影响,促使先进企业带动后进企业,后进企业效仿先进企业,形成追赶效应和拉拨效应,先进企业为了保持原有的竞争优势也会更加努力增强自身实力;
(5)物流产业集群也会产生吸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即极富竞争力的物流产业集群会对高端技术人才、周边企业集团以及多方面投资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其自身渐渐形成了自我提高的能力,并且又带动所在地区及周边地区的物流产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
因此,对于我国的发展情况来说,物流产业是第三产业的中流砥柱,物流产业集群现象的产生和发展,对企业管理以及地方政府的调控都具有很大的价值意义,有利于物流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如何,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影响程度如何,这些影响因素的状况如何,各因素之间如何协调等诸多问题激发了我从生态位的角度对物流产业集群进行研究。
1.2 课题研究意义
从生态学角度对物流产业的成长和发展进行探讨有如下重要意义:
(1)从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进程来看,1978 年“物流”这个概念第一次流传至国内,历经了改革开放,新世纪的到来,物流业在我国的发展也经历了计划经济的统一调控、物流组织化和物流规模化等一系列的变化。从生态位理论的视角分析我国物流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剖析其影响因素,明确所处地位及作用,提供有意义的成长路径,能够调节成长中各环节及要素的关系,促进其更快更好发展。生态位理论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模型和分析工具。因此,借鉴生态位的相关理论探究物流产业发展是有效的科学研究路径。
(2)历年来,学者研究的关注焦点只在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状态,而忽视了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和其本身的发展态势,最终会造成研究结论就只是停留在物流产业集群的表层现象上,治“标”不治“本”,而物流产业集群的“本”即其发展根源。因此,明确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根源,并加以熟悉,从“本”的角度出发,对物流产业集群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由于物流产业集群与生态系统的较为相像,可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以借用生态位的理论对物流产业集群进行分析,动力机制、竞争机制、稳定机制及协同进化机制等的一同作用,最终表现为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物流产业集群的产生与物流产业的发展之间有密切关系,了解物流产业集群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明确物流产业成长中各要素的作用关系及相互影响程度,解释物流产集群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对我国物流产业有序、健康、快速的成长产生引导作用。
(3)随着生态学的发展并与其他学科的不断融合,许多学者应用生态位相关理论解释管理领域的很多问题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从新的视角用生态位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其他领域的发展状态及问题,在理论研究方面实现了学科的交叉应用及创新。近年来才有部分学者开始进行物流产业与生态理论的融合的相关内容的研究,各学者研究的切入点也大不相同,而衍生出来的相关概念(物流生态,物流产业生态位,物流生态链等等)也仍处于探讨阶段。本文基于生态位视角,应用生态位相关理论与方法对物流产业集群加以研究,力图扩展研究思路,寻求不同理论研究的切入点,加强生态位理论与物流理论的有机融合。
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基于生态位理论对物流产业集群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对我国物流产业集群的成长提供发展意见或建议,推动我国物流产业更快速、高效、健康地可持续发展。
2 南通市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
2.1 相关理论概述
2.1.1 生态位相关理论
任何一个个体或者种群在种群或群落中的时空位置及功能关系被称作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在对生物学的探索中,生物体之间的竞争性、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等问题都属于生态位理论的领域,折射出了物种种群在成长过程中功能、所处的地位及环境位置。
在生态位的概念被提出来之后,引发了学者们对生态位相关理论的深入研究,并形成了生态位相关的不同测度方法,如生态位宽度(niche breadth)和生态位重叠度(niche overlap),生态位宽度又叫生态位大小或生态位广度,斯洛博金、莱文斯和麦克阿瑟将生态位宽度定义为在生态位空间中,沿着一段特殊路线通过生态位的一段距离,可以理解生态位宽度为物种对资源及环境的利用程度。Hurlbert 在研究物种竞争时,认为生态位重叠度就是两个种在同一资源等级上的相遇频率。生态位与物种的竞争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当资源较为充足时,物种间有它们各自的生态位,占据自己的生态位宽度,其重叠度较窄,物种间的竞争性较小或可能不发生竞争。相反,如果资源有限,生态位重叠较严重,那么在同一生态位上就会出现资源共享的情况,而在该生态位上的资源无法完全满足两个物种时,它们之间则会发生竞争,竞争将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其中一个物种完全被挤出该生态位,此后被裁汰,另一种是两个物种通过生态位的分化形成共存的局面,两个物种对资源进行了共享,实现双赢。然而现实中绝大部分物种竞争的结果是共生共存的,当资源不足时,物种为了生存往往会构成宽的生态位,摄取更多以往可能并不摄取的能量资源,产生泛化,消耗更多的能量、时间和资源,这时较容易产生竞争,当资源丰富时,物种可以不必消耗多余的能量和时间,按照各自的习性进行取食,这足以满足其供给需求,这时的生态位变窄,不易发生竞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wlgc/152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