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群应急物流网络的运作模式设计
目 录
1 绪论 1
2 应急物流网络的相关理论概述 2
2.1 应急物流的内涵 2
2.2 应急物流网络概述 2
3 应急物流网络运作模式的现状分析 4
3.1 政府主导型应急物流网络的运作模式 4
3.2 第三方企业主导型应急物流网络的运作模式 5
4 江苏省新型城镇群应急物流网络的运作模式设计 7
4.1 江苏省新型城镇群的划分 7
4.2 新型城镇群应急物流网络运作模式的要素分析 8
4.3 新型城镇群应急物流网络运作模式的目标分析 11
4.4 基于政府与第三方企业群相结合的应急物流网络的运作模式设计 11
4.5 以苏南具体城镇群的运作模式为例进行定性分析评价 15
5 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该运作模式的运作能力 19
结 论 24
致 谢 25
参 考 文 献 26
1 绪论
江苏省是全国地势最低的省区,绝大部分地区在海拔50米以下,且江苏省部分地区地处地震多发的断裂带,从全国范围来看,同样强度的地震,发生在江苏省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及影响比起西部地区要大得多,可以说是“小震大灾”。江苏省跨江滨海,平原辽阔,水网密布,湖泊众多,因此也面临着台风、洪涝等灾害,此外江苏省还经常面临强对流天气灾害风险,如2004年,江苏多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
同时,城市是人口、财富和产业高度密集的地区,它在创造大量的社会财富的同时也蕴藏着新的风险,特别是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对城市的影响极大。江苏省传统的划分区域是按照行政区域划分为13个地级市,23个县级市。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总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难免发生一些突发公共事件。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短时间内需要大量物资,因此,救灾的胜负不仅取决于现场救援力量,也依赖于应急物流能力。应急物流网络的运作模式设计对于提高应急的效率和能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现有的运作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完善,以实现灾害发生后满足救灾的时效性等要求。完善的应急物流的运作模式,对于合理的规划应急物流网络的意义也是非常重大的。灾害发生时,完善的应急物流网络的运作模式可以将应急物资通过合理的调度以及配送等运作以最快最好的效率送达指定灾区,因此,对应急物流网络的运作模式设计的研究对于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意义极其重大。
现有的应急物流网络的运作模式都是在以行政区域的划分方式下进行研究的,各市政府相互独立,只负责各自所在地级市范围内的应急物流的运作。因此本文将打破这种传统的划分方式,研究江苏省新型城镇群下应急物流网络的运作模式。根据目前研究现状,江苏省现有的应急物流网络的运作模式主要是分为政府主导型和第三方企业主导型这两种运作模式。政府主导型主要是政府作为指挥中心,建立专业的应急物资储备中心,突发事件发生时,应急物资的筹措完全依靠该应急物资储备中心,这种模式下不能保证应急物资供应的时效性,也不能完全保证应急物资的数量是否满足救灾的需求。第三方企业主导型的运作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其整合多项物流功能的专业优势,在应急物资的收集、储备、运输、配送、发放等环节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但难免会缺少高效权威的指挥,造成运作过程中无秩序、分配不均、低效率等诸多不足。
与现有的传统行政区域下的应急物流运作模式相比,本文将以新型城镇群为研究对象,打破传统划分区域下的应急物流运作模式,探索政府主导与第三方企业共同参与的应急物流网络的运作模式。
2应急物流网络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应急物流的内涵
应急物流是为应对严重的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以及军事冲突等突发事件时对物资、人员、资金进行紧急保障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应急物流与普通物流一致,具有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和形质效用,构成要素主要是流体、载体、流向、流程、流量等。
2.2 应急物流网络概述
2.2.1应急物流网络的概念
救灾过程中涉及到的所有信息流、物流以及各个节点和线路形成一个应急物流网络,应急物流网络中的线路和节点是构成该网络的两大基本元素,物流网络的辐射能力大小、结构的合理性、运作功能的强弱都取决于应急物流网络中这两个基本元素的配置是否合理。
应急物流网络是为了满足应对突发事件工作的要求,基于交通基础设施并且依托于应急物流节点的辐射作用,以物流信息网络作为平台,把某一区域及其周边相关的应急部门、应急企业等应急资源进行有效连接起来的网状配置结构,对应急物流网络进行合理的规划有助于实现突发事件下多组织间的物流协同和高效地运作。
2.2.2 应急物流网络的构成要素
节点和路线是构成应急物流网络的基本要素,节点包括有受灾点、救援配送站点、应急物流中心、物资供应者等,线路包括集货运输路径和救援配送路径。根据应急物流网络的组成要素, 可以构建下图2.1:
图2.1应急物流网络要素图
2.2.3 应急物流网络的特性
根据应急物流的概念及要素等可以看出,应急物流网络本身是具有一般物流网络的许多特性,比如开放性,复杂性、服务性以及规模效应等,同时,还具有一般物流网络所不具有的特性,如结构更为复杂、运作逆向、信息先导以及高度参与等诸多特性。
1)结构复杂性。第一,救援的目标决定了应急物流网络的结构复杂性,抢险救灾的时效性、保障全面性等特点要求网络的节点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第二,为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有序进行还要求应急物流网络需要具有一定的纵向深度,在降低成本的目标下又要增加选择配送路径的难度。
2)运作逆向。应急物流网络的物资由多个供应点向一个受灾点流动,与商业物流的流动结构正好相反,网络流动方向呈现出集聚归一的状态,如图2.2所示:
(a)商业物流 (b)应急物流
图2.2网络流向示意图
3 应急物流网络运作模式的现状分析
3.1 政府主导型应急物流网络的运作模式
3.1.1 政府主导型应急物流网络的运作模式概述
政府主导型是江苏省现有的应急物流网络的运作模式,该模式是以各个市县为划分范围,灾害发生时,全部的应急物资筹集、调运、配送等工作都由各个政府应急部门设立的专业应急中心或借助所属军队的应急救援设施及能力等进行负责,且设立的专业物资储备点的物资筹集主要依靠社会捐赠、国家资助等,且救灾活动中物资出现短缺的情况下,会临时向第三方生产企业进行临时采购,各地级市政府部门全权负责救灾的应急物流工作,且重大灾害时,还会有各级政府部门所属的军队参救灾活动,政府主导型应急物流网络的运作模式如图3.1所示:
物流 信息流
图3.1 政府主导型应急物流网络的运作模式图
3.1.2 政府主导型应急物流网络的运作模式优缺点分析
优点:这种运作模式下,政府作为一个高效而又权威的指挥中心,可以更好的指挥应急物资的调运工作,可以组织应急物流工作有序的进行,且政府设立的应急物资专业储备点的应急物资的种类比较齐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救灾时的物资需求。
1 绪论 1
2 应急物流网络的相关理论概述 2
2.1 应急物流的内涵 2
2.2 应急物流网络概述 2
3 应急物流网络运作模式的现状分析 4
3.1 政府主导型应急物流网络的运作模式 4
3.2 第三方企业主导型应急物流网络的运作模式 5
4 江苏省新型城镇群应急物流网络的运作模式设计 7
4.1 江苏省新型城镇群的划分 7
4.2 新型城镇群应急物流网络运作模式的要素分析 8
4.3 新型城镇群应急物流网络运作模式的目标分析 11
4.4 基于政府与第三方企业群相结合的应急物流网络的运作模式设计 11
4.5 以苏南具体城镇群的运作模式为例进行定性分析评价 15
5 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该运作模式的运作能力 19
结 论 24
致 谢 25
参 考 文 献 26
1 绪论
江苏省是全国地势最低的省区,绝大部分地区在海拔50米以下,且江苏省部分地区地处地震多发的断裂带,从全国范围来看,同样强度的地震,发生在江苏省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及影响比起西部地区要大得多,可以说是“小震大灾”。江苏省跨江滨海,平原辽阔,水网密布,湖泊众多,因此也面临着台风、洪涝等灾害,此外江苏省还经常面临强对流天气灾害风险,如2004年,江苏多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
同时,城市是人口、财富和产业高度密集的地区,它在创造大量的社会财富的同时也蕴藏着新的风险,特别是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对城市的影响极大。江苏省传统的划分区域是按照行政区域划分为13个地级市,23个县级市。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总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难免发生一些突发公共事件。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短时间内需要大量物资,因此,救灾的胜负不仅取决于现场救援力量,也依赖于应急物流能力。应急物流网络的运作模式设计对于提高应急的效率和能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现有的运作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完善,以实现灾害发生后满足救灾的时效性等要求。完善的应急物流的运作模式,对于合理的规划应急物流网络的意义也是非常重大的。灾害发生时,完善的应急物流网络的运作模式可以将应急物资通过合理的调度以及配送等运作以最快最好的效率送达指定灾区,因此,对应急物流网络的运作模式设计的研究对于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意义极其重大。
现有的应急物流网络的运作模式都是在以行政区域的划分方式下进行研究的,各市政府相互独立,只负责各自所在地级市范围内的应急物流的运作。因此本文将打破这种传统的划分方式,研究江苏省新型城镇群下应急物流网络的运作模式。根据目前研究现状,江苏省现有的应急物流网络的运作模式主要是分为政府主导型和第三方企业主导型这两种运作模式。政府主导型主要是政府作为指挥中心,建立专业的应急物资储备中心,突发事件发生时,应急物资的筹措完全依靠该应急物资储备中心,这种模式下不能保证应急物资供应的时效性,也不能完全保证应急物资的数量是否满足救灾的需求。第三方企业主导型的运作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其整合多项物流功能的专业优势,在应急物资的收集、储备、运输、配送、发放等环节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但难免会缺少高效权威的指挥,造成运作过程中无秩序、分配不均、低效率等诸多不足。
与现有的传统行政区域下的应急物流运作模式相比,本文将以新型城镇群为研究对象,打破传统划分区域下的应急物流运作模式,探索政府主导与第三方企业共同参与的应急物流网络的运作模式。
2应急物流网络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应急物流的内涵
应急物流是为应对严重的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以及军事冲突等突发事件时对物资、人员、资金进行紧急保障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应急物流与普通物流一致,具有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和形质效用,构成要素主要是流体、载体、流向、流程、流量等。
2.2 应急物流网络概述
2.2.1应急物流网络的概念
救灾过程中涉及到的所有信息流、物流以及各个节点和线路形成一个应急物流网络,应急物流网络中的线路和节点是构成该网络的两大基本元素,物流网络的辐射能力大小、结构的合理性、运作功能的强弱都取决于应急物流网络中这两个基本元素的配置是否合理。
应急物流网络是为了满足应对突发事件工作的要求,基于交通基础设施并且依托于应急物流节点的辐射作用,以物流信息网络作为平台,把某一区域及其周边相关的应急部门、应急企业等应急资源进行有效连接起来的网状配置结构,对应急物流网络进行合理的规划有助于实现突发事件下多组织间的物流协同和高效地运作。
2.2.2 应急物流网络的构成要素
节点和路线是构成应急物流网络的基本要素,节点包括有受灾点、救援配送站点、应急物流中心、物资供应者等,线路包括集货运输路径和救援配送路径。根据应急物流网络的组成要素, 可以构建下图2.1:
图2.1应急物流网络要素图
2.2.3 应急物流网络的特性
根据应急物流的概念及要素等可以看出,应急物流网络本身是具有一般物流网络的许多特性,比如开放性,复杂性、服务性以及规模效应等,同时,还具有一般物流网络所不具有的特性,如结构更为复杂、运作逆向、信息先导以及高度参与等诸多特性。
1)结构复杂性。第一,救援的目标决定了应急物流网络的结构复杂性,抢险救灾的时效性、保障全面性等特点要求网络的节点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第二,为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有序进行还要求应急物流网络需要具有一定的纵向深度,在降低成本的目标下又要增加选择配送路径的难度。
2)运作逆向。应急物流网络的物资由多个供应点向一个受灾点流动,与商业物流的流动结构正好相反,网络流动方向呈现出集聚归一的状态,如图2.2所示:
(a)商业物流 (b)应急物流
图2.2网络流向示意图
3 应急物流网络运作模式的现状分析
3.1 政府主导型应急物流网络的运作模式
3.1.1 政府主导型应急物流网络的运作模式概述
政府主导型是江苏省现有的应急物流网络的运作模式,该模式是以各个市县为划分范围,灾害发生时,全部的应急物资筹集、调运、配送等工作都由各个政府应急部门设立的专业应急中心或借助所属军队的应急救援设施及能力等进行负责,且设立的专业物资储备点的物资筹集主要依靠社会捐赠、国家资助等,且救灾活动中物资出现短缺的情况下,会临时向第三方生产企业进行临时采购,各地级市政府部门全权负责救灾的应急物流工作,且重大灾害时,还会有各级政府部门所属的军队参救灾活动,政府主导型应急物流网络的运作模式如图3.1所示:
物流 信息流
图3.1 政府主导型应急物流网络的运作模式图
3.1.2 政府主导型应急物流网络的运作模式优缺点分析
优点:这种运作模式下,政府作为一个高效而又权威的指挥中心,可以更好的指挥应急物资的调运工作,可以组织应急物流工作有序的进行,且政府设立的应急物资专业储备点的应急物资的种类比较齐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救灾时的物资需求。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wlgc/1355.html