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端物流配送模式研究【字数:18507】
21世纪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电子商务迅猛崛起,由此带动了物流行业的飞速发展。其中,末端物流作为物流的最后一个组成部分,其所带来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仍是制约快递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高校师生作为网购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校园末端物流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校园快递规模的日益扩大,使得现有的末端物流配送模式很难满足师生们的需求。因此,新型的校园末端物流配送模式的提出与实施迫在眉睫。本文以末端配送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AHP层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别从价格水平、服务水平、业务水平、安全性和时效性五个维度进行了综合评估,发现了末端配送在取件地点不方便、取件时间不灵活等方面存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末端配送的创新模式“互联网+众包物流”,希望对后续的末端配送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目 录
1. 绪论 5
1.1 研究背景 5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5
1.2.1 研究目的 5
1.2.2 研究意义 6
1.3 文献综述 6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8
1.4.1 研究内容 8
1.4.2 研究方法 8
1.5 论文组织结构 10
2. 相关理论基础 11
2.1 末端物流配送概述 11
2.1.1 物流的概念 11
2.1.2 配送的概念 11
2.1.3 末端物流的概念 12
2.2 AHP层次分析法概述 12
3. 末端物流配送分析 14
3.1 高校末端物流配送 14
3.1.1 高校末端物流配送现状 14
3.1.2 高校末端物流配送模式分析 14
3.2 末端物流配送现状分析 17
3.3 末端物流配送模式满意度调查 19
3.3.1 调查内容与调查方式 19
3.3.2 问卷设计 20
3.3.3 样本选取 20
3.3.4 问卷合理性分析 21
4. 末端配送模式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24
4.1 末端物流配送模式存在问题分析 24
4.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 描述性分析 24
4.1.3 AHP层次分析 32
4.2 末端物流配送模式解决对策 38
4.2.1 末端物流配送模式创新 38
4.2.2 创新模式分析 38
4.2.3 可行性研究 40
5. 总结与展望 41
致谢 42
参考文献 43
绪论
研究背景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崛起与发展,网络购物已成为一种家喻户晓的购物手段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2018年8月20日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高达57.7%,这让网上购物不再遥远,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网上购买率。
网上购物的大众化普及也带动了快递行业的快速发展。根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2018年上半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完成220.8亿件,同比增长27.5%;快递业务收入完成2745亿元,同比增长25.8%。[2]同时,2018年“双11”网上交易总额达2135亿,物流订单量超过10亿。因此,物流运输问题成了关键性问题,如何在当今快递爆炸的时代将快递包裹快速安全的送达到消费者手中显得尤为重要。末端物流作为物流中运输的最后一个环节,在某些方面影响着企业的利润,也将直接决定最终消费者的满意度。而大学生作为网购的主要活跃体,其影响力也不容小觑,解决好大学校园的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为企业降低一些隐性成本。
多数是采用相对固定的网点来收发快件,以菜鸟驿站为主营网点,其他例如京东、苏宁易购等仍是采用较为传统的地摊模式,非常不具专业性。并且,由于工作日学生上下课人流量较大,快件的安全性问题十分堪忧。再者,地摊模式使得快递摆放较为凌乱,增加了寻找快递的时间。菜鸟驿站虽然十分规范,快件摆放整齐,但距学生活动区相对较远,使得学生一般选择在购买多种商品后囤积起来一起拿,造成快递积压,占据货架空间等问题的出现。因此,研究校园末端物流配送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借鉴相关资料,对的末端物流配送模式进行了具体分析,针对优缺点,提出了新型物流配送模式。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
通过对校园末端配送的调查以及学生对校园快递的满意度研究分析,得出目前末端物流配送存在的优缺点。结合国内其他高校校园末端配送的模式,得出针对自身特点的创新型末端物流配送模式,优化校园内的“最后一公里”配送,让学校的快递有条不紊的到达每一位学生的手中。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目前,对于末端物流配送的研究虽然已经产生了很多优秀的成果,但大部分的研究主体是国内企业,范围较广。关于末端物流网点的数量和位置,大多数学者采用的是较为抽象的遗传式算法与启发式算法,都是在理论上做了一些相应的宏观性分析,并没有深入到微观的领域,因此,在实际的应用方面还是有所欠缺。对于末端物流和校园相结合的研究目前相对较少,并且暂时还没有出现以为例的案例,末端配送创新模式的提出与运用上还存在着很多的空白。因此,本文从的末端配送现状出发,从问题中寻找解决的新思想,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很多企业将其视为“第三利润来源”,末端物流是物流配送环节中的最后一环也是最关键的一环,做好这一环对于企业增加利润、提高效率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高校师生作为末端物流的最终用户,其感知的满意度对于评价整个物流活动优劣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相结合的方式,收集了学生对于校园快递服务质量感知的评价数据,利用SPSS数据分析工具和AHP层次分析法分析得出目前末端物流存在的缺陷,为后续解决方案的提出提供参考,对于校园末端物流配送模式的改进和创新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目 录
1. 绪论 5
1.1 研究背景 5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5
1.2.1 研究目的 5
1.2.2 研究意义 6
1.3 文献综述 6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8
1.4.1 研究内容 8
1.4.2 研究方法 8
1.5 论文组织结构 10
2. 相关理论基础 11
2.1 末端物流配送概述 11
2.1.1 物流的概念 11
2.1.2 配送的概念 11
2.1.3 末端物流的概念 12
2.2 AHP层次分析法概述 12
3. 末端物流配送分析 14
3.1 高校末端物流配送 14
3.1.1 高校末端物流配送现状 14
3.1.2 高校末端物流配送模式分析 14
3.2 末端物流配送现状分析 17
3.3 末端物流配送模式满意度调查 19
3.3.1 调查内容与调查方式 19
3.3.2 问卷设计 20
3.3.3 样本选取 20
3.3.4 问卷合理性分析 21
4. 末端配送模式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24
4.1 末端物流配送模式存在问题分析 24
4.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 描述性分析 24
4.1.3 AHP层次分析 32
4.2 末端物流配送模式解决对策 38
4.2.1 末端物流配送模式创新 38
4.2.2 创新模式分析 38
4.2.3 可行性研究 40
5. 总结与展望 41
致谢 42
参考文献 43
绪论
研究背景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崛起与发展,网络购物已成为一种家喻户晓的购物手段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2018年8月20日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高达57.7%,这让网上购物不再遥远,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网上购买率。
网上购物的大众化普及也带动了快递行业的快速发展。根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2018年上半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完成220.8亿件,同比增长27.5%;快递业务收入完成2745亿元,同比增长25.8%。[2]同时,2018年“双11”网上交易总额达2135亿,物流订单量超过10亿。因此,物流运输问题成了关键性问题,如何在当今快递爆炸的时代将快递包裹快速安全的送达到消费者手中显得尤为重要。末端物流作为物流中运输的最后一个环节,在某些方面影响着企业的利润,也将直接决定最终消费者的满意度。而大学生作为网购的主要活跃体,其影响力也不容小觑,解决好大学校园的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为企业降低一些隐性成本。
多数是采用相对固定的网点来收发快件,以菜鸟驿站为主营网点,其他例如京东、苏宁易购等仍是采用较为传统的地摊模式,非常不具专业性。并且,由于工作日学生上下课人流量较大,快件的安全性问题十分堪忧。再者,地摊模式使得快递摆放较为凌乱,增加了寻找快递的时间。菜鸟驿站虽然十分规范,快件摆放整齐,但距学生活动区相对较远,使得学生一般选择在购买多种商品后囤积起来一起拿,造成快递积压,占据货架空间等问题的出现。因此,研究校园末端物流配送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借鉴相关资料,对的末端物流配送模式进行了具体分析,针对优缺点,提出了新型物流配送模式。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
通过对校园末端配送的调查以及学生对校园快递的满意度研究分析,得出目前末端物流配送存在的优缺点。结合国内其他高校校园末端配送的模式,得出针对自身特点的创新型末端物流配送模式,优化校园内的“最后一公里”配送,让学校的快递有条不紊的到达每一位学生的手中。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目前,对于末端物流配送的研究虽然已经产生了很多优秀的成果,但大部分的研究主体是国内企业,范围较广。关于末端物流网点的数量和位置,大多数学者采用的是较为抽象的遗传式算法与启发式算法,都是在理论上做了一些相应的宏观性分析,并没有深入到微观的领域,因此,在实际的应用方面还是有所欠缺。对于末端物流和校园相结合的研究目前相对较少,并且暂时还没有出现以为例的案例,末端配送创新模式的提出与运用上还存在着很多的空白。因此,本文从的末端配送现状出发,从问题中寻找解决的新思想,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很多企业将其视为“第三利润来源”,末端物流是物流配送环节中的最后一环也是最关键的一环,做好这一环对于企业增加利润、提高效率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高校师生作为末端物流的最终用户,其感知的满意度对于评价整个物流活动优劣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相结合的方式,收集了学生对于校园快递服务质量感知的评价数据,利用SPSS数据分析工具和AHP层次分析法分析得出目前末端物流存在的缺陷,为后续解决方案的提出提供参考,对于校园末端物流配送模式的改进和创新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wlgc/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